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法藏评传

发布时间: 2010-04-22 05:40:34 作者:

 法藏评传

  • 市场价:¥34.00
  • 卓越价:¥25.20为您节省:8.80元 (74折)
  • VIP 价:¥24.44 SVIP价:¥23.94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
    页码:52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30504752X
    条形码:978730504752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藏,唐代阐释华严经义学与建构华严教义学的一代学僧。他基于“经论互补”的佛学立场,依据作为印度佛教“经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晋译六十华严为对象,畅演华严经义学,最终完整地建构了博综诸家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充分展示其中国化佛教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成为晋代以降的“格义佛教”类型转向“证义佛教”类型的重要人物,完成了中国化佛教最具理论色彩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并因此而被后世推尊为“华严三祖”。法藏一生所着力建构的华严教义学理论,如别教一乘、如来藏缘起、法界统观、五教判、六相圆融、十玄无碍、行位果德论等学说,无不成为后世华严宗义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不仅奠立了中国华严宗的义理架构,影响了天台宗、唯识宗、禅宗,而且影响远及日本与朝鲜,推动了朝鲜和日本华严宗的创立与发展,成为东亚华严学的主流学说。本书叙述的就是这位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学说。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从“华严和尚”到“华严宗主”
    一、师承智俨
    二、译经大德
    三、畅演华严
    四、主要撰著
    ……
    文摘 书摘
    法藏从智俨学,时在智俨的晚年。法藏在智俨门下凡修学九年,止于智
    俨示寂。
    智俨(602—668),俗姓赵,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人。因智俨尝住云华寺
    ,故别号“云华和尚”;又因主持终南山至相寺,故人称“至相尊者”。智
    俨亦是被后世推尊为“华严二祖”的祖师大德。
    据法藏《华严经传记》卷3记载,智俨12岁时即从充满神僧色彩的杜顺
    法师出家。
    杜顺,亦称法顺(557—640),雍州万年县人(今陕西省境界)。18岁时,
    投礼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畅达禅旨。此外,还专攻《华严》,
    常以读诵《普贤菩萨行愿品》为早晚课。唐太宗贞观六年(632),被赐号为
    “帝心”。故人称“帝心和尚”、“帝心尊者”等。相传著有《五教止观》
    和《法界观门》。这两部著作都是华严教义学的奠基性著作,杜顺也因此而
    被后世推尊为“华严初祖”。其所阐立的《五教观门》,又称“五教止观”
    ,成为华严宗义学的重要学说。
    智俨14岁得度为僧后,即入至相寺,依法常法师习《摄大乘论》。据传
    ,当时有两位梵僧游至相寺,智俨随其习梵文,并预言智俨日后“当为弘法
    之匠”。智俨聪慧好学,进步神速。数年间,尽得《摄论》精义,“词解精
    微”,显示了非凡的佛法悟解才能,名动一时。
    进具足戒后,智俨广学《四分》、《迦延》、《毗昙》、《成实》、《
    十地》、《地持》、《涅粲》诸经论,尽得其奥。此后,智俨还尝随静琳(
    一说法琳)研习经义,“索隐探微,时称得意”。
    P2-3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