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560531007
条形码:97875605310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数字交换与通信网》论述了现代数字交换与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全书分为10章。第1章阐述现代程控数字交换与通信网的定义、术语、分类等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第2章介绍现代程控数字交换和通信网的理论基础——话务量理论。第3章介绍用户终端和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第4章介绍程控交换机中各类接口及接口电路的原理和实现技术,以及一些实用的专用集成电路等。第5章介绍数字交换网络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具体实现方法。第6章讨论通信网的信令系统。第7章介绍现代交换和通信网的其它相关知识,包括:路由规划、编号制度、计费系统等。第8至10章讨论交换机的存储程序控制,包括软硬件结构、开发工具、功能概述、呼叫处理和运行、管理与维护等。
《现代数字交换与通信网》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科院校电子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也适合于从事通信领域研究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参考。
编辑推荐 《现代数字交换与通信网》:“十一五”规划教材。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交换与电信网
1.1.1 交换的起源和定义
1.1.2 电话交换网
1.1.3 呼叫与信令
1.1.4 电信业务与ISDN
1.2 交换机的组成
1.2.1 交换网络
1.2.2 接口电路
1.2.3 控制系统
1.3 交换技术的发展
1.3.1 从模拟人工交换到数字程控交换
1.3.2 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
1.3.3 从传统交换到现代交换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 话务理论基础
2.1 话务量
2.2 服务等级
2.2.1 泊松分布
2.2.2 爱尔兰-B公式
2.2.3 爱尔兰-C公式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
3.1 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
3.2 电信网中常用的传输系统
3.2.1 2线传输系统
3.2.2 4线传输系统
3.2.3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
3.2.4 微波、卫星和光纤传输系统
3.3 电信网的同步
3.4 数字复接技术
3.4.1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3.4.2 同步数字体系sDH
3.5 用户终端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 交换机的接口电路
4.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接口
4.2 模拟用户接口电路
4.2.1 2线模拟接口Z
4.2.2 2线模拟接口电路的功能
4.2.3 2线模拟接口电路的实现
4.2.4 SLIC专用集成电路
4.2.5PCM编解码器专用集成电路
4.3 数字用户接口电路
4.3.1 数字用户接口电路的一般原理
4.3.2 几种常用的数字用户接口电路
4.4 用户模块
4.5数字中继接口电路
4.5.1 数字接口A
4.5.2 A接口电路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 交换网络
5.1 交换网络原理
5.1.1 交换网络的结构
5.1.2 集中与扩张
5.2 数字交换网络
5.2.1 数字时间交换器
5.2.2 集成单片时间交换器
5.2.3 数字空间交换器
5.2.4 多级数字交换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 信令系统
6.1 信令系统原理
6.1.1 信令的定义
6.1.2 信令的编码
6.1.3 信令的传输
6.2 终端信令
6.2.1 普通电话信令
6.2.2 程控电话信令
6.3 No.7信令系统(一)
6.3.1 系统结构概述
6.3.2 用户部分(UP)
6.3.3 消息传递部分(MTP)
6.3.4 信令传输
6.4 No.7信令系统(二)
6.4.1 增补后的No.7信令系统结构
6.4.2 SCCP的消息及作用
6.4.3 TCAP的原理和应用
6.4.4 ISDN用户部分(IsUP)
6.5No.7信令系统在交换机中的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 网络规划和管理
7.1 路由规划
7.1.1 路由设计
7.1.2 路由选择
7.2 编号制度
7.3 计费系统
7.3.1 通信设备的投资与回收
7.3.2 计费方法
7.3.3 计费系统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 存储程序控制
8.1 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8.1.1 基本结构
8.1.2 并行处理与多机控制
8.1.3 实际系统举例
8.2 软件生成技术
8.2.1 软件分类及生成工具
8.2.2 SDL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9章 呼叫处理
9.1 控制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
9.1.1 用户业务功能
9.1.2 OAM功能
9.1.3 PABX功能
9.2 呼叫信令的接收与发送
9.2.1 模拟监测信令的扫描与输入
9.2.2 MF信号解码
9.2.3 会议电话信号合成
9.3 呼叫处理过程
9.3.1 呼叫阶段的划分
9.3.2 本局呼叫处理过程
9.4 数据结构
9.4.1 用户接口数据
9.4.2 号码分析
9.4.3 路由及中继线路选择
9.4.4 接续链路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第10章 运行、管理与维护
10.1 命令解释程序与人机语言
10.2 系统运行、管理及操作
10.2.1 接口管理
10.2.2 用户权限管理
10.2.3 话务量管理
10.2.4 运行方式
10.3 维护与诊断
10.3.1 故障检测
10.3.2 故障诊断
10.3.3 故障排除
主要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 爱尔兰-B公式计算程序
部分习题答案
英文缩写词语表
……
序言 本书是以《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为基础,通过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适当修订而成。《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于1993年第一次出版,它较重视对交换机设计和具体实现的介绍,能较好地帮助读者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设计能力。该书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应广大读者,因此被不少高校选为通信专业本科生教材。该书在14年时间里,共发行近3万册,为我国培养通信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电话交换机已由过去采用模拟交换技术、只能提供单一话音业务的交换设备,发展成为以数字交换和存储程序控制为特征的、能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多种业务的通用性通信网组网设备。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有必要对《程控数字交换原理与应用》的内容和结构作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首先,本书将话务理论基础与交换网络分开,作为独立的一章来介绍;其次,增加用户终端和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在接口电路中删去了目前已较少使用的模拟中继接口电路,在信令系统中删去了相应的模拟局间信令,同时对原来的7号信令系统进行了扩充,增加了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综合业务用户部分ISUP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在存储程序控制中还增加了一种目前较流行的呼叫处理进程调度方法,以适应存储程序控制技术的发展。
本书除进行了以上修订外,基本保留了原书中的实际交换系统的例子、专业集成电路原理的介绍与应用,以及一些实用的曲线和图表,以供读者在实际工程中查用。并对原书各章习题修改补充。这些习题的目的不在于使读者获得某种普遍性的结论,而仅希望帮助读者理解和巩固正文中的内容。交换类著作中常采用大量的英文缩写词,这为初学者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本书末尾附有英文缩写词语表,供读者阅读正文时对照。
文摘 插图:

第10章 运行、管理与维护
10.3 维护与诊断
交换机在电信网中的位置决定了其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典型的要求是,在交换机40年的工作寿命期间,因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累积不得超过2小时。因此,大多数故障应能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仅对少数用户或个别业务产生影响,且应能在不影响全机工作的情况下修复。为达到上述要求,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维护与诊断系统必须能及时地发现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排除偶然出现的个别故障,防止积累造成系统服务等级的严重下降或系统停运。
故障可以来自软件或硬件。软件故障主要是设计、调试中未发现的隐患。因此,采用良好的软件开发工具(例如CHILL语言)可以有效地减少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才暴露出来的故障。软件设计故障通常是一次性的,在正确修复后不再出现。软件故障的另一个可能是偶尔造成的程序或数据区数据的丢失或误改动。这些问题可通过重新安装软件解决。
与软件故障相比,硬件故障是程控交换机中更常见的故障。电子元器件的老化、损坏是硬件故障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印刷电路板、接插头座、背板和连接线缆等都是易于出现故障的部件。显然,电子元器件的数目越多或接插点越多,则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越高。当然,故障概率还与元器件的可靠性及接插件、印刷电路板的质量有关。对于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一台30000线的交换机典型地平均每天损坏一块电路板。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中部分电路出故障时,系统其余部分仍能提供适当的服务,或是说,系统在发生局部故障时,其余部分仍能超负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