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状元妈妈教子53招

发布时间: 2010-04-25 03:46:54 作者:

 状元妈妈教子53招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210042784/9787210042785
条形码:97872100427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冯德全早教方案

内容简介 《状元妈妈教子53招》是一本值得很多普通家庭参考、学习的教子书。作者儿子王冬,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得法,1994年初中毕业时以沈阳市中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八高中,1997年高考时又带着辽宁省英语考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学毕业后到英国留学深造,回国后在某投资银行任职。
一个出生在工薪阶层普通家庭的孩子,先天智力并不出众,母亲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都不是太多,可为什么却能让他成长得如此出色呢?
作者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母亲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而父亲则更像是科任老师。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基础打好了再加上父母持续有效地关注与指导,孩子就会越长大越让父母省心,取得好成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 王东华,男,1963年6月生,安徽芜湖人。《发现母亲文库》总编,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
《新大学人》(40万字),为93深圳(中国)优秀文稿公开竞价首部成交著作。其政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1999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荣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其主编及编著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超薄学习》,2001年及2003年分别被选为全国妇联“世纪父母读书活动”和“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用书。由于其在母亲教育研究及普及方面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助西爱心大使”称号,2001年入选《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
冯德全,1935年1月生,浙江诸暨人。湖北冯德全儿童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国家计生委优生优育协会客座教授,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零岁方案”总设计师。长期从事儿童教育与研究工作,著有《神童之谜》《怎样培养早慧儿》《天才的摇篮》等近十种著作。其倾注大量心血设计完成的“0~6岁优教工程及实施方案”(简称“早教方案”),构建了全新而实用的早教理论体系。近30年来,作老讲学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达千余场次之多,听众近百万人次。由于其在早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当代早教之父”。
李丹,一位迎来人生金秋的女性,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高级统计师.资深社会经济调查专家。曾在辽宁北部贫困县农村插队六年.返城时只有初中学历,顽强自学,在儿子一岁半时她才考入高等学校。在政府统计局工作二十余年,当记者数年,最后投身社会经济及市场调研十余年。著述百余万字,调研报告、论文和新闻报道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著有《岁月流金》一书。
媒体推荐 这个方案我赞成,但关键是要实施下去,走进干家万户。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程思远
如果你们这项试验可以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它的意义决不比某一项巨大工程的意义小。
  ——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 于光远
我始终认为您的早教方案是一项人类重新认识自己婴幼儿期的科学工程。把人类的智力开发提前到零岁,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次突破。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王夫棠
冯德全早教方案是我国早期教育事业中的一项突破,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大飞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室主任 薛焕玉
冯德全教授为我们奉献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早期教育新理念,有了这套理论。所谓的“大教育体系”才真正完整而充实。
  ——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 陈建翔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冯教授的早教方案都比日本早教专家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更科学,更完整,更详细,而且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特别适合推荐给中国的准父母和年轻父母们。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刘亦婷之母 刘卫华
编辑推荐 《状元妈妈教子53招》:数百万人的超大型实验,成千上万例的成功典型,百余所的实验婴幼园,数百家海内外体的广泛关注,30年无人可匹的普及推广!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冯德全早教方案;哪里有出色的孩子,哪里就能看到冯德全早教方案的影子!
金杯银杯不如父母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孩子们的夸奖。
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婴幼儿早教品牌。
“零岁方案”总设计师冯德全主编。费孝通、程思远、于光远、钱学森等关心、指导并推荐。
目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程思远 推荐一
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于光远 推荐二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夫棠 推荐三
国家科委对本方案的评估推广报告 推荐四
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 推荐五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刘卫华 推荐六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 推荐七
出版说明 说明一
编者的话 说明二
培养孩子要毫不迟疑地从现在做起 自序
第一章 潜移默化靠传统
第1招 良好家风要继承
第2招 独子融入大家庭
第3招 母亲身教最重要
第4招 改掉毛病做父母
第5招 母子万里传书信
第6招 春节齐聚赛作文

