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11373599
条形码:97878113735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生态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筚路蓝缕启山林:中外著名教育家业绩及思想述评》内容简介:要想成为教育家,必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一个教师在成为教育家之后,如果不注重学习,其教育家的品质就会褪色。良好的教师学习可以改善教师实践,并在其中养成教师实践智慧。一是教师学习使教师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教师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获取,掌握一些先前没有的知识或技能,更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参与。通过参与,教师不仅知道了自己实践的问题,而且也知道了先前应对方式的利弊;也知道了别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自己又是如何迁移的;也知道了专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自己又是如何与专家交换意见的。这样,教师面对问题时就会自信得多。二是教师学习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是同步的。教师学习不是盲目地吸取别人的思想或观点,而是一种主动阅读、聆听和反思的过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学习是为了实践得更好,实践为学习提供了素材和机会,二者互为前提。教师学习如此重要,但关于教师学习的研究,却一直落后于教师学习的实践。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师学习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提出来加以研究,以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教师学习。
教育家既包括教育思想家,也包括教育实践家,或者集两者于一身。以此衡量,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有一大批教育家。他们主要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一线,兢兢业业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仅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洞悉教育规律,精通教育业务,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理论成果,用于指导自身的工作实践,并为丰富和深化教育理论作出了贡献。他们或者是学校的校长、管理人员,或者是一线的优秀教师,或者是在为教育服务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育新闻传播以及教育管理等机构工作的人员。他们是支撑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是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敬佩爱戴的师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编辑推荐 《筚路蓝缕启山林:中外著名教育家业绩及思想述评》:教育生态研究丛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中国教育家
开篇引言
孔子及其儒家教育思想
孟子及其性善论基础上的教育思想
苟子及其学无止境的教育思想
韩愈及其重师道的教育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教育思想
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
容闳与留学生事业
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
严复及其西学观
蔡元培及其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张伯苓及其兼顾德智体的教育思想
王国维及其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陈嘉庚及其师资建设管理思想
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徐特立及其革命教育思想
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思想
陶行知及其乡村教育思想
梅贻琦及其通才教育思想
陈鹤琴及其幼儿教育思想
陈望道及其倡导建立优良学风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及其语文教学中的国民教育观
吴贻芳及其“厚生”教育思想
斯霞及其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李吉林及其情境教学
窦桂梅及其教师专业发展观
第二篇 外国教育家
开篇引言
昆体良及其教学艺术思想
夸美纽斯及其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思想
洛克及其绅士教育思想
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
乌申斯基及其古典教育思想
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及蒙台梭利教育法
马卡连柯及其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
凯洛夫及其马列主义教育思想
皮亚杰及其发生认知论
布鲁纳及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赞科夫及其新教学论体系
加德纳及其多元智能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教育家是指从事教育工作并在教书育人、教育研究工作中有较深的造诣或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教育家既包括教育思想家,也包括教育实践家,或者集两者于一身。我们研究教育生态,有必要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他们在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科技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研究教育家,是希望能产生更多的教育家。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先后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和“提倡教育家办学”。呼唤教育家的产生,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21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着更多领军人物的涌现。引领校长走进教育家的殿堂,让校长成为教育家,无疑是时代的要求。
一流的教育家,必立宏伟之志,建显赫之功,作传世之言,树崇高之德。
成为教育家不是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的学生能个个成才,人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的结果,不是自封的,是作出成绩以后被社会所广泛承认的。
要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就需要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外部环境。不可否认,狭隘功利主义的羁绊,使得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浮躁的风气,校长们静不下心来思考教育、学习理论,整天忙忙碌碌,不仅无暇总结自己的实践进行提升,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思想。显然,在这种状态下,是无法引领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因此,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要给校长多一份理解,让他们保持一种自己的思想和办学的个性;给校长多一份支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去思考;给校长多一份宽容,允许他们去探索,甚至失败。
文摘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因此只要自己自觉体认,积极思考,便会获得知识德性,即所谓“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也只有这种自觉探求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强调知识德性的内烁内求,重视独立思考的作用,发挥教为诱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原则。
(2)因材施教与坚持标准。孟子认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和学习态度、条件等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总之,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同时提出教学必须坚持一定的标准,对因材施教思想作了必要的补充。孟子举例说,羿教人射箭一定把弓张满,学者也必须学着张满弓,张满弓是射箭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能干的工匠教人学艺,一定要用规矩,学者也必须学会用规矩,因为无规矩方圆便失去了标准。“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尽心上》)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坚持统一要求与标准,“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3)循序渐进与专心有恒。孟子以流水为喻,生动地阐发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思想。“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必须反对急躁等,因为“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同时,孟子讲循序渐进,还有不舍昼夜、持之以恒的意思。他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尽心下》)因此,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还必须反对“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后记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经济浪潮、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越来越凸显,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现代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集中体现。2007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用前所未有的篇幅报告政府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政府在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表达了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了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呼吁坚持“教育家办学”,这是中央政府也是当代杰出政治家黄钟大吕般的热情呼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在重视内涵建设、坚持科学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而教育家办学办教育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怀着对教育家的崇敬,近几年来对中外教育家的生平、业绩、思想进行了研究,早就有写一本研究教育家业绩和教育思想的书的愿望。2007年7月到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工作以后,我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一些讲座,其中就有介绍教育家业绩和教育思想的讲座,看到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认真记录的神态,我下定决心,要加快研究的步伐,尽快为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提供一本相对完整的研究教育家业绩和教育思想的书,以期望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出现更多的教育家。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很多,但限于篇幅,只选了有一定代表性的40位教育家进行研究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