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66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81066820X
条形码:97878106682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Bee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内容简介 《肉牛生产与经营决策(第4版)》前7章着重介绍了肉牛产业以及牛肉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各部门的经营原则。第8、9和10章主要侧重于肉牛产业的结构调整、赢利性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肉牛和牛肉制品的国际贸易。从第11章至第18章是关于理解肉牛生产力原理所需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介绍。
作者简介 Taylor博士在爱达荷州南部的一个肉牛场长大。他参与过牧场内种牛、商业化带犊母牛和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他还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种公牛站的管理者,这个种公牛站专门服务于教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Taylor博士在犹他州州立大学完成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学习后,在俄克拉荷马州州立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曾讲授过“肉牛生产”课程和研究生层次“肉牛生产经营决策”课程。他的研究工作侧重于肉牛生产管理体系。他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从事技术咨询活动涉及了肉牛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
除了若干个地区和国家授予的优秀教学成就奖(Teaching award)外,Taylor博士还获得了艾奥瓦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优秀教学成就奖。他还获得了全美动物科学学会(AmericanSocietv of Animal Scienee)授予的杰出教学成就奖,以表彰他在组织和为学生提供知识方面的卓越才能。本书中就包含了很多关于他成功进行有效教学的理念。
Field博士成长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专营带犊母牛、种公牛的畜牧企业。在获得学士学位后,他便开始参加家庭企业的管理工作。他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分别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Field博士主要讲授动物科学概论、肉牛生产、经营决策和家庭牧场等几门课程。他是“肉牛业领导者计划”(Beef Industry Leadership Program)组织的主任,同时从事肉牛生产经营方面的研究。他与全美以及国际上的肉牛生产企业及组织保持着广泛的工作联系。
Field博士曾获得美国农业部(USD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全美动物科学学会(ASAS)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颁发的优秀教学成就奖。
编辑推荐 《肉牛生产与经营决策(第4版)》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美国肉牛产业概况
1 概述
2 肉牛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
3 肉牛产业的部门
4 肉牛产业组织
5 肉牛产业争议的热点问题
6 成熟肉牛产业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零售牛肉产品和消费对象
1 零售牛肉产品
2 牛肉消费与支出
3 牛肉的可口性(palatability)与消费者的喜好
4 消费者对牛肉的6个主要偏爱
5 副产品
6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3章 经营管理体系:综合完整的资源管理
1 资源和原理
2 人力资源
3 财务资源
4 土地和饲料资源
5 牛资源
6 设备资源
7 市场资源
8 管理体系
9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4章 种牛育种企业经营决策
1 育种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2 生产记录
3 财务记录
4 种公牛选择
5 后备母牛的选择
6 成年母牛的选择
7 营销决策
8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5章 商业化带犊母牛体系的经营决策
1 创造理想(creat:ingthevision)
2 获取利润(profit-oriented)的经营决策(财务资源利用)
3 影响犊牛断奶体重的因素
4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母牛产犊率(%)
5 犊牛断奶体重的经营管理
6 影响母牛年饲养成本和收益的经营管理
7 母牛与其饲养的经济环境必须相匹配
8 市场营销决策
9 商业带犊母牛饲养企业的建立
10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6章 周岁架子牛饲养的经营决策
1 盈亏平衡点价格的计算
2 预算过程
3 经营管理需要考虑的事项
4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7章 肉牛肥育场经营决策
1 肉牛肥育产业的历史
2 肉牛育肥的经营类型
3 肥育场的经营管理
4 管理优先
5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8章 肉牛产业中的集中性经营、综合经营和联营
1 集中经营和综合经营
2 促进产业结构改变的因素
3 联盟/商务关系
4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9章 市场营销体系
1 市场分类和分级
2 市场渠道
3 影响肉牛价格的主要因素
4 评估销售成本
5 维持当前牛肉价
6 预测牛肉价格和价格风险管理
7 期货市场(thefuturesmarket)
8 以价值为基础的销售
9零售牛肉的广告和促销
10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0章 全球肉牛产业概况
1 数量、生产、消费和价格
2 国际贸易
3 牛肉供应国
4 北美自由贸易伙伴(NAFTAPartners)
5 牛肉购买国
6 牛肉在世界膳食中的作用
7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1章 繁殖
1 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 繁育
3 人工授精
4 同期发情
5 胚胎移植
6 克隆
7 妊娠
8 分娩
9 再次配种
10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2章 遗传和育种
1 遗传原理
2 基因定位
3 交配方案
4 性状及其测定
5 通过育种方法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6 选择计划
7 国家公牛评定
8 标记辅助选择
9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3章 肉牛品种
1 什么是品种?
