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案例精编(附VCD光盘

发布时间: 2010-04-21 08:17:09 作者: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案例精编(附VCD光盘1张)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302191193
条形码:97873021911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内容简介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案例精编》内容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而其中核心之一就是数据库,其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数据库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金融等行业,表现得更为突出。于是,数据库技术及其之上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技术,也成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案例精编》就是针对数据库技术及其上的软件开发技术而设计的,目的是简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着重介绍数据库之上的软件系统开发,并配有相应的案例。前者主要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和Oracle数据库;后者则包括ODBC和JDBC介绍、数据库的搜索问题、数据库与XML的交互以及hiemate。
编辑推荐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案例精编》特点: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诠释实际项目的设计理念,使读者可举一反三。案例典型,切合实际应用,使读者身临其境,有助于快速进入开发状态国;案例功能完善,配书盘中附有完整的案例源代码。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2 关系数据库的几个概念
1.2.1 基本概念
1.2.2 关系模犁
1.2.3 关系模式
1.2.4 关系操作
1.3 关系范式
1.3.1 函数依赖
1.3.2 第一范式
1.3.3 第二范式
13.4 第三范式
1.3.5 BC范式
1.4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4.1 基本数据类型
1.4.2 SQL中的运算符与函数
1.4.3 数据查询语言DOL
1.4.4 数据操纵语言DMI
1.4.5 数据定义语言DDL
1.4.6 数据控制语言DCL
1.5 数据模型
1.5.1 概念模型
1.5.2 数据模型
1.5.3 实体-关系模型
1.5.4 ERwin简介
1.6 事务和锁
1.6.1 事务
1.6.2 事务的类型
1.6.3 锁
1.6.4 Oracle巾的锁机制

第2章 Oracle数据库
2.1 0racle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2.1.1 数据文件
2.1.2 日志文件
2.1.3 控制文件
2.1.4 跟踪文件与警告日志
2.2 0racle的逻辑结构
2.2.1 表卒问
2.2.2 段、范围、数据块
2.3 Oracle内存结构
2.3.1 系统全局区SGA
2.3.2 程序伞局区PGA
2.3.3 排序区、大池及Java池
2.4 自动共享内存管理
2.4.1 系统全局区域
2.4.2 程序令局区域
2.5 数据库和例程的启动和关闭
2.6 Oracle的后台进程
2.7 PLSO—L语言
2.7.1 背景介绍
2.7.2 PLSQL的优点
2.7.3 PLSQL块结构
2.8 0racle安装

第3章 JDBC基础——新闻发布系统
3.1 理论基础
3.1.1 Java连接数据库
3.1.2 使用0DBC连接数据库
3.1.3 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
3.1.4 JDBC与ODBC的比较
3.1.5 Tomcat上配置JSP环境
3.2 JBuiider介绍
3.3 需求分析及设计
3.4 数据库没计
3.4.1 数据字典
3.4.2 数据库表及其介绍
3.5 程序实现及运行结果
3.5.1 对JDBC的第一层封装
3.5.2 与用户信息相关业务逻辑封装
3.5.3 与新闻信息相关业务逻辑封装
3.5.4 用户注册
3.5.5 用户登录
3.5.6 新闻及图片信息提交
3.5.7 新闻管理
3.5.8 图片管理
3.5.9 新闻主页显示

第4章 JDBC基础——缴费系统
4.1 JDBC-ODBC桥接
4.2 系统介绍
4.2.1 系统需求
4.2.2 环境配置
4.3 管理员模块程序的实现及运行结果
4.3.1 登录管理
4.3.2 管理员窗口
4.3.3 管理员信息维护
4.3.4 表单初始化
4.3.5 单据作废
4.4 操作员模块的实现及运行结果
4.4.1 票据输入
4.4.2 查询与统计

第5章 JDBC拓展——学员管理系统
5.1 理论基础
5.1.1 JDBC连接基小知识同顾
5.1.2 PreparedStatemenl与CallableStatement
5.1.3 ResultSetMetaData
5.1.4 大对象CLOB和BLOB
5.1.5 DataSource
5.2 需求及设计
5.2.1 系统分析
5.2.2 数据库设计
5.3 系统实现、分析及运行结果
5.3.1 JDBC的第一层封装
5.3.2 基本数据操作逻辑封装
5.3.3 与统计相关操作的封装
5.3.4 注册信息
5.3.5 预览信息
5.3.6 查询
5.3.7 统计

