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创业投资在中国

发布时间: 2010-04-26 05:01:32 作者:

 创业投资在中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68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
ISBN:7504928909
条形码:97875049289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创业投资在中国》是从深圳创业投资公司员工发表于《创新》的论文中精选编辑而成的。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了创业投资的起源、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包括治理机制、投资机制和退出机制以及中国现实的具体结合;第二篇从中国创业投资的兴起开始,到深圳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再缩影到深圳创业投资公司的成长实录,较全面、立体地折射聚集出创业投资在中国的探索与发展;第三篇则介绍了创业投资本土化实践的经验与体会;最后,第四章全面展示了深圳创业投资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创新投资”特色之路。全书是深圳创业投资公司三年来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中国创业投资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记录了深圳创业投资公司三年来所走过的足迹,也可以说是创业投资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录
第一篇 创业投资的理论与机制
第一章 创业投资及其组织形式
走近美国VC
创业投资在台湾
走向综合发展的美国创业投资
孰优?孰劣?——创业投资基金的三种组织形式比较
谈谈创业投资委托管理的治理结构
浅谈创业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契约
有限责任制创业投资机构的内部制度设计
美国有限合伙制企业
第二章 创业投资的投资机制
从创业投资的缘起看其发展趋势
美国及台湾地区创业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综述
创业期项目的特征与质量评估
种子期项目的特征与质量评估
论创业投资之多轮融资
第三章 创业资本的退出机制
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与创业板
正本清源,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板之路
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比较分析
上海产权交易市场考察报告

第二篇 创业投资在中国的探索与发展
第一章 中国创业投资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要不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
对发展有中国特色创业投资的思考——在上海“高科技创业投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负面效应的研究
探索与困惑:谈谈我国创业投资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
危机误区策略——中国创业投资回顾与展望
浅析我国目前创投的基本矛盾
建立我国创业投资体系的十大问题
第二章 深圳创业投资的现状
七大优势大有可为——浅谈深圳创业资本市场
团结协作强化自律把深圳建成全国重要的创业投资中心
创业投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器
关于深圳率先建立创业投资机制的战略
关于建立创业投资市场机制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章 “创新投资”的生存与发展
发挥特区优势探索创新机制开拓创业投资的新局面
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以创业者的昂然姿态跨入新世纪
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

第三篇 创业投资的本土化实践
第一章 投资前的热身与准备
增强投资理性迎接创投新机遇、
投资经理怎样对创业企业进行审慎调查
创业投资的真知来自实践
创业投资项目评估要素分析
商业计划:获得创业投资的“敲门砖
关于生物医药项目的遴选与投资策略
科技企业产品市场增长前景的预测与评价
市场:创投项目决策过程最重要的因素之
影响新材料业项目投资决策的因素
关于影响创业企业收益质量因素的分析
投资后续管理
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产业
第二章 创业投资家的技能与道德
企业文化创新:创新投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创业投资股权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创业投资行业道德规范
投资经理,你应该具有什么素质
创业投资机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
复合型投资经理的培育与成长
谈谈“人尽其才”及其重要性
第三章 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投资者应当谨慎
投资经理应具备的法律常识
浅谈关联交易对拟投资项目质量的影响
创业投资中的风险防范
提高投资风险决策的水平

第四篇 “创新投资"的特色之路
第一章 政府与创投
商业化运作:创业投资机构的生命力所在
创新投:商业化运作财政资金搞创投的成功典范
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发挥政府培育创业投资业的主导作用
关于国有创业投资机构运作的思考
修改《公司法》不适于创业投资有关条款的若干建议
我国创业投资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第二章 国有资本的商业化与市场化运作
开拓前进务实创新
积极探索谨慎运作
向国际惯例靠拢构筑基金管理模式
创业投资的决策与体制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投资运作模式
委托管理:我国创业投资制度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种适合科技创业的商业银行模式
中国创业投资起步阶段的投资策略问题
浅议创业投资的适度负债经营
第三章 国际合作与区域战略
走国际化、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中外合资创业投资的有效途径
区域化+国际化,打造创新投航母
关于深圳创新科技园发展战略的思考
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
台湾创投:完善的法律体系
创投公司本土化布局是创投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立足上海辐射华东开创投融资新局面
抓住机遇勇于进取努力开拓西北地区创投事业新局面
武汉创新的发展思路
设立中外合资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的一点体会
附录
公司大事记
公司投资决策程序
……
序言 看着摆在案前的《创业投资在中国》文稿,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思绪回到了4年前的北京。
记得那是在1998年的5月份的一天,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我,在首都宾馆与时任深圳市副市长的武捷思博士聊天,其间他兴致勃勃地谈起深圳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即建立创业投资体系,他还告诉我,这次就是随同李子彬市长来京汇报此事的。当时,国际创业投资已十分活跃,且成效显著,特别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市场受益于此得到快速发展。《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曾得到过创业投资的支持。创业投资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中国也亟需培育自己的创业投资产业。尽管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这么快就将发展创业投资提上了政府的决策议程,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建立创业投资体系,还是让我这个曾在深圳工作过的“金融专业人士”颇感意外和振奋。
文摘 创业投资在台湾
我自从进入创业投资行业以来,就不断听人说:“创业投资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除了美国之外,还有以色列和台湾。”2001年4月在接待台湾创业投资商业同业公会赴深圳考察团时,该团团长向我们发出赴台考察邀请,我们立即应允。台湾创投公会希望一个月后在台湾见到我们,但是我们第一次申请,台湾有关部门认为有招商之嫌把大部分创投公司老总拒之门外。我们请台湾创投公会为我们再次申请,等到真正成行时,时间已过去整整一年。
我们一行11人,包括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唐杰博士和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李佰泉、于向东、厉伟副会长及部分理事,除我之外都是第一次去台湾。我们于4月22日早晨8点从深圳出发,先去香港中环力宝大厦中华旅行社办理换证手续,然后再去机场搭华航班机去台北,空中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而地面上却颇费周折,直至当天晚上7点才到达预订的台北凯悦酒店,尽管已疲惫不堪,但是我们还是自我安慰:“取经之路”哪有不难的?
也许是要学的东西太多,我们在随后的九天中几乎是马不停蹄地从台北到高雄,再从高雄到台北,拜访了华鸿、华阳、怡和、富鑫、诚信、和通、中盈等台湾主流创投机构,还拜访了两家科技创业投资金融集团——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和台湾工业银行,中间又去了台湾证券交易所和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各家台湾创投机构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所投资的一批高科技企业,这批高科技企业分布在台北市、高雄市、新竹市、桃园县、台北县等地的科学园区或工业园区。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