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
页码:2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807394188/9787807394181
条形码:97878073941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泓露沛霖
内容简介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讲述了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编辑推荐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编辑推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善用心理博弈,使我们变得更加圆融练达,更加左右逢源,更加光彩四射,更加叱咤风云。
防不胜防的心理陷阱——小心自己落入别人的“圈套”
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不知不觉你就会受到影响
不可小觑的心理暗示——对人对已都有效的心理操纵术
自我保护的心理防线——避免被人伤害的心理防身术
神奇有效的心理战术——左右对方情绪和行为的攻心术
影响广泛的心理定律——成败只在于心灵的一次抉择
捕捉人心的心理透视——帮助你发现别人的心理秘密
有效深刻的心理影响——谁都有身不由已的时候
危险重重的心理误区——不要让错误的认识耽误自己
难以避免的心理较量——用智慧取得人生对弈的胜利
谁都会做的心理狡辩——人际博弈中的,心灵推脱
练达人生的心理智慧——帮你战胜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目录
第一章 防不胜防的心理陷阱——小心自己落入别人的“圈套”
1.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2.为什么别人的红包更诱人
3.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对着干
4.为什么人越多于活效率却越低
5.为什么我们会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匿
6.为什么女性都喜欢穿离跟鞋
7.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
8.为什么“一俊”能够遮“百丑”
9.为什么人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事件
第二章 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不知不觉你就会受到影响
1.为什么受人关注就会表现很积极
2.为什么有时候习惯会让人变得麻木
3.为什么我们会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
4.为什么有些报酬反而会抵消人们的积极性
5.为什么在关键场合我们往往会发挥失常
6.为什么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
7.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别人
8.为什么成功的越成功,失败的越失败
9.为什么情绪发泄会使内心归于平静
第三章 不可小觑的心理暗示——对人对已都有效的心理操纵术
1.不经意间你就会被别人操纵
2.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3.正确地给自己贴标签
4.为什么我们会轻易听信流言
5.假装快乐就会使自己真的快乐
6.为什么水可以洗去心中的罪恶
7.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8.成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第四章 自我保护的心理防线——避免被人伤害的心理防身术
1.转移目标,获得心理补偿
2.自我暴露,更好地保护自己
3.别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4.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保护
5.适当地对自己进行善意的欺骗
6.相似的人更容易赢得彼此的好感
7.与外界交流能够使我们获得满足
8.恋爱被干涉之后的心理联防
9.说脏话让我们更痛快的心理解释
第五章 神奇有效的心理战术——左右对方情绪和行为的攻心术
1.以众敌寡,逐渐同化
2.利用时间的紧迫感扭转局面
3.制造强大的共同敌人,引起同仇敌忾
4.自我贬低,以退为进
5.制造共同体验,使其对你产生好感
6.制造别无他选的困境
7.相似的经历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
第六章 影响广泛的心理定律——成败只在于心灵的一次抉择
1.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随大流而去
2.让你“得寸”可以“进尺”的方法
3.是什么让你的感觉变得麻木
4.用新招吸引人们的好奇心
5.“说你行,你就行”是怎么回事
6.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
7.让自己达到全神贯注的境界
8.给别人留下一八好印象
9.不要总是把自己当做女王
第七章 捕捉人心的心理透视——帮助你发现别人的心理秘密
1.大千世界,人心各异
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人们为什么喜欢做白日梦
4.为什么你感觉社会不公平
5.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故意迟到
6.人们为什么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7.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
8.为什么老婆是人家的好
9.职业病背后的态度问题
10.生活中人们的权力欲望
第八章 有效深刻的心理影响——谁都有身不由已的时候
1.为什么有的人会嗜酒成性
2.为什么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
3.有他人在场对我们的影响
4.让你无法集中精力的衍射心理
5.我们对时间的不同感受
6.为什么貌美的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7.人为什么总爱钻牛角尖
8.为什么有了鸟笼就要再买只鸟
9.为什么此处无声胜有声
第九章 危险重重的心理误区——不要让错误的认识耽误自己
1.其实不是你真的不行
2.越想逃避,越逃避不了
3.何必让自己这样孤独
4.现有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5.嫉妒心理造成的悲剧
6.为什么你总是无法获得成功
7.狭隘让你的世界变得很小
8.过去的事为什么不让它过去呢
9.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10.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第十章 难以避免的心理较量——用智慧取得人生对弈的胜利
1.让别人屈服于自己的力量
2.让人们做出承诺并履行
3.因为难得而愈发珍贵
4.拿人家的不自觉就会手软
5.巧妙让步.以退为进
6.产生动机才会采取行动
7.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8.用增减法影响人们的心理
第十一章 谁都会做的心理狡辩——人际博弈中的,心灵推脱
1.为什么我们总是将责任归咎于别人
2.为什么我们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为什么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借口
4.为什么选择越多我们反而无所适从
5.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存侥幸
6.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发牢骚
