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801708427
条形码:97878017084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同道新文
内容简介 《三杯淡酒一壶茶》收录了汤云柯博士从十二岁到四十二岁的古体诗、新体诗、对联、日记摘抄和散文。
作者简介 汤云柯,男,1966年5月生于辽宁锦州,祖籍山东黄县。
幼时曾随父母下放,5岁开始在农村上小学,16岁由锦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和研究生科技服务中心总经理,参加清华选区公开竞选并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26岁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企业管理,现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一位校园诗人。
媒体推荐 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字
斗垣
拿到汤云柯先生的新著《三杯淡酒一壶茶》清样,初睹书名,以为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作。待细读后,判定不是等闲诗文,脑海里竟然蹦出“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字”这样一个结论,有了想写点评论文字的冲动。
解读作者的文字,绕不过去的是对作者的审视,或者说界定。云柯先生的简介里写得明白:工科博士、企业经理、业余作诗写文章……但我从他的诗文里读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忧国忧民情怀与思考,还有参政议政意识及慈善义举……体会到他不是一般的业余创作,才有了重新审视作者的想法。说他是企业家、诗人、作家或者是诗人、作家、企业家似乎都可亦不可。因为文学到他这里担纲起了记录作者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双重使命。许或诗人的一次形象思维成就了他事业上的某一创新与突破,而成功的事业又撞击着他的心灵迸发出创作的思想火花。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崛起的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企业家,他们有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爱好,善于思考,活得潇洒。云柯先生便属于这样的群体中一员。
有了如上界定,解读云柯先生的作品,也等于在读他这个人,读历史造就的他们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这里不妨把他个性化了的作品还原到社会大背景中,来捕捉作者的发现与思考、心志与才情。
发现、思考、心志、才情,这八个字是云柯先生的作品传达给我的信息,或者说是印象。即作者的发现、作者的思考、作者的心志、作者的才情打动了我。
发现和思考是相互联系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大意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其实,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和思考的过程——道别人之未道。云柯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是一路走来,一路发现,一路思考,于是有了这部沉甸甸的著作。
云柯先生的作品集按新体诗、对联、古体诗词、日记摘抄、散文五个部分顺序编排,关照了作者的创作历程。从作品创作的时间来看,和许多文学爱好者相似,他走近文学也是由诗起步的。集子中诗词占三分之二,散文和日记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散文排在最后,仅收入四篇不足30个页面,但秤砣虽小压千斤,是作者走向成熟的标志。选择从他的散文谈起,并没有轻视前面的诗的意思,是此文命题的需要。从其成功、成熟向回看,看作者走过的足迹,以及记录这一过程的文字,是很有启迪意义的。作者对生活的发现与思考在散文中体现最为突出。《从“秋高气爽”谈起》这篇散文,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咏秋文章一般都写“秋高气爽”、“月白风清”的窠臼,这里的“打破”,不是作者有意识地独辟蹊径,是作者发现了生活中有与“秋高气爽”不协调的音符,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慨。如文中提到的环境污染、各种隐私文学制造的精神污染、偷工减料的“王八蛋工程”等。对诸多令人不爽的现象和事件,作者用漫画家的笔调,调侃中不乏幽默,幽默中不乏思考。“身为老百姓还是先做好老百姓能做的事: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吧”。文章结尾这句话是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明确态度,很具代表性。不能因为看到了很多“不爽”就因噎废食,甚或采取非常之举措,过去的内斗、内耗令国人记忆深刻,“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对于国家和个人都适用。