第二章 品德教育贯始终
第7招 生来就要学做人
第8招 不给孩子买雪糕
第9招 莫给老师去送礼
第10招 男孩从小学大气
第11招 代代相传爱祖国

第三章 婴幼时期早启蒙
第12 招观察能力早培育
第13 招咿呀学语教造句
第14 招续讲故事猜谜语
第15招 学步摔倒自爬起
第16招 有问必答护好奇

第四章 游戏阅读益无穷
第17招 即兴涂鸦益心灵
第18招 久摆积木助聪明
第19招 数学思维玩中练
第20招 幼学围棋好处多
第21招 养个儿子是书痴

第五章 体育健身不放松
第22招 一家三口去爬山
第23招 一个小球迷
第24招 水里冰上去锻炼
第25招 乘风破浪海中行

第六章 面对强手敢竞争
第26招 小孩多跟大孩玩
第27招 我办竞赛激儿子
第28招 场场考验炼意志
第29招 迎接挑战不服输

第七章 从小自信我能行
第31招 适度夸奖劲更足
第32招 千万不要打孩子
第33招 保护童年未来梦
第34招 循序渐进奔目标

第八章 博闻强记基本功
第九章 自主学习有方法
第十章 父母教子有分工
附录 金秋岁月感悟多
……
序言 2008年早春,我不小心摔伤了肋骨。在养病期间。因为百无聊赖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岁月流金》。里面除了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之外,还写了几篇培养孩子的趣事。想不到一些朋友和同事看过之后.对教育孩子这部分兴趣很大,纷纷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让我就教育孩子问题单出一本书。 好友孙蒙的短信是这样写的:“……读后受益匪浅。从你和王哥的身上,也从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杰出’,真是敬佩不已。你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成功。说明你们已经具备了家庭教育家的素质,值得单出一本书,这样就可以把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传播给更多需要它的家庭。”
为什么朋友们对我培养孩子的几篇小文这么感兴趣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我的儿子王冬了。
王冬出生于1978年11月12日。他小的时候本来很平常。但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得法.1994年初中毕业时获得了沈阳市中考总分第一名。1997年,他又在高考时获得了辽宁省英语单科成绩第一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他曾到英国留学深造,现已学成回国。在一家挺好的投资银行工作…… 一晃孩子考大学的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们早已觉得孩子中考、高考这些事不必再提了.没想到朋友们还是那么想了解王冬成长的故事。想知道其中隐藏着什么家教“高招。”
文摘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冬冬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我们的家是一个正统而又温馨的大家庭。父亲母亲均已八十多岁高龄,相亲相爱。我们姐妹兄弟6人,最小的一位是小弟,其他5位为姐姐,现在连最小的小弟也四十多岁了,大家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到第三代就有了8个孩子。这8个孩子中,如今已有5人毕业于名牌或重点大学,仅北大毕业就有两人,还有两人在大学读本科。我的儿子冬冬就是这8个孩子中的一个。有这些孙子辈是我母亲最为自豪的事情。老妈常说:“家有万贯不如有个好孩子,咱家这几个孩子可是全家的传家宝贝。”
在自己的成长中,我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于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冬冬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父亲的正直向上、勤奋好学和坚韧不拔曾经是我们姐妹学习的榜样,也造就了我们同样的性格。母亲的热情善良、坚强勇敢和勤劳节俭也从小影响教育着我们。长期的家庭熏陶和父母的培养教育,让我们继承了父亲母亲的优良品质,学习、生活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扎实。
当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就有意识地注意到要把这一良好家风传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而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就要从每一家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刚出生的孩子做起。“对第三代所有的孩子都要负起责任”,这是全家人的共识,大家也都是这样做的。
因此,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培养孩子是全家上上下下最关注的事情,是头等大事。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大家聚到一起,讨论交流的都是孩子培养教育的问题。
姐姐是学教育的,也当了十几年老师,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她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这就为我们姐妹树立了教育孩子的榜样。
看到姐姐的小女儿聪明好学,四岁半就上学了,我自然很着急,对儿子的培养就抓得更紧了,于是经常向姐姐取经,而姐姐也经常面对面地对各家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这使我们姐妹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大家庭中。
后来姐姐又停薪留职开办了幼儿园,我和妹妹都曾把孩子送去进行智力开发和培养教育。每逢寒暑假,孩子们就会和父母一起齐聚姥姥家。这个时候,谁的学习如何、考试成绩怎样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考得好的孩子会得到表扬和奖励,考得不好的则会懊悔惭愧。于是小哥哥姐姐马上当上了他的小老师,开始为弟弟妹
……
后记 自从有了儿子以后,我就和儿子一起走上了一段新的人生里程。也可以说随着儿子的降生,我这个母亲也获得了新生。因为从生下儿子那一天起.我生活的意义和乐趣都变得和以往截然不同。从儿子呱呱落地,我们就开始了互为影响,互相激励的新生活。现在我和儿子已经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回首往事.我不但能看到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博学的男子汉的点滴足迹,也看到了我自己的人生因儿子而精彩,是他教我懂得了更要珍爱生命,珍惜人生。儿子初三(6)班全班同学赠送给他的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感谢你,王冬,你为我们送来了信心和力量,更送来意志和理想,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也要说:“感谢你,儿子,你使妈妈成为了一个最幸福的妈妈!”为人母亲,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虽然那幸福是用女人一生的心血和辛苦换得的,但是每一个母亲都不会后悔,虽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会表白诉说。为人母亲.使我从一个被人呵护、被人宠爱的女生,凤凰涅檠般地迅速成熟.变成会爱孩子也爱亲人的母亲。儿子.从你小小的生命在我的身体里微微动了一下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从自我的一个人变成了融合在—起的两个人。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