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

发布时间: 2010-04-27 02:19:32 作者:

 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页码:3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730026X/9787547300268
条形码:97875473002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Annie's Box:Charles Darwin,His Daughter and Human Evolution

内容简介 在这本《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达尔文,一个充满情趣、充满童心、充满艺术感觉的大科学家。通过娓娓的叙说和色泽浓郁的历史画卷,我们也看到了,学术和研究并不是枯燥的、无趣无味的事,而真正的成果总是伴随着生命的律动萌生的,它们是常青的,不是灰色的!这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一本值得向中国学界,向科学爱好者,也向每一位已经或即将与学问沾边的人(包括文理科的大学生们)推荐的书。
媒体推荐 “我们要讲的故事,跟你所知道的达尔文是不一样的。”
  ——杰里米托马斯
这是一本可以消除我们许多误解的书——这样的误解,正通过漫长的学校课程,通过单调的论文制作,通过论文本身愈益程式化的趋势,像病毒一样侵入到我们的头脑里来。这时,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积满灰尘的书斋的窗户,一眼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岸柳翠鸟,真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绪源,文学评论家,《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
编辑推荐 《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
第34届多伦多电影节开幕影片、曾获奥斯卡奖的制片人杰里米托马斯最新力作《造物弄人》即根据《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改编拍摄。
《科学人》杂志当月最佳新书、《苏格兰人报》年度最佳非文学书。
《观察家报》、《周日泰晤士报》、《周日电讯报》、《独立报》周日版、《金融时报》等佳评如潮。
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四颗半星推荐。
目录
推荐序
引言
第1章 鹦鹉小舍
结婚/伦敦的第一个家/第一个孩子/安妮的诞生/幼年

第2章 翼指龙馅饼
查尔斯的秘密/剑桥的理念/贝格尔号舰/物种/人性/人和猿/猩猩珍妮

第3章 婴儿的自然史
心智和记忆/宗教/人性/爱玛的信仰/对威利和安妮的观察/达盖尔银版法摄影

第4章 小鳄鱼
唐恩住宅/大树林/仆人们/布罗迪和帕斯洛/查尔斯的理论/孩子们的生活

第5章 飞驰的旋律
兄弟姐妹们/走出户外/拉斯伯伯和胡克/阅读/家庭教师/安妮的盒子

第6章 信仰,板球和藤壶
村民/动物/教会和异端/达尔文对基督教的怀疑/藤壶

第7章 家人以外的世界
莱斯山庄/切斯特街/伊特鲁利亚/马尔文

第8章 一个孩子的烦躁不安
安妮的最后一个夏天/疾病/拉姆斯盖特/冬季/安妮的生日

第9章 马尔文的最后几周
马尔文/生病和发烧/查尔斯的到来/复原和恶化/死亡

第10章 失去与回忆
葬礼/慰藉/查尔斯和爱玛的想法/爱玛的纪念品/查尔斯的安妮回忆录

第11章 毁灭之神
死因/肺痨/对于肺痨的恐惧/查尔斯的了解/儿童死亡率/细菌

第12章 物种起源
埃蒂的忧伤/时间和记忆/生存斗争/最后一个孩子/物种起源

第13章 走近猿类
猿和人/赖尔和维多利亚女王/水宝贝/同情心/心智运作

第14章 上帝的利剑
神意,设计和苦难/回到马尔文/爱玛的信仰/灵性

第15章 人类的由来
人类的由来/表情/婴儿成长札记

第16章 面对低等生命
记忆/华兹华斯/人和猿/蚯蚓/安妮里奇/查尔斯逝世/爱玛的寡居生涯/安妮的盒子
译后记
人物表
……
序言 这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一本值得向中国学界,向科学爱好者,也向每一位已经或即将与学问沾边的人(包括文理科的大学生们)推荐的书。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达尔文,一个充满情趣、充满童心、充满艺术感觉的大科学家。通过娓娓的叙说和色泽浓郁的历史画卷,我们也看到了,学术和研究并不是枯燥的、无趣无味的事,而真正的成果总是伴随着生命的律动萌生的,它们是常青的,不是灰色的!
这是一本可以消除我们许多误解的书——这样的误解,正通过漫长的学校课程,通过单调的论文制作,通过论文本身愈益程式化的趋势,像病毒一样侵入到我们的头脑里来。这时,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积满灰尘的书斋的窗户,一眼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岸柳翠鸟,至少在我,真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一本传记,达尔文的传记取名为“安妮的盒子”,这已向我们暗示了一种匠心和巧思。安妮是达尔文的女儿,她很可爱,但她在10岁时去世了。本书就从她父母的结婚开始写,写她的出生,写她幸福的童年,写父母对她的爱,写她的病和死给他们带来的悲伤,当然也写她的死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的关系。作者不从正面硬攻,却通过侧翼迂回,描画了一个完整的达尔文。
文摘 第1章 鹦鹉小舍
29岁那年,查尔斯达尔文考虑起婚姻大事。他在一张纸上写道:“这是个问题。”在“不结婚”这一栏下,他草草写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自由——可以选择社交生活但又不受它所限。在俱乐部与有识之士交谈。不必走亲访友并且为生活琐事所累——养育儿女所带来的开支和烦恼——也许还有争吵——浪费时间……如果每天还要陪妻子散步,我哪里还有精力从事工作。唉!我再也不能学说法语,游历欧洲或美洲,或是搭乘热气球升空。”在“结婚”这一栏下,他写道:“孩子(如果上帝赐予的话);长期伴侣(并且也是老年时的朋友),对方也乐于有这样的伴侣。”他权衡利弊。“天哪,光想到一生都得像一只工蜂那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就令人无法忍受。不,不,不能这样。想象一下,整天孤寂地呆在伦敦一间烟雾弥漫的脏房间里。再想想,靠着壁炉,坐在沙发上与温柔可爱的妻子相依相偎,也许还有书和音乐作陪……结婚——结婚——结婚。论证完毕。”
几天后,那是1838年7月,他去斯塔福德郡韦奇伍德工厂附近的梅尔府,拜访舅舅乔赛亚韦奇伍德,乔赛亚的女儿爱玛就住在那儿。爱玛长查尔斯一岁,他们可说是青梅竹马。她活泼迷人,曾有过不少求婚者,但眼下正在照料她那年老痴呆的母亲,很有可能终身不嫁。就在这个月的早些时候,两人曾在伦敦相遇,现在他们正在书房的壁炉前促膝长谈。他决定要娶她为妻。爱玛非常喜欢查尔斯的陪伴,并且推测如果两人有更多相处机会,他也许就会真的喜欢上她。三个月后,当查尔斯向她求婚时,她立刻就答应了。
就在这次“重要的谈话”之后,她径直前往为当地孩子开设的主日学校,但是“发现自己变得就像一个傻瓜一样,所以马上就离开了”。她写信给姨妈杰西西斯蒙迪:“他是我见过的最为坦诚的男人,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他是我见过的感情最为丰富的人。”如同韦奇伍德家族中的不少成员,爱玛常常发现自己难以表达感情,所以她认为能够表达感情就是一个极大的优点,并且确信他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查尔斯和爱玛抓紧时机筹划未来。两人同意定居伦敦,因为查尔斯的事业离不开这儿。于是,次月他就回到大马尔柏拉街的住所,急切地寻找房子。爱玛从梅尔府给他写信:“我要是能来照顾你多好,我可怜的男人,显然你已濒临疯狂,也许我们该为你张贴寻人启事——‘一名绅士在布卢姆斯堡一带失踪,个子瘦高,等等,无暴力倾向。寻回他的人将获重赏’。”
自1831年起,查尔斯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同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