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19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ISBN:7532356086
条形码:9787532356089
版本:第3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家庭生活必备
内容简介 《家庭医学全书》第3版保持原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再一次体现“全、精、新、普”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反映家庭性和实用性,《家庭医学全书》对内容作了一些必要的删节和精简,但突出了符合医学发展趋势和近代临床诊治的新内容,增添了家庭急救、就医指南、医疗保险、自我保健和家庭用药等章节。全书分卫生保健篇、医学常识篇、常见疾病防治篇、中医中药篇和急救与康复篇。内容详尽,深入浅出,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卫生和医疗科普知识,是第五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益师良友。《家庭医学全书》对从事于基层医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家庭医学全书(第3版)》:家庭生活必备
目录
卫生保健篇
1.优生
恋爱与优生
结婚与优生
妊娠与优生
计划生育
避孕
绝育
2.婴幼儿保健
新生儿护理
早产儿护理
婴幼儿护理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辅助食品的添加
幼儿喂养
小儿生长发育
早期教育
独生子女教育
德育教育
预防接种
3.儿童少年保健
生理特点与保健
心理发育与教育
青春期特点与保健
性知识教育与性早熟
学习与记忆
体育与休息
预防近视眼
4.职业人群保健
职业环境中的物理性危害
因素
职业环境中的化学性危害
因素
职业活动中的社会心理不
良因素
职业因素与人体衰老
职业病与职业有关疾病
生活习惯与职业
职业妇女保健
职业活动中的个人劳动防护
用具
5.孕产妇保健
孕期保健
产时保健
产时卫生
产后保健
哺乳期保健
6.更年期和老年人保健
更年期保健
老年人的体质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老年人的精神卫生
老年人的营养和饮食要求
老年人的体育活动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问题
7.促进健康
不吸烟
限制饮酒
不滥用药物
营养素合理摄取
膳食合理调配
良好的饮食习惯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体育锻炼
消除精神紧张
8.保护健康
消毒
除害
机动车尾气的危害和
预防
如何选择优质饮用水
室内装潢物品卫生问题
空调病预防
家用化学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
医学常识篇
9.人体的解剖生理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化学组成
运动系统
皮肤
血液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代谢与体温
泌尿系统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小儿与老人的解剖生理
特点
10.疾病的基础知识
疾病的原因
微生物与疾病
寄生虫与疾病
免疫与疾病
遗传与疾病
循环障碍
炎症
再生和愈合
肿瘤
11.家庭护理常识及技能
居室环境
家庭病床设置
卫生常识
头发护理
口腔护理
饮食护理
皮肤护理
褥疮预防与护理
排泄护理
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
功能锻炼
冷热敷法
体温测量法
脉搏测量法
呼吸测量法
血压测量法
氧气吸入法
一般消毒隔离法
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家庭
护理
心脏疾病的护理
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的
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瘸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
骨科疾病的护理
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
血管外科疾病的护理
肿瘤疾病的护理
精神科疾病的护理
妇科疾病的护理
12.医学检查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验
尿液检查
粪便检查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痰检查
脑脊液检查
胃液和十二指肠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性质检验
血清学检查
血型和配血
X线检查
造影检查
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
摄影
磁共振成象
超声波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向量图检查
心音图检查
心导管检查
肺功能测定
放射性核素检查
13.诊疗技术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
青霉素过敏试验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胸腔穿刺
腹腔穿刺
肝脏穿刺
心包穿刺
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
腰椎穿刺
关节穿刺
淋巴结穿刺和活检
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
胃肠减压
静脉切开
静脉压测定