《千禧随笔》是一篇才情并茂的散文,开篇说到北约轰炸中国使馆成为中国人的心头之痛,接着笔锋一转,中国人“不费一枪一弹的将被外国人占领的两块土地逐一收回,这实在是世纪末中国人最该激动和自豪的业绩”。平和的语调,把两类不同性质的事件摆到一起,让事实说话——中国强大了!中国人自豪!这样的写作手法比满篇的华丽词语感人百倍。应该说这是作者的散文特色。把人所共知的事件随手拈来,通过思考,像电视转播足球比赛的解说员,只几句,就几句,点到妙处,让读者拍案叫好,产生共鸣。好的文章是没有什么方法和套路的,但无法中有法,这个法是大法,即厚实的生活与深刻的思想。
写作千禧年这样一个大命题,作者没有忘记对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的“千年虫”、中国加入WTO等重大事件进行盘点,并一一表态,知识分子心系国家之情怀可见一斑。在这里,我更关注作者自己的千禧之年心路描述:“我们这些跨世纪时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人比上一代和下一代都幸运”。“历史给予我们这代人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惊喜,我们知道苦知道甜还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先苦后甜”。作者的“千禧”随笔,行文落脚点依然放在自身上——一代人应肩负起历史责任。
书中选入作者1994年9月5日至1995年8月26日的日记46则。其中不乏作者对世象百态、为人处事的思考和见解。“交友之要,我以为首论心,次论行,再次论言”。(1995年2月11日)“真正的勇气是源于知识、智慧、修养和信念。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乃真勇气也”。(1995年3月10日)“彷徨无力时,偏爱鲁迅的杂文,几年前做学生时的感想还写在杂文集的首页:‘倘无个性,中庸即为平庸;倘无呐喊,成熟便是腐烂。’”(1995年3月29日)“电视里正热播着《戏说乾隆》、《少女慈禧》,但无论导演把他们说成多么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只要想起圆明园里像惊叹号一样的残柱,我就永远不喜欢好大喜功挥霍无度的乾隆和专权守旧辱国求安的慈禧”。(1995年4月13日)随便引用几段,就能看出作者思考的成熟与经典。这自然是经久磨练的必然结果。从上面引用的作者学生时代题在鲁迅杂文集首页的话语,可以看出他的思考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这一点,还可以从他12岁起不同阶段创作的诗词中得到印证。如长诗《纪念碑就在眼前——“四五”事件十周年祭》中这样写道:“将融化的历史铸成鞭子/鞭打现实/指引明天”。“看吧!真理已被鲜血呐喊在火红的国旗上/迎风招展”。应该说文学创作促使他养成了思考的好习惯,思考又助推他事业有成。在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剧增的时代,不敢想象一个不动脑勤于思考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同样的道理,没有思考就没有文学。
诗寄情,诗言志,云柯先生的心志与才情在其诗词、楹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烈火和铁锤一起到来吧/生活自会锻造出钢的品格/钢的信念”。(《金工实习随笔》)“当巨浪轰鸣着将我吞没和抛起/我听到了大海神奇的呼唤”。(《海的呼唤》)“为我祝福吧/妈妈/只有勇气/没有遗憾/为了你富饶的海湾/我愿终生漂泊/永不疲倦”。(《车过家园》)“沉沙眼底百年痛,义气胸中万古刀”。(《刘公岛》)评判一首诗的好坏,看有没有打动读者记忆不忘的佳句。选取这一组佳句,是要说明,作者是属于早立志、立大志的那一类人才。把个人的命运与事业、与国家紧紧系在一起,是许多成功者屡试不爽的经验。汤云柯就是这样,他的诗句中也跳动着时代脉搏。
好了,选几例其他类诗句,看看作者的才情。“一梦春秋老,好人天地宽。”(《六一赠诗》)才情横溢,好一句“一梦春秋老”。
“晏乐知天下,康宁旺祖烟。十年磨一剑,岁岁不平凡”。(《覃晏康十岁》嵌名诗)“晏康十岁”四字嵌得巧妙。而通读全诗,又像是写给每位读者的,“十年磨一剑,岁岁不平凡”。你能否?
“临风椰树望无边,碧海平沙已等闲。一尺素心何处寄,山中岁月海中天”。(《游天涯海角》作于三亚)我认为这是作者诸多诗中最为浪漫的一首,要把“一尺素心”寄给“山中岁月”和“海中天”,想象丰富、大胆、豪迈。
再读其联语:“秉真诚会朋友;举事业为生命”。(《九零年自书华实总经理室联》)地位变了,心志没变,文如其人,人做到这份上,其文也善,谁堪与比!