2 商业化饲养企业对品种的评价
3 低成本生产的品种评估
4 提高消费市场份额的品种评估
5 完整的生产体系
6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4章 营养
1 养分
2 饲料概略养分分析
3 反刍动物消化系统
4 饲料消化率
5 饲料的能量价值评定
6 饲料分类和组成
7 高养分含量饲料的管理
8 肉牛营养需要
9 日粮配合
10 带犊母牛的营养(cow-calfnutrition)
11周岁待肥育牛的营养(yearling.stOckercattlenutriti(m)
12 饲喂肥育牛
13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5章 粗饲料资源管理
1 用于放牧的粗饲料资源
2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3 放牧管理
4 美国的主要放牧地区
5 干草
6 农作物秸秆
7 干旱管理
8 在放牧草场上进行上市育肥牛饲养
9 与放牧植物有关的健康问题
10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6章 牛群保健
1 建立牛群保健制度
2 应激与健康
3 疾病与健康问题
4 寄生虫
5 带犊母牛健康管理制度
6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7章 肉牛的类型与生长发育
1 生长和发育
2 肉牛的类型
3 肉牛的躯体部位
4 胴体结构
5 待宰肥育牛的体型结构
6 架子牛的体型结构
7 育种牛的体型结构
8 肉牛展览会
9 本章管理系统要点
第18章 牛的行为、饲养设施和设备
1 肉牛的行为
2 肉牛运输
……
第19章 信息资源的管理
第20章 肉牛产业的历史和未来
附录
……
序言 肉牛的驯化使人们得以将其创造力应用于肉牛生产,从而形成了现代肉牛产业。肉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及相关产品,同时还为肉牛生产者、饲养者以及牛肉制品和副产品的包装、加工和零售人员提供了一个就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中,人与牛的关系展现的不仅是丰富的历史,而且也是充满希望的将来。
本书的目的
编写本书主要出于以下3个目的:(1)阐明给肉牛业带来利润和促进可持续生产的重要生物学原理;(2)为了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需要将生物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系统组合;(3)促进肉牛产业链中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针对的读者本书的撰写主要面对4个读者群:大学生、肉牛饲养者、肉牛管理机构及其相关农业企业和那些对肉牛产业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人。撰写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肉牛产业制订有助于肉牛生产赢利的决策,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本书要点
本书前7章着重介绍了肉牛产业以及牛肉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各部门的经营原则。第8、9和10章主要侧重于肉牛产业的结构调整、赢利性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肉牛和牛肉制品的国际贸易。从第11章至第18章是关于理解肉牛生产力原理所需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介绍。在最后两章中,本书提供了关于肉牛产业信息管理方法以及该产业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的内容。新版的内容变化在介绍保证多重概念优化组合的系统理论中特别强调经营决策的理念,这是本版本与前面版本相比的最大变化之点。新版还特殊强调要从减少产品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两方面来提高肉牛生产的利润率。本版本还概述了在肉牛产业中发生的重大变化事件,而且也提供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网站地址,这些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在本书许多章节中,还涉及到了肉牛生产者们所面对的一些社会问题。新版本更为侧重牛肉生产全程质量管理和牛肉质量保障过程问题。本书的这些改变反映了各界人士的努力,其中包括学者、肉牛生产者以及相关产业人士等。
文摘 插图:

自从先人在岩洞壁上绘制出第一张牛的壁画和人类第一次品尝牛肉的滋味开始,牛在人类的生活中就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作为财富的象征,还是作为食物、衣物或役力的来源,牛与人类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早把牛带到了美洲的欧洲人并未想到肉牛产业在新大陆会发展到今天的如此规模。19世纪晚期那些尾追牛群的牛仔们似乎也未曾预料到肉牛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市场销售体系发生的这种巨变。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肉牛产业已经超出日常消费品的范畴,而发展成为具有更高附加值并由消费者驱动的一个行业。
几个世纪以来,农业系统始终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肉牛产业的出现来源于一种共识,即牛和其他畜禽的驯化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品、纤维和役力资源。当肉牛产业的发展允许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允许人们将肉牛饲养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仅仅生产自己所需的食物时,肉牛产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变得复杂化。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爆炸已经将美国农业生产力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即只有不到总人口2%的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但是由于仅有少数人了解和参与食品的生产过程,肉牛产业和农产品的决策者们发现,生产商、加工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肉牛产业一直面临着挑战,当前和将来的情况将继续面对不断变化的新问题。然而,牛场主与他们的牛群间的关系体现在如何为生产者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人们对肉牛产业和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市场定位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孜孜以求的创造性探索,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个在这项重要事业中施展创造力和活力的机会。
后记 我和我的学生们以一种求知的态度完成了这本120万字的《肉牛生产与经营决策》书稿的翻译工作。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描写肉牛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的好书,而且也是一本描写肉牛生产经营决策的佳作。
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工作期间,我曾有幸见过本书的作者之一——RobertE.Taylor博士,并访问过位于洛基山下、离作者所工作的大学不远的(Greeley小镇的两个存栏10万头肉牛的肉牛育肥场。Taylor博士关于肉牛经营方面的渊博学识以及美国肉牛业的发达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访问以及后来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Bumet肉牛中心”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我似乎看到或领悟到了我国肉牛业前进的轨迹和美好明天。
我国肉牛业可以说刚刚起步。虽然黄牛在我国的饲养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但真正将它们从作为使役的工具实现到肉用功能的转变,则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发生的事。无论是在肉牛品种培育、繁殖技术应用、饲养管理、蒸汽压片饲料使用、疫病防治、屠宰与牛肉加工、牛肉分级制度建立等具体技术方面,还是在我国肉牛饲养体系建立、肉牛产业布局、国民牛肉消费习惯引导、疯牛病引发的消费担忧等涉及国家肉牛产业政策的深层面问题上,我国都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而在这些方面,本书所展示的美国肉牛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从经营管理的视角,确实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除了要感谢两位教师外,首先,我要特别感谢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的全体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学们,是他们和我一道完成了一项我很引以为荣的翻译与创作工作。通过这个工作,我也看到了一代年轻人的优秀潜质和我们这个行业与学科的希望。第二,我要感谢我的两位老师——美国畜牧学会前主席、Thornton基金会著名教授、德克萨斯理工大学R.L.Preston教授和我的博士学位导师熊易强教授,是他们创造了让我亲身熟悉美国肉牛产业的机会,并一贯鼓励和支持我专注于中国肉牛产业的研究。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力和经历,让我去完成这样一部连许多专业名词术语至今还没有中文译法的专业翻译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我要感谢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为本书在版权引进和成功出版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尊敬的老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理事长张沅教授,他一直支持和鼓励我们完成本书的翻译,并欣然为本书作序。
本书是一部完整介绍美国肉牛产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书籍。由于我们的翻译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错译误译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