第6章 JDBC拓展与搜索引擎——文档管理系统
6.1 理论基础
6.1.1 JDBC记录集新特性
6.1.2 Rowset
6.1.3 数据库中的模糊查询
6.1.4 借助于搜索引擎
6.1.5 lucene
6.2 需求分析及设计
6.2.1 系统分析与设计
6.2.2 数据库设计
6.3 程序实现、分析及运行结果
6.3.1 JDBC:封装
6.3.2 数据库到对象的封装
6.3.3 多数据源生成Document对象
6.3.4 建立索引
6.3.5 删除索引中某个文档
6.3.6 索引重置
6.3.7 搜索已有的索引
6.3.8 添加数据
6.3.9 索引初始化
6.3.1 0删除文档
6.3.1 1检索主页面

第7章 JDBC拓展与XML.dbToXmI数据转换器
7.1 知识准备
7.1.1 XML简介
7.1.2 XML规则基础
7.1.3 DTD
7.1.4 XML文档分析器
7.1.5 ResultSetMetaData与DataBaseMetaData
7.2 需求与设计
7.3 实现、解析及运行结果
7.3.1 对dora4i的封装
7.3.2 对JDBC的封装
7.3.3 数据转换
7.3.4 转换与显示

第8章 hibemate——社团活动管理
8.1 知识准备
8.1.1 中间件——hiberhate
8.1.2 hibernate环境配置
8.1.3 hibernate.Properties配置文件
8.1.4 XML配置文件
8.1.5 对象关系映射
8.2 需求分析及设计
8.3 数据库设计
8.4 配置文件、程序实现及运行结果
8.4.1 配置文件
8.4.2 映射文件
8.4.3 持久化类
8.4.4 对hibm"hate的封装
8.4.5 数据的录入
8.4.6 预览
8.4.7 信息删除

第9章 C++连接OraCle——学生商店信息管理系统
9.1 MFC0DBC
9.1.1 MFc0DBC简介
9.1.2 MFC连接ODBC示例
9.1.3 RFX机制
9.1.4 分析Wizard产生的代码
9.1.5 RFX的数据多行存取
9.2 MFC通过0CCI连接0racle
9.2.1 OCCI简介
9.2.2 VC6.0中环境的设置
9.3 实现及运行结果
9.3.1 对0CCI的简单封装
9.3.2 建立工程
9.3.3 添加控件并设置变量
9.3.4 变量初始化
9.3.5 对话框的数据交换机制
9.3.6 查看数据实现及其运行结果
9.3.7 删除数据实现及其运行结果
9.3.8 添加数据实现及其运行结果
……
序言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因此,数据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许多原来十分耗时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几乎没有哪个信息系统不用到数据库。数据库和以数据库系统为核心的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开发人员关注的焦点,数据库相关的开发技术成为IT人士必备的技能。
本书共分9章。前两章为数据库技术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Oracie数据库等内容。后面7章为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部分,主要包括ODBC、JDBC、数据厍的搜索问题、数据库与XMI交互、hibernate等内容,并相应配有新闻发布系统、缴费系统、学员管理系统、搜索引擎一文档管理系统、XMI-dbToXmI数据转换器、社团活动管理系统、学生商店管理系统等综合案例。
本书进一步明确了数据库开发技术包括哪些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更为全面地对各种技术作了讲解,并结合专门的案例给出了细节的解释。特别对一些新兴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作了详细的讲解。例如,Iucene实现数据库的检索,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技术,现在的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用到。搜索引擎技术出现后,由于其便捷性,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越来越依赖于搜索。Iucene提供了良好的面向数据库的接口,我们利用Iucene实现了与数据库Oracie的协同工作,效果良好。XMI技术,作为SOA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跨平台数据表达的问题。而这里的平台主要是数据库平台,解决了数据库与XMI之间的数据转换,就为数据库平台间交互找到了一种思路。相信通过本书对这些技术深刻全面的介绍,能够使读者领悟到一些新的设计技巧。
文摘 插图: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逐渐成熟,数据库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金融等行业,数据库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构成,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在第一代数据库系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IMS系统(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nference on Data svstem Language,CODASYL)的下属数据库任务组—atabase Task Group,DBTG)提议的网状模型。层次数据库模型其实就是树形存储结构,准确地说就是有根的定向有序树;与此相似,网状模型对应的是有向图结构。
第一代数据库为现代数据库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类数据库具有如下共同点:
第一代数据库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存取路径”这个概念,用存取路径来表示数据的结构,实现数据的操作。
有独立的数据定义、操作语言。
支持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其中后两者是所有类型数据库所共有的特征。
第二代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关系”这个概念上,即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结构、操作、特征)的数据库。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关系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关系”来表示,并以关系数学为理论基础。
读书人网 >数据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