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771
条形码:97871050867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概况》内容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编辑推荐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概况》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势概貌
三、河流水系
四、水库
五、土壤
六、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
二、水资源
三、林牧业资源
四、水产资源
五、动物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六节 行政区划
一、石碌镇
二、七叉镇
三、叉河镇
四、十月田镇
五、昌化镇
六、海尾镇
七、乌烈镇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昌江县抗日民主政府
二、昌感县民主政府
三、昌感县人民政府
四、东方黎族苗族自治县(小县)人民政府
五、东方县(大县)人民政府
六、昌江县人民政府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私人工业和手工业
二、私营、个体商业
三、农业合作化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综合
二、农业
三、工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六、商业贸易
七、旅游
八、金融保险
九、科教文化事业
十、卫生和环境保护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公安
二、检察院
三、法院
四、司法行政
第四节 民族干部培养
第五节 民族关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资源
二、树种
三、营林生产
四、人工造林
五、经济林
六、四旁林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二、畜牧业结构调整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品种改良
四、畜牧兽医科技推广
五、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
六、动物防疫和动物监督
七、技术培训
第四节 渔业
一、海洋捕捞
二、水产养殖
三、渔港建设
四、海洋与渔业管理
第五节 水利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二、主要工程及业绩情况
三、水务改革与管理进展情况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
第七章 邮政电信
第八章 财税工商金融
第九章 贸易
第十章 旅游
第十一章 对外开放
第十二章 教育与科技
第十三章 文化广电体育
第十四章 卫生医药社会保障
第十五章 城乡建设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1.日援粮食增产项目
1997年,昌江被列为海南省日援粮食增产项目县之一。项目总投资4974564元,整治了乌烈田洋、保平田洋和浪炳田洋,其中乌烈田洋2000亩、保平田洋2400亩、浪炳田洋1800亩。项目取得很大的效益。全项目区人均口粮增加149千克,人均纯收入增加。740元,项目区示范田亩产增加165千克,总产增加99千克。
2.抓好抗旱确保粮食增产
1998年、1999年、2005年,是昌江县旱情最严重的年份,全县12条河溪断流,126宗塘坝全部干涸,农作物受旱面积10多万亩,损失水稻种子32万斤,15个村庄7000多人饮水困难。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把抗旱作为农村工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组织群众封江堵河,挖塘打井,在峨眉岭水库安装1l部抽水机抽水到山竹沟水库,再从山竹沟水库放水到乌烈灌区。据统计,全县共投人抗旱劳力20万人次,封江堵溪2303处,挖田头井1805眼,维修渠道53千米,组织抽水机2002台、手扶拖拉机199台昼夜抽水,从而确保了农业生产用水。
3.扶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
2001年,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730万元,扶持王下、七差、太坡等贫困地区农民种植香蕉。7000亩、橡胶1640亩、珍珠石榴和菠萝蜜4400亩、甘蔗14600亩、冬季反季节蔬菜2800亩,芒果换冠3000亩。同时,通过开展省、县、乡联手扶贫活动,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水利、道路、住房、办学等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地解决了全县贫困地区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和入学难等问题。
后记 《昌江黎族自治县概况》,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和展示昌江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和民族工作成就的重要文献。根据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厅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的编辑体例要求,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编写机构,组织撰写人员,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撰写和编辑,于2006年7月底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
本书的各章节设定后,具体撰写工作则在统一凡例的基础上由3位执行主编、副主编分别独立完成,全书撰写分工情况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由孙如强(昌江县文化馆馆长、助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昌江文艺》主编)撰写;第六章至第十章由郭玉光(昌江县图书馆馆长、馆员,《昌江文艺》编辑)撰写;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由谢来龙(昌江县文体局局办主任、新闻编辑,《昌江文艺》编辑)撰写;最后由孙如强负责统阅全书,同时对全书做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本书在撰写、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帮助,才使本书的编写工作顺利进行。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