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泰山天下安

发布时间: 2010-04-22 04:26:18 作者:

 泰山天下安


基本信息出版社:齐鲁书社
页码:21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33316584
条形码:978753331658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如果说,有哪一座山,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那就是泰山。
  泰山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中,国泰民安文化是最突出的主题。从外部形态上,泰山雄伟、高大、稳定、宽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念;从文化内涵上,无论是帝王封禅,还是文人咏叹,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民俗崇拜,无不激荡着“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安如泰山”的主题。“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匾额或题字,在东南亚和其他华人世界的祠庙会所中,触目皆是,这是海内外华人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祈祷与渴望。
  基于泰山国泰民安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谐、稳定、平安是泰安市无与伦比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同全市人民一起,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目标、三大重点、四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营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的投资环境,创造无后顾之忧、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建设整洁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本书系统论证了泰山与天、地、人、儒、释、道、社稷、民生的关系,融入了有关的泰山历史、文化、文物、风光、石刻、人物、宗教、风物等方面的精华,对泰山、泰安的国泰民安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
  愿这本书在您欣赏和了解国泰民安文化的同时,也把平安带给您!
编辑推荐 一座屹立东方的圣山,一部通古鉴今的后书,一轴风光无限的画卷,一阕洗礼灵魂的神曲!
本书系统论证了泰山与天、地、人、儒、释、道、社稷、民生的关系,融入了有关的泰山历史、文化、文物、风光、石刻、人物、宗教、风物等方面的精华,对泰山、泰安的国泰民安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
目录
第一章 天地同攸
第二章 帝王封禅
第三章 仁者乐山
第四章 天门长啸
第五章 人间天上
第六章 普照禅林
……
文摘 书摘
泰山——与天地同生的古老大山
泰山有着悠久的成山历史。那么,泰山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呢?泰山及其
岩石成因的研究,早在19世纪末就为中外地质学者们所重视。过去有的学者
就根据组成今日泰山的最主要的岩层——泰山杂岩的同位素测定的绝对年龄
为25亿年,认为是太古代的泰山运动使该地区抬升成为陆地后,又遭受长期
的风化剥蚀、侵蚀作用而成,遂定泰山为距今25亿年或更早一些就开始形成
。2006年5月,泰山地质公园学术报告指出,泰山主峰岩体中获得大干30亿
年的锆石捕获晶,初步估计其中最老的一块年龄至少34亿年,表明泰山岩石
的形成时间有可能推到30亿年之前。但泰山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强
烈的燕山运动的影响下,随着整个鲁中南山区发生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而
迅速上升,才结束了海陆交替的地质发展史。今日泰山的基本轮廓主要是喜
马拉雅运动所形成,又在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断地山地基本骨架的基础上继续
发展的。其后期的构造运动是受燕山运动形成的断裂系统所控制。距今约1
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挤压和俯冲,泰山在
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地层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和断裂而形成泰山穹窿。在频繁
而激烈的地壳运动中,泰山山体沿着一百余公里(自今莱芜至泰安)的泰前大
断裂快速抬升,并且隆起的过程中遭受风化剥蚀。这时,因断块发生了间歇
性的升降差异,南部山区猛烈抬升,造成了南高北低的明显掀斜块山。最后
在山体高处,原来覆盖着约两千米的沉积岩全部剥蚀掉,古老的泰山杂岩重
见天日,开始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受变质影响的花岗岩,因抗蚀性强,就构
成了山势陡峻、河谷深切、危岩千仞、嵯峨峻拔的险峰高崖,也就形成了泰
山极顶的较大海拔,以及与周围较大的相对高差和阶梯状的地形特点。因此
,泰山形成的时代应当从中生代侏罗纪中期燕山运动算起,亦即泰山形成距
今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就一亿年来讲,泰山的形成也足以说明它是中国的
一座古老的大山。
泰山——国泰民安的象征
泰山挺立于华北平原内鲁中南一带的中低山地区域之中。周围相邻的山
地区域中的最高山峰都比泰山主峰低300至500米左右。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
1545米,而鲁中地区的最高山峰海拔为1100多米。沂山山脉的最高山峰海拔
为1032米,蒙山一带的最高峰海拔也只有1156米。其他众多低山、丘陵
……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