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300106045
条形码:97873001060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十一五”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型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科海培中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开发基础与项目实训:基于SQL Server2005》以“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案例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介绍了使用SQL Server 2005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过程。全书共分12章,第1~10章是SQL Server 2005的基础应用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库基础,初识SQL Server 2005,管理数据库和表,用户安全管理,Transact-SQL语言,视图,索引,SQL程序设计,数据库完整性,数据的备份、恢复和报表等内容。第11章以一个综合实训项目——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详细介绍了SQL Server结合ASP.NET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第12章提供了一个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并给出了必要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提示,以便学生能够结合SQL Server和程序设计语言独立完成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数据库系统开发水平。
为方便教学,《数据库系统开发基础与项目实训:基于SQL Server2005》特为任课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包(1CD),包括电子教案、60小节播放时间长达155分钟的多媒体视频教学课程和书中实例的源代码文件。用书教师请致电(010)82896438或发E-mail:feedback@khp.com.cn免费获取教学资源包(1CD)。
编辑推荐 《数据库系统开发基础与项目实训:基于SQL Server2005》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实用性强,不仅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大中专院校和计算机培训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爱好者和数据库系统开发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由Microsoft软件教育专家和资深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联袂策划和编写
基础知识结合典型实例,方便读者动手实践,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精选大型项目实训案例及课程设计,便于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包(1CD),更多教学资源,方便教学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1.1 数据库概述
1.2 数据库模型
1.2.1 网状
1.2.2 层次型
1.2.3 关系型
1.3 数据库系统
1.3.1 数据库系统的用户
1.3.2 数据库管理系统
1.3.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
1.4 关系型数据库
1.4.1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1.4.2 关系型数据库与表
1.4.3 表的主键与外键
1.4.4 数据完整性
1.4.5 表的关联种类
1.5 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1.5.1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1.5.2 关系型数据库的规范化
1.6 上机实训1——表的设计
1.6.1 图书和订单管理系统中表的设计
1.6.2 公告信息系统中表的设计
1.7 小结
1.8 习题
第2章 初识SQLServer2005
2.1 SQLServer2005系统简介
2.1.1 SQLServer2005概述
2.1.2 SQLServer2005技术
2.1.3 SQLServer2005的新增功能
2.2 SQLServer2005版本及系统需求
2.2.1 SQLServer2005的版本
2.2.2 SQLServer2005的硬件需求
2.2.3 SQLServer2005的软件需求
2.2.4 网络软件
2.2.5 SQLServer2005对Internet的要求
2.3 SQLServer2005的安装
2.3.1 SQLServer的配置选项
2.3.2 安装SQLServer2005
2.3.3 从其他版本升级到SQLServer2005
2.4 SQLServer2005的工具概述
2.4.1 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
2.4.2 BusinessIntelligenceDevelopmentStudio
2.4.3 AnalysisServices
2.4.4 SQLServerConfigurationManagel配置工具
2.4.5 性能工具
2.4.6 文档和教程
2.5 管理SQLServer服务器
2.5.1 管理服务器组
2.5.2 注册服务器
2.6 上机实训——注册SQLServer服务器
2.7 小结
2.8 习题
第3章 管理数据库和表
3.1 数据库存储结构
3.1.1 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