进入21世纪后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拼文化,拼创意,云柯先生是商场上的文化人,企业想必无此忧虑了,在这里祝愿他事业与文学双丰收。
编辑推荐 《三杯淡酒一壶茶》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其实登楼的地方
神仙与黄鹤不是风景
大江东去
所有的英雄都会折戟
或许岁月沉浮
重逢苍老成传说
仍然有凡人的真挚
穿越世纪的洪荒
成为方舟中珍贵的记忆
在每一个苹果丰收的季节
牵挂与祝福
会盛开平平淡淡的美丽
目录
前沿
序(陈海云)
——第一部 新体诗三十四首——
海边 3
初春 4
归 5
走啊,朋友 6
红叶 8
清晨的呼唤 9
金工实习随笔 11
依然是冬天 12
春天的步履——妙峰山记游 14
北戴河 19
希望 21
寂寞的小男孩 23
课间 25
秋游稻香湖 27
强者 29
雪像 31
让我们举起杯来 33
纪念碑就在眼前——“四五”事件十周年祭 35
圆明园之夜 46
海的呼唤 48
冬日 50
车过家园 52
走向城市 55
青莲岛 57
歌唱明天 58
历史 61
雁栖湖 63
为雨中的朋友 65
给你 微笑的女孩 66
三八节春雪 69
五月 71
笔架山 73
告别武汉 75
你悄悄地走了 76
巴黎 79
——第二部 对联 对联选三十三则——
(一) 父亲六十岁寿辰贺联 85
(二) 八九新年晚会联 86
(三) 九零新年贺联 86
(四) 自书华实总经理室联 87
(五) 王小平鄢一婷婚礼联 87
(六) 吴旭亭王晓红婚礼贺联 88
(七) 刘可林君婚礼回文联 88
(八) 挽陶葆楷先生联 89
(九) 赠孔伯伯联 89
(十) 教授与护士喜结良缘贺联 90
(十一) 龙安酒店开业联 90
(十二) 红阳守东婚礼贺联 91
(十三) 自题中房天润总经理室联 91
(十四) 唐凌君生日贺联 92
(十五) 李强生日贺联 92
(十六) 贺中秋联 93
(十七) 陈海宏生日贺联 93
(十八) 零五新年短信贺联 94
(十九) 一月十七日挽联 94
(二十) 零五春节短信贺联 95
(二十一) 题“冷香鸭”餐厅联 95
(二十二) 离别七日写给爸爸 96
(二十三) 为《美术内参》创刊撰联 96
(二十四) 农历十五新婚贺联 97
(二十五) 金婚贺联 97
(二十六) 题赠风仪坊 98
(二十七) 保国弟大婚联 98
(二十八) 邵叔生日集句贺联 99
(二十九)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命题对联 99
(三十) 题高桥陈醋联 100
(三十一) 王力光黄娟新婚贺联 100
(三十二) 为张苏粤胎毛笔题联 101
(三十三) 为巴马长寿村题联 101
(三十四) 单雨梁蓉新婚联 102
第三部分 古体诗一百四十三首
(一)十二岁——十六岁
(中学部分)
四季咏 107
春节 108
忆江南 春 109
忆江南 秋 110
人生 111
中秋悼友 112
电影《苦果》观后 113
自省 114
雨后初晴 115
题画 116
新年随感 117
诉衷情 贺女排首夺世界冠军 118
晨读 119
临别 120
(二)十六岁——二十岁
(大学部分)
入京求学 123
颐和园 124
学堂歪诗 125
荒岛义务劳动 126
周末登香山 127
思乡 128
申办亚运成功 129
郊外早春 130
游密云水库 131
登北海白塔 132
春望 133
作业打油诗 134
渔歌子 登八达岭 135
夏夜 136
登鹫峰抒怀 137
寒假记事二首 138
贺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139
偷闲 140
小舟无赖 141
校园漫步 142
登泰山 143
咏月 144
百花山 145
烟台小驻 146
清韵 147
颐和园杂感 148
(三) 二十岁以后
夏日 151
闾山游 152
乡村踏雪 153
即席诗 154
渤海踏浪 155
登井冈山 156
游三峡大坝 157
题麻将陈列馆 158
戏题欧洲杯 159
青海湖 160
虞美人 登瑞士铁力士雪山 161
登山东蓬莱阁 162
和海云虎门怀古 163
南宁青秀山 164
印象刘三姐 165
漓江 166
答小贺江上凭阑诗 167
赠陈端喜砚并附诗一首 168
感连战大陆行 169
灯火黄浦江 170
和材林原韵启功先生千古 171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172
和林先卧佛山庄诗 173
和赵鹏兄水茶歌 174
云岗石窟 175
长白山天池 176
随口赠诗 177
夜游两江四湖 178
答媛春兄中秋寄诗 179
南非行 180
