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562923582
条形码:97875629235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编写,并参考了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要求。内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设计,弹性体系地震反应与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理论,弹塑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以及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反映结构抗震新技术,介绍了结构隔震,减震和制振技术。主要章节后均附有计算实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过土建类成人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本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并参考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书中内容注意深人浅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书中首先介绍了地震基础知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和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进而讨论了弹性体系地震反应与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理论、弹塑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接着给出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房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反映结构抗震发展趋势,书的最后介绍了结构隔震、减震与制振技术。为便于读者学习,主要章节后面附有计算实例,各章均有提要、小结和思考题。
目录
1 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1.1 概述
1.2 地震基础知识
1.3 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
1.4 地震特征描述
1.5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1.6 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
2.1 概述
2.2 工程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2.3 场地
2.4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2.5 地基液化
2.6 桩基抗震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3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 概述
3.2 单质点体系水平地震作用
3.3 多质点体系水平地震作用
3.4 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
3.5 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
3.8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4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4.1 震害及其分析
4.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4.3 框架结构抗震计算
4.4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4.5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例题
4.6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5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
5.1 概述
5.2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5.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5.4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5.5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5.6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实例
5.7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6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6.1 概述
6.2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6.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6.4 钢结构抗震计算要点
6.5 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7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
7.1 概述
7.2 震害现象及分析
7.3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7.4 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计算
7.5 单层厂房纵向抗震计算
7.6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构造措施
7.7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计算实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8 桥梁抗震设计
8.1 概述
8.2 震害及其分析
8.3 公路桥梁抗震设防要求
8.4 桥墩地震作用计算
8.5 桥台水平地震作用
8.6 支座水平地震作用
8.7 桥梁结构抗震验算
8.8 桥梁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8.9 桥梁结构抗震计算例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9 结构隔震,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9.1 概述
9.2 结构隔震设计
9.3 结构消能及阻尼减震
9.4 结构被动控制调谐减震体系
9.5 结构主动控制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抗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9%。历次强震经验表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房屋破坏和工程结构倒塌引起的,造成地震灾害的是工程结构而不是地震本身。因此,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作为结构工程师应当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有鉴于此,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科研经验,吸收国内外工程抗震的研究成果,编写了这本教材。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本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进行编写,并参考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培养方案中《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书中内容注意深入浅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书中首先介绍了地震基础知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和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进而讨论了弹性体系地震反应与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理论、弹塑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接着给出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房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反映结构抗震发展趋势,书的最后介绍了结构隔震、减震与制振技术。为便于读者学习,主要章节后面附有计算实例,各章均有提要、小结和思考题。
本书由柳炳康、沈小璞教授担任主编,李玉顺、林德忠教授担任副主编,叶献国教授担任主审。全书共分为9章:其中第1章由柳炳康、李玉顺、林德忠编写,第2章由刘海涛、刘殿华编写,第3章由柳炳康编写,第4章由沈小璞、宋满荣、程新国编写,第5章由肖卓编写,第6、7章由王辉编写,第8章由柳炳康、宋满荣、吴勇编写,第9章由柳炳康、刘海涛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