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三十六计

发布时间: 2010-04-21 05:47:57 作者:

 三十六计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6104920/9787546104928
条形码:97875461049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兵法奇书。从《三十六计》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我国古代军事谋略的风采。如今,“三十六计”不仅运用于军事布局,更被巧妙地运用到商业竞争、体育,以及社会交际等多个方面。《三十六计》将三十六计归纳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更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合理运用。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目录
原序/1
[按语阐释]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计 围魏救赵/8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计 借刀杀人/1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四计 以逸待劳/20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五计 趁火打劫/25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六计 声东击西/30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36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八计 暗度陈仓/41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九计 隔岸观火/47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计 笑里藏刀/52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57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62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 计打草惊蛇/68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7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80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85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90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95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 计釜底抽薪/100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105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111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116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121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127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13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139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145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15l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157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162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168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173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179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18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189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194
[计名探源]
[细说计谋]
[用计例说]
[防范对策]
……
序言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传承国学则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如今,以“弘扬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为口号的“诵读国学经典”热潮正在全国展开。青少年对国学经典的关注与热爱更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为了能让青少年实现阅读经典的心愿,我们精心选编了一系列最具代表的国学经典,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国学知识体系。
《三十六计》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国学经典中有不可忽视的的地位。它是一部传习久远的兵法及谋略奇书,与《孙子兵法》堪称我国古代谋略学的双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
《三十六计》,顾名思义,全书共三十六条计谋,计计都是古代兵家的智慧结晶。后人根据各计所适用的形势将它们归纳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三十六计》并不是只局限于军事方面的运用,还能广泛运用于商场、体育竞技甚至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这也是三十六计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为了使青少年深刻领悟到《三十六计》中古人的超凡智慧,本书不仅保留了古籍中的文言原文以及后世所批注的文言按语等,还对这些文言文作了详尽通俗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在栏目设置上也是颇费心思,“计名探源”追根溯源,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计策的源起;“细说计谋”详细分析了用计的各种条件与注意事项;“用计例说”针对每种计策,精选古今中外经典战例向读者充分展示该计的无穷魅力;“防范对策”调换角色,细讲如何“见招拆招”,从而战无不胜。相信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此书,能对《三十六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跟随《三十六计》来叩开国学经典的门扉,尽情在智慧瀚海中遨游吧!
文摘 插图: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③阳,太阴。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dai):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斗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事物的对立面上。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
③太:极,极大。
【译文】
当防备十分周密的时候,就容易麻痹(bi)大意;平时司空见惯,往往就不会产生怀疑。把秘密诡计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
【计名探源】
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伐高丽国。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唐太宗见眼前巨浪滔天,茫茫无穷,即向众将问及过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qu)。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人请求见驾,并声称三十万过海军粮他家都已准备齐整。帝大喜,便率百官随此人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此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皆是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人座,宴饮乐甚。不久,风声四起,浪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太宗惊警,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是一片苍茫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在百姓家里做客,大军竞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
原来此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则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通过战略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细说计谋】
“瞒天过海”的含义为:运用欺骗的手段,无所不至。下面就对这一计细细分析。
施行“瞒天过海”其一就是要隐迹潜踪。对方处在明处,我方处在暗处。
其二是转移视听。即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公开的行动上来,而使其忽略在这种公开行动中隐藏着的不公开行动。
其三便是示假隐真。首先向敌人显示一定的假象,从而把真的行动或意图掩护或隐蔽起来。
其四为阳奉阴违。简单来说就是用表面上的服从以骗取信任,而暗中另自行事则来实现自己的真正图谋。
【用计例说】
希特勒突袭波兰
侵占波兰是希特勒侵略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突袭波兰,希特勒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玩弄了一系列欺骗手段,大放和平烟幕以掩盖其紧张的战备活动。
希特勒制造舆(yu)论说,位
……
读书人网 >教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