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01026362/9787101026368
条形码:97871010263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易学典籍选刊
内容简介 《周易》以象、辞含义理,以阴阳变易显示自然界和人世问万事万物的要义,精心体味其中“三昧”,让思维从事物表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周易》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经学高深的一门学问,也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为元人解《易》著作之一,其学本于程颐,常就卦体解释卦义,重点在阐释义理,有不少人生体验,文字简明,便于初学。
目录
序
前言
周易原旨
卷一
干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卷二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卷三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习坎
离
卷四
咸
恒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卷五
垢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卷六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卷七
系辞上
卷八
系辞下
说卦
序卦
杂卦
易源奥义
先天图
中天图
后天图
大定支 范图干 皇极根
八卦 四象 两仪
大横图右
大横图左
易源心法
画卦阳进阴退之例
附录
一、四库全书提要
二、进太子笺
三、易体用叙
后记
……
序言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数千年来,它以其深邃的哲学理论,高明的政治伦理思想、精妙的象数思维模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易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营建的文化殿堂,其理论原则、范畴概念、象数圆式,对于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易源奥羲和周易原旨是古代蒙古族学者撰着的学名著。作者保巴,生活在元代初年,自幼好学深思,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教养,学识渊博,思虑精深,以精研易学闻名于世,成为元朝皇族尊敬的学者,荣任太子太傅。他不是一位脱离现实的书斋学者,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曾任黄州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后迁太中大夫、尚书右丞。他在周易思想哺育下,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易学思想体系。
保旧的两部易学著作,从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四库全书特加着绿,在其总目提要中评论道:保旧易着根柢宋儒,阐发义理,无一字涉京、焦谶纬之说。这一评价颇为平实。周易原旨对易经和易传作了注释,受床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颐、朱熹易学思想影响,摒弃汉代京房、焦赣等人的周易象数学,承袭凋义理学派思想。保巴易学又舆空谈性理的程、朱理学不同,坚持经世致用学风。
文摘 文言日: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坤,静也,以动为主。臣道也,以君为主。又妻道也,以夫为主。纲常之正也。其静也翕,含万物也;其勤也用,而化光也。所以坤顺而当承天。若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坤道失矣。自然以叶韵,因叶韵而谐和,因和而达道。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君子体易而用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其君,子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日「履霜,坚冰至气盖言顺也。此体「初六气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气则不疑其所行也。此体六二,信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无十,地无一,所为代有终也。此体「苎三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日「括囊,无咎无誉气盖言谨也。上卦之下,下卦之上,其故当然。此体「八四」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此体「六五」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后记 本书的出版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一九九四年初夏,萧父先生将我点校的书稿推荐给中华书局,书局哲编室经过认真审阅,同意出版,并同意邀请萧父、唐明邦先生为此书作序。但是后来因为市场前景不看好,本书的出版工作被搁置下来。
二○○七年三月,我查到了书局的电话,得知书局已经搬迁,人事也几经变动。经过联系,本书的出版进程得以重新启动。在冯宝志先生与哲编室同志的努力下,本书得以在一年多的时间裹出版,这不能不说又是不幸中的一件幸事。
不要怨恨命运,不要卜问前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实性在其展开的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过去的一切,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