压脉带试验
活组织检查
肛门、直肠检查
灌肠
排气
封闭疗法
蒸汽吸入
氧气吸入
鼻饲
洗胃
导尿
简易热敷
简易冷敷
换药
胸膜腔闭合引流
辅助呼吸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
检查
腹腔镜检查
14.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
消化系统常用药物
泌尿系统常用药物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常用
药物
神经系统常用药物
抗感染药
维生素类药物
解热止痛药
镇痛药
抗变态反应药物
抗肿瘤药
妇产科常用药物
眼、耳鼻咽喉科常用药
皮肤科外用药物
常见疾病防治篇
15.内科常见症状
发热
头痛
惊厥
晕厥
昏迷
休克
淋巴结肿大
皮下出血
水肿
咳嗽和咳痰
胸痛
呼吸困难
心悸
咯血
紫绀
恶心呕吐
咽下困难
呃逆
腹痛
腹块
肝肿大
脾肿大
腹水
黄疸
腹泻
便秘
呕血、黑粪和便血
16.传染病的寄生虫病
17.呼吸系统疾病
18.循环系统疾病
19.消化系统疾病
20.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21.内分泌、代谢、营养和肾脏疾病
22.理化因素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23.普外科疾病
24.骨科疾病
25.泌尿外科疾病
26.胸腔外科疾病
27.妇产科疾病
28.儿科疾病
29.神经系统疾病
30.精神心理疾病
31.皮肤、性病科疾病
32.眼科疾病
33.耳鼻咽喉科疾病
34.口腔科疾病
35.肿瘤科疾病
中医中药篇
36.中医基础理论
37.病因
38.诊断方法
39.辨证论治
40.中药
41.方剂
42.食疗
43.中医内科疾病
44.中医外科疾病
45.中医妇科疾病
46.中医儿科疾病
47.中医眼科疾病
48.中医喉科疾病
49.中医肿瘤科疾病
50.针灸诸法
急救与康复篇
51.急救
52.康复
53.饮食治疗
附录
……
序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了。人们都自觉、自然地关心环境因素、自我保健、医疗保险等问题;的确,人们已将抵御疾病、诊治疾病、延年益寿等领域中的知识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内容。因此,努力普及卫生及医学知识,特别是涉及每个家庭、每位患者个人方面的知识已是当今新世纪来临之际成为“热点”的事业了。无疑,《家庭医学全书》在数十次印刷后进行新版修订,实为一件拍手叫绝的大好事。
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再次组织各科名医、教授对该书进行修订,编委在认真调研和分析之后,统一了“修订原则”,即在努力保持原书医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加强本书的家庭性和实用性。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修订有时会比首次编写要困难得多;因为必须要删除部分旧内容,更要增加一定的新内容;尤其在不增加篇幅的情况下,确有一定难度。幸而,该书修订后,内容详尽,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可喜可贺!我相信,《家庭医学全书》新版将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文摘 插图:

配方奶粉是根据配方改变牛乳成分,使其营养素含量更适合人体营养的需要,再制成奶粉称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是减少牛乳中酪蛋白以降低总蛋白质,减轻肾负荷,增加婴儿需要的氨基牛磺酸和乳清蛋白,调整牛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以植物油替代部分牛乳脂肪,增加牛乳中不足的乙型乳糖、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维生素A和D等,并减少某些矿物质,如钙、磷,并调整其比例,使其营养成分接近母乳,所以又称母乳化奶粉。早产儿消化代谢和肾排泄功能更差,要求配方乳中总蛋白更低,乳清蛋白之比略高,成为早产儿配方乳,对较大婴儿(5~12个月)总蛋白质和氨基牛磺酸需适当增加,制成助长奶粉,所以配方奶粉品种较多,其营养适合各婴儿营养需要,是人工喂养首选的代乳品。
特殊配方乳是为某一特殊疾病小儿用的配方乳,如无或低乳糖配方乳,用于喂养乳糖酶低下的小儿,无或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喂养苯丙酮尿症的小儿等。
酸牛乳以在鲜牛乳中加入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的乳品为宜,酸乳能使牛乳凝块变细变小,并使胃内容物酸性增高,从而促进消化酶作用,所以较易消化,适用于消化力弱及腹泻小儿,酸乳所含营养成分与鲜牛乳相似,可以作为代乳品,但酸乳饮用时不再加热,只能用冷的或将奶瓶用热水略温。
其他动物乳山区、牧区农民可自养母羊,羊乳消毒后喂哺婴儿,亦很便利,但羊乳中叶酸和维生素B1,含量少,长期喂养可发生大细胞贫血。因此,用羊乳喂养婴儿时,必须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马乳、驴乳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只适于消化功能差的婴儿暂时喂养。
豆浆用0.5千克黄豆磨成4千克豆浆,加适量糖,但必须煮熟煮透。黄豆蛋白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缺乳地区,亦可作代乳品,但对婴儿消化吸收较乳类差,最好2个月后的小儿食用或搭配用。
豆奶是以黄豆为基质的配方乳,对牛乳过敏的婴儿可用豆奶代替。但也有个别小儿对黄豆也过敏。豆奶也适用于喂养乳糖酶低下的小儿。
豆代乳粉在米粉或面粉内加入适量去皮灭酶处理过的黄豆粉、植物油、蛋黄粉和钙、磷等制成,在缺乳品或乳制品地区也可作为代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