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

发布时间: 2010-04-24 03:06:28 作者:

 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38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36047355
条形码:97875360473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刀锋文丛

内容简介 《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在结构上涵盖了2000年来中国新音乐的小历史、现场佐证和亚文化研究等方面,不为两全其美,而是追求立体、打破学术与现场的界限。在新音乐及其文化日益成为青年和文艺爱好者关注目标的今天,这大约是这个领域性一的、也是以强烈风格为特点的成果。在中国摇滚乐,尤其是地下摇滚逐渐获得合法性的今天,它的呈现仍然有赖于亲历的、田野的,甚至是口述的风格;伴随着从“摇滚”到“新音乐”再到“独立音乐”的名词演变过程,这些文字的存在,和这个正在发生的历史一样激动人心。
作者简介 颜峻,诗人,乐评人,独立策展人,亚文化研究和建设者,声音爱好者。1973年生于兰州,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Sub Jam(铁托)和观音(KwanYin Records)厂牌创办人。实验音乐/声音艺术系列活动“水陆观音”主持人。铁观音乐队组建者。
出版有《铁血摇滚》《北京新声》(合著)《内心的噪音》《燃烧的噪音》《地地下》《波西米亚中国》(合著)等文集;自印诗集若干;与fm3、武权、另外两位同志、顶楼的马戏团、窦唯等艺人合作发表现场录音若干……
主要演出:成都博客公社10城市巡演、Nuit Blanche(巴黎)、1000 Revolution Per Second(布鲁塞尔)、大山予国际艺术节(北京)、2pl音乐节(杭州)、“格根塔拉草原狂欢节”、中冒文化节(阿姆斯特丹)、街头巨响2006(吉隆坡)……
参与策划: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声音/音乐项目,迷笛音乐节及MINIMIDI小舞台、“脑天气”艺术展联合策展(台北)、奥林匹克森林公吲声音景观规划、都市发声(Sound an
编辑推荐 《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作者有“90年代以降中国另类文化的活标本”之称,这是他的第5本音乐文集,内容以文化研究和现场记录互补而成,既有research(研究),又有reach(深入接触)。全书在结构上涵盖了2000年来中国新音乐的小历史、现场佐证和亚文化研究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以文化研究和现场记录互补而成,既有research(研究),又有reach(深入接触)。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让我烂掉吧
被杂居的人
让我烂掉吧
……想要一个权利
超越反抗
噪音,或残破的身体
十二个女孩与东西方不败
土鳖的竞争力
垮掉的一代?垮掉的新一代
取消摇滚神话

第二辑 废话的语法
独立的盟约
废话的语法
节日
来电
民谣之灯
独立音乐史前史
十年
草莓的事业
2010年周游世界

第三辑 虚空的回忆
虚空的回忆
我是摸地雷的,但
我的2001
大汗淋漓的2002年
信息过载,或我在我的书房
在现场Sub Jam的2002年
在路上中国摇滚乐的2002年
一个人的2003年
2003年音乐大事记
2004年,我的十大
2004年音乐大事记、音乐名词列表
回到未来——2005中国新音乐展望

第四辑 出汗
在新青年的对面
我的高潮给了谁
电子艺术家的汇报演出
夜生活刚刚开始
独立舞曲和我的多巴胺
星星掉在我头上
最灵敏的声纳
北京声纳日记
山水嗓音地下摇滚
再也没人闹了
北京爵士潜流
北京锐舞
冰凉的啤酒,温暖的手套
……
文摘 书摘
再具体一点来看——
和那个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北京重金属风潮有关的,是90年代的外省摇
滚乐萌芽,和2002年以来全国性的重金属复兴运动。这两个现象,都和前者
一样形成了封闭而自足的、由乐手和其他城市游民构成的圈子,也都尊重古
典美学——完美的形式、复杂的技巧、流畅的旋律、身体和感官的炫耀;但
不同之处在于,北京重金属风潮看到了太多不恰当的希望,他们身边的外国
人、记者、文艺精英太热情,海外唱片公司关于一夜成名和重金收购的许诺
则更加令人亢奋,他们的衣着、享乐和音乐水准,都对外省同行构成了刺激
。而今天的重金属复兴,则没有当年外省一北京的对立,而且更朴实、更缺
乏商业可能——处境是相似的,但他们的死亡金属、歌特金属、黑金属等等
音乐,和当年的流行金属几乎是两回事。
外省的第一代摇滚乐手,多数是从崔健入门,然后才接受重金属,而且
资讯受阻,无法移植西方的全套摇滚乐文化符号。他们中的多数人出身底层
,保留着某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例如民族主义、大男人风格、欣赏暴力、江
湖情结、对文化既敬畏又抵制,但同时根据具体的环境,对任何约束都予以
无情的攻击、对任何被圈子公认落后的风气予以反击——比如说,在西安的
摇滚乐手歧视同性恋的时候,也许一位大家都认识的受尊重的同性恋者就会
改变咸阳摇滚圈集体的态度。我无法用数据来说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道德
的影响,但显然,摇滚乐手和他们的家人、朋友,并不像更富裕和有文化的
群体那样保守——在孩子留长头发、聚众喝酒这样的事情上,我见过无数暴
怒的父母,总的来说,中产的父母不会使用铁锹和皮带,但比例和顽固程度
却高得惊人。虽然这些乐手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亚文化,而且对重金属音
乐的态度也相当复杂,尤其是,他们对它过度炫耀、狂妄、消费性的一面多
少是抵触的,但无论如何,便于理解的爱情主题、人生困惑、婉转的旋律和
热情的技术表现,以及一边控诉社会一边呼唤真善美的方式,都很容易让人
想起英国宪章派诗歌,或者郭沫若。
P51-52
读书人网 >艺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