3.1.2 页和区
3.1.3 事务日志
3.2 查看数据库属性
3.2.1 查看系统数据库
3.2.2 查看用户数据库
3.2.3 查看表的结构和内容
3.2.4 查看表之间的关系图
3.2.5 查看视图
3.2.6 查看存储过程
3.2.7 查看用户和角色
3.2.8 查看数据库架构
3.3 数据库的建立和删除
3.3.1 建立数据库
3.3.2 删除数据库
3.4 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的设置
3.5 数据库大小估算和收缩数据库
3.6 表的建立、修改与删除
3.6.1 新建表
3.6.2 修改表的结构
3.6.3 建立表问的关联
3.6.4 删除表
3.6.5 记录的新增和修改
3.7 上机实训
3.7.1 创建boarddb数据库
3.7.2 创建boarddb数据库中的表
3.7.3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表设计
3.8 小结
3.9 习题
第4章 用户安全管理
4.1 SQLServer的验证模式
4.1.1 Windows验证模式
4.1.2 混合验证模式
4.1.3 设置验证模式
4.2 账户和角色
4.2.1 登录账户
4.2.2 数据库用户
4.2.3 角色
4.2.4 用户和角色的权限问题
4.3 上机实训
4.3.1 创建登录账户Lib.Man
4.3.2 设置Lib.Man用户的权限
4.4 小结
4.5 习题
第5章 Transact—SQL语言
5.1 SQL语言
5.1.1 SQL语言概述
5.1.2 分类
5.2 Transact—SQL基础
5.2.1 数据查询
5.2.2 数据插入和删除
5.2.3 数据修改
5.2.4 使用函数
5.2.5 使用公式
5.2.6 数据库的操作语句
5.2.7 表的操作语句
5.3 SELECT高级查询
5.3.1 数据汇总查询
5.3.2 连接查询
5.3.3 子查询
5.3.4 使用UNION运算符组合多个结果
5.3.5 在查询的基础上创建新表
5.4 上机实训
5.4.1 显示打折后的书籍价格
5.4.2 判断学生成绩及格与否
5.4.3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读者表中插入记录
5.4.4 检索超期未还图书
5.5 小结
5.6 习题
第6章 视图
6.1 视图概述
6.2 视图的创建
6.2.1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管理平台创建视图
6.2.2 使用SQL语句创建视图
6.3 视图的使用
6.3.1 通过视图进行数据检索
6.3.2 通过视图修改数据
6.4 视图的修改
6.4.1 修改视图
6.4.2 重命名视图
6.5 视图信息的查询
6.5.1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查看视图信息
6.5.2 使用sp—helptext存储过程查看视图信息
6.6 视图的删除
6.6.1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n删除视图
6.6.2 使用Transact.SQ[删除视图
6.7 上机实训
6.7.1 查看读者的借书信息
6.7.2 用SQL语句创建“订单”视图
6.8 小结
6.9 习题
第7章 索引
7.1 索引概述
7.1.1 创建索引的原因
7.1.2 创建索引应该考虑的问题
7.2 索引类型
7.2.1 B—Ttee索引结构
7.2.2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7.2.3 唯一索引和组合索引
7.3 创建索引
7.3.1 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创建索引
7.3.2 使用sQL语言创建索引
7.3.3 创建索引的选项设置
7.3.4 创建索引的空间考虑
7.3.5 在视图和计算列上创建索引
7.4 索引的查看和删除
7.5 全文索引
7.5.1 启用全文索引服务
7.5.2 创建全文目录
7.5.3 创建全文索引
7.5.4 全文查询
7.6 上机实训——建立图书表的全文索引
7.7 小结
7.8 习题
第8章 SQL程序设计
8.1 Transact.SQL程序设计基础
8.1.1 标识符
8.1.2 数据类型
8.1.3 运算符
8.1.4 变量
8.1.5 批处理
8.1.6 注释
8.1.7 控制流语句
8.1.8 函数
8.2 管理ntext、text和image数据
8.3 事务处理
8.3.1 事务分类
8.3.2 显式事务
8.3.3 自动提交事务
8.3.4 隐式事务
8.4 游标的使用
8.4.1 游标的概念
8.4.2 游标的基本操作
8.5 上机实训——使用游标打印报表
8.6 小结
8.7 习题
第9章 数据库完整性
9.1 数据库完整性概述
9.2 约束
9.2.1 PRIMARYKEY约束
9.2.2 FOREIGNKEY约束
9.2.3 LINIQuE约束
9.2.4 CHECK约束
9.2.5 列约束和表约束
9.3 默认值
9.4 规则
9.4.1 创建规则
9.4.2 绑定规则
9.4.3 删除规则
9.5 存储过程
9.5.1 创建存储过程
9.5.2 执行存储过程
9.5.3 存储过程的参数
9.5.4 查看、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
9.6 触发器
9.6.1 创建触发器
9.6.2 使用触发器
9.6.3 删除触发器
9.7 上机实训
9.7.1 在“性别”字段上创建约束和默认值
9.7.2 创建“增加读者”存储过程
9.8 小结
9.9 习题
第10章 数据的备份、恢复和报表
10.1 SQLServer备份概述
10.2 数据备份
10.2.1 备份设备
10.2.2 备份数据库
10.2.3 备份系统数据库
10.3 数据恢复
10.3.1 自动恢复
10.3.2 恢复用户数据库
10.4 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10.5 ReponingServices
10.5.1 安装和配置ReportingServices
10.5.2 创建和设计报表
10.6 上机实训
10.6.1 备份LIB—DATA数据库
10.6.2 制作图书报表
10.7 小结
10.8 习题
第11章 项目实训——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
11.1 基于.NET的数据库程序开发
11.1.1 ASP.NET概述
11.1.2 VisualStudio概述
11.1.3 AD0.NET概述
11.2 系统设计
11.2.1 需求分析