好望角观海 181
中青企协成立二十年抒怀 182
圣诞童谣 183
新春兄弟酒会 184
和庆江弟云南印象诗 185
题中山路夜市 186
重登五台山 187
京东大峡谷 188
鹊桥仙 七夕 189
秀山听乐 190
回望古滇国 191
丽江古城 192
梧州行 193
丙戌中秋寄诗 194
游武鸣伊岭岩 195
北海银滩有感 196
重庆印象 197
题大足石刻 198
题广西奇石三首 199
三娘湾海豚 202
零六岁末杂感 203
普陀山拜观音 204
百色品茶 205
仇柳红生日贺诗 206
青云直上 207
马六甲 208
刘三姐故居 209
覃晏康十岁 210
六一赠诗 211
题贺远风水 212
黄姚古镇 213
登圣堂山 214
大明山游记 215
立秋遥寄 216
刘公岛 217
题花山壁画 218
游花山戏赠福桐 219
灵渠怀古 220
龙脊梯田 221
南昆山绝句 222
十万大山行 223
雨中寻访钦州古窑 224
零八新年有感 225
元宵节感言 226
咏玉 227
灾后重上大明山 228
题琼海玉蟾宫 229
游天涯海角 230
举酒同贺 231
国哀 232
亲历灾区四首 233
风入松 端午 237
兴科十周年 238
宿大明山 239
清晨送龙文出山 240
雨中游桂林王城 241
中秋感怀 242
西藏印象六首 243
题金鞭溪 249
戏说二零零八 250
牛年贺词 251
诗魂——海子二十周年祭 252
寄语印刷人 253
地震周年三首 254
第四部分 日记摘抄四十六则
厚味 259
看书与读书 259
合伙制 260
曾国藩 260
实业救国 261
鲁迅 262
飞牛 263
歌剧 263
广岛运动会 264
军史 264
文祸 265
清华情结 265
海南文化 266
武侠书 266
好书与良友 267
英雄知己 267
思想工作 267
学生代沟 268
朋友 269
学者 269
新加坡 270
佐川急便 271
力行第一 271
快节奏生活 272
下属与朋友 272
入关失败 273
“三线”工程 273
渣滓洞 274
公司与公私 275
戏说历史 275
有朋自远方 276
周恩来 276
与朋友吃饭 278
林彪 279
文化人 279
蓝色 280
勇气 280
棱角 281
清明节 282
传媒时代 282
个性 283
贪官与蚊子 283
启蒙者 284
国力与权力 285
皇权 285
政治文人 286
第五部分 散文四篇
从“秋高气爽”谈起 291
千禧随笔 295
SARS启示录 303
一九八二 行者如歌 314
附:本书评论三篇
红尘纵使能蔽日,总有心灵一片天(孙绍先) 319
一种新的精神图谱(沉睡) 327
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字(斗垣) 333
……
序言 认识云柯已经二十年了,他是清华工科博士,因家学渊源同时也是一位校园诗人。平时由于爱好相近,我们之间多有唱和,但这次看了云柯从十二岁起一直到最近所写的部分诗词、对联以及文章,还是折服于他的才气。
古人讲:文如其人,诗以言志。云柯平时为人豪爽重义气,他在对联中写道:“有情有义皆为知己,无怨无悔便是英雄。”“灯火万家谁忧乐,春风好友此关情。”我们多年的挚友吴兴科英年早逝,云柯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哀诗《你悄悄的走了》,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至今读来仍然被深深感动。云柯爱憎分明,对民间疾苦,有着赤子之心。汶川5.12大地震后,他亲赴四川灾区救援,写了大量反映灾区情况的诗,其中“只见砖瓦不见村,不悲不喜不言人。”“忍看双亲哭独子,怒寻官舍比学楼”。读来令人十分震撼。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无情鞭挞。
云柯文集中的主要作品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风云激荡的三十年中写成的,这也正是他从求学京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学生时代,到经受政治风雨洗礼后又融入社会,弄潮商海的时期。他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期相当大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文集中我们既看到了他“黄龙何日飞极顶,四海同吟大风歌”的豪情壮志,也看到了他“登望有情愁春事,请缨无力日闻鸡”的惆怅心情,以及他“寒冷的月潮从湖面上涨起,漫过所有编制童话的山林”中的伤痛。