7.一块石头为什么可以卖到天价
8.同样的钱为什么感觉不同
9.为什么我们喜欢倾吐苦水
第十二章 练达人生的心理智慧——帮你战胜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1.发财的都是些有心人
2.真正的冒险不是赌运气
3.既有安全感又要有危机感
4.人际交往需要“心理气泡”
5.有时我们需要夹着尾巴做人
6.做乌龟胜过做刺猬
7.甘做老二并不是什么坏事
8.生活需要恬淡的心态
9.别把别人当成自己的镜子
……
序言 让心理学成为影响别人的武器
心理代表的是人类的内在世界,而人类的内在世界是变化多端的,波谲云诡、难以把握。于是,人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研究心理,并建立了一门学问叫做心理学。那么,我们去学习心理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学习心理学,探求人们的心理秘密,其实最根本的不是为了了解这些知识,而是为了通过对心理的探索,能够看穿心理诡计,善用心理博弈,把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变成我们可以影响别人的武器。因此,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的学问。我们不但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运用,以此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惑,达到改变自己、影响别人的目的,使我们变得更加圆融练达,更加左右逢源,更加光彩四射,更加叱咤风云。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诱惑,一时失去理智,掉进了别人为你设置的心理陷阱之中。在心理的博弈中,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来分析和看待事物,善于看到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才能够顺利避开雷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受到很多心理效应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善于利用其积极影响的一面,才能对人们的言行产生促进作用,使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心理优势,并有效地影响别人的心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和便捷。
当我们的一些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当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处于一种失落、压抑、痛苦的状态。建立起自身的心理防线,才能把痛苦和忧伤挡在外面,使我们的心理保持平衡。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处理的事情和局面,例如,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进退两难;引起了别人的情绪而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心理战术,巧妙地左右对方的情绪和行为,引导其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从而化解尴尬的场面,解除自身的危机,赢得既有的利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要拥有为人处世的心理智慧。有智慧,才能应对一切挑战;有智慧,才能融通人际关系;有智慧,才能在稳健中不断进步。人的心理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们要学会将它挖掘出来,为自己所用。
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毛泽东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如何才能在这场人生博弈中取得胜利,那就需要我们善用心理策略和技巧,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对对方心理的控制和影响,让其心甘情愿地顺服于自己,取得这场心理较量的胜利。
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文摘 8 为什么“一俊”能够遮“百丑”
某女看上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被他英俊的外貌所迷住。她发现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智慧、果断的魅力,她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值得依靠的好青年,于是苦苦向他示爱。最后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她这才发现原来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此人的品行极为恶劣,是个只懂得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的恶棍。此时,这位女子才猛然醒悟。当初她把他的一切都看得太完美了,一叶障目,只看到了他一点点的好,就以偏概全,以为他是个十足的好青年,结果却害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往往很难发现对方的缺点,而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她)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即使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自己也会觉得无所谓,这就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它指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在这种心理效应的作用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晕轮效应会使我们把一个人的优点或者缺点变为光圈不断扩大,因此,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很难感觉到他缺点的存在;而当你对某人有成见时,就很难看到他的优点而觉得他一无是处。这种心理效应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它总是使我们一叶障目,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俊”,就是晕轮效应的生动表现。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作为大文豪的他也曾经因为晕轮效应的作用而使自己吃了很大苦头。年轻的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娜坦丽有着非常美丽的容貌,这不禁让普希金觉得这个女人同时也是浪漫的、优雅的、善解人意的,他觉得与她生活在一起一定是最幸福的。
在普希金的追求下,她们结婚了。而结婚以后,普希金却发现娜坦丽与自己完全是志不同道不合的。每次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一起玩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了自己的创作,把自己搞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了娜坦丽而与别人决斗,最终死于非命。
在普希金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