11.2.2 开发与运行环境
11.2.3 系统模块设计
11.2.4 数据库设计
11.3 系统实现
11.3.1 配置文件
11.3.2 主页
1l.3.3 图书查询页面
11.3.4 读者登录页面
11.3.5 读者信息维护页面
11.3.6 读者超期信息页面
11.3.7 后台管理页面
11.3.8 借阅图书页面
11.4 系统运行
11.5 小结
11.6 习题
第12章 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
12.1 需求分析
12.1.1 学校工作流程分析
12.1.2 系统具体需求分析
12.1.3 系统设计分析
12.1.4 系统功能分析
12.2 用户角色及功能结构
12.3 系统模块
12.4 数据库设计
12.4.1 数据库表的逻辑结构设计
12.4.2 数据库表的关系图
12.5 小结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
……
序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能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谓有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相关岗位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和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有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知识在实际岗位中的应用为重点。
近年来,已经出版的一些编写得较好的培养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教材,受到很多高职高专师生的欢迎。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应用的不断拓宽,原有的应用型教材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已有教材中,与行业背景、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以项目实训为特色的教材还不是很多,而这种突出项目实训、培养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教材正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的。
为此,在教育部关于建设精品课程相关文件和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我们组织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开发人员以及骨干教师编写了本套计算机操作技能与项目实训示范性教程——国家“十一五”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型规划教材。本套丛书重点放在“基础与项目实训”上(基础指的是相应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以及在实际项目中会应用到的知识,基础为项目服务,项目是基础的综合应用)。
我们力争使本套丛书符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内容建设、作者队伍和体例架构上强调“精品”意识,力争打造出一套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需求的精品教材。
文摘 插图:

第1章数据库基础
1.1数据库概述
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使用机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文件管理系统,即以文件方式来管理及处理数据。但是,在数据量较大的系统中,数据之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果仍然采用文件系统来管理这些数据,则处理这些数据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因此,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从文件管理系统到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发展。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数据库技术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应用。
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有以下特点:
数据的结构化在文件系统中,文件之问不存在联系。文件内部的数据一般是有结构的,但是从数据的整体来说是没有结构的。数据库系统也包含许多单独的文件,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在整体上也服从一定的结构形式,从而更适应管理大量数据的需求。
数据共享共享是数据库系统的目的,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同一企业或者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共享,还可以被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所共享。
数据独立性在文件系统中,文件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一方的改变总要影响另一方的改变。数据库系统则力求使这种依赖性较小化,以实现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数据专用后,每个用户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许多数据就会出现重复,这就是数据冗余。实现共享后,同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因而有助于避免重复,减少和控制数据的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