云柯在日记和文章中还记述了国家、社会经历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在谈到清华的政治思想工作时,他说:“政治思想工作的任务应不仅是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水平,清华毕业生应当在个人的修养品行上成为社会上优秀的人,诸如诚信、乐群、正直、礼貌、勤奋、严谨、踏实、宽容、乐观等。”这样的真知灼见,在文中还有许多。在SARS的反思中,他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推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车轮低头前进,忽视了经济建设掩盖的政治伦理和精神家园的缺失,金钱和财富的重要压抑了社会责任、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当前国家正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加快实施民生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人文关怀,而云柯在六年前就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凸显了他的远见卓识和不人云亦云,独立见解的智慧和勇气。
云柯文笔清健、机智幽默,诗词、对联都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近几年创作的大量古体诗词,无论在艺术性上还是在思想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诗句,如“尘外人家何处寻,一篙碧水两岸春。”“茶娘如画夜如水,岁月沉浮一品香”。唯美的诗句不禁令人击节赞叹。又如“笑卧桃园观秦汉,渔樵诗酒自封侯。”“一尺素心何处寄,山中岁月海中天。”可谓情怀高洁,意韵深远。云柯诗词中既有大气磅礴的“高峡一镜乾坤小,长流万古大江宽”的苏辛之风,又有“翠色深时生水烟”的柳永婉约,快炙人口的诗句比比皆是,对于喜爱古诗词的初学者来说,欣赏云柯的诗词不但是美的享受,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他的第一本文集《三杯淡酒一壶茶》,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与他共品人生的清茶淡酒,多多益善。
陈海云
二○○九年三月于广州天
文摘 第一部分 新体诗三十四首
雪像 1986.3.18清花园春雪
春天的眼睛在深深地凝视着
沉重的云层不敢游荡
冷暖堆积的天幕如不堪负重的沉默
坍塌了
化作一场细碎的春雪
在干渴的国度里
纷纷扬扬
无数的爱啜泣着扑向大地
空气颤抖着
祖先的血液在鼓荡
在天和地丰实的蕴藏里
洁白的帆
挂满了整个视线
合着泪水
合着无声的歌唱
向空的天际
缓缓起航
在痛彻的希望笼罩下
树的喧闹也凝成了冰霜
不再有风沙中的哀怨
不再有星空下的彷徨
在阳光的检阅里
在未来翻开的历史中
庄严地
排成一代人
棱角分明的雕像
纪念碑就在眼前(节选)
(一)
纪念碑
就在眼前
杨柳的枝叶不能摇摆
风
再也吹不动我的视线
空间已经凝固
只有巨大的纪念碑
耸立在眼前
面对天安门
在五千年人类文明的背影中
在高悬的太阳下
昂首站立
像一副民族的骨骼
完美
庄严
没有泪水
没有语言
只扎起一朵小小的纸花
扎起苍白的岁月
将活着的一切
都垂放在死者的墓碑下
祭奠
给你 微笑的女孩 1990.3
给你
微笑的女孩
将三月发芽的牧笛上
那片透明的天空给你
将年轮羞涩的珍藏中
那杯沉醉的香槟给你
给你
苹果树上清新的鸽哨
还有那些云朵的故事
摇曳淡淡的遐想
给你
微笑的女孩
为了那个忙乱的中午
你娇然绽开的微笑
淹没了苍白的空间
所有精美的沉重
都在你百合花的欢颜里
纸鸢般飞翔
给你
微笑的女孩
为了那个欢快的周末
你如水的笑靥
如一只轻盈的小船
将天鹅湖的舞曲
载进我荒凉的时光
给你
微笑的女孩
将这初春早晨融融的阳光给你
将那星空子夜深深的祝福给你
即使相逢的时节
我们没有名字
明天的太阳
也不再遥远
在你微笑着醒来的每一个清晨
都会有闪亮的露珠
和紫色的葡萄
缀满你明净的门窗
每一个清晨
有你火红的微笑
有我蓝色的诗行
告别武汉 1996秋
其实登楼的地方
神仙与黄鹤不是风景
大江东去
所有的英雄都会折戢
或许岁月沉浮
重逢苍老成传说
仍然有凡人的真挚
穿越世纪的洪荒
成为方舟中珍贵的记忆
在每一个苹果丰收的季节
牵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