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藏地密码2

发布时间: 2010-04-28 03:50:52 作者:

 藏地密码2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36698593/9787536698598
条形码:97875366985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藏地密码2》:大约一千多年前,古藏人曾抵达南美丛林深处,那里曾建有繁华的城邦,古藏使者将关于帕巴拉神庙的一些重要线索,遗落在那里。为了寻找帕巴拉神庙的真相,卓木强巴和他的伙伴们一头扎进危机四伏的美洲丛林,他们要避开毒贩子和游击队寻找消失的玛雅遗迹,他们遭遇过杀人蜂和食人蚁,在狂蟒与鳄鱼的尖牙利爪下逃生,经历雷暴洪水等恶劣天气,从最后的食人族手里逃走,终于在丛林中发现了玛雅人的白城……
作者简介 何马,生于四川,在西藏生活了十年。喜欢探险,曾一人独自穿越可可西里腹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2006年开始写作《藏地密码》,2008年发表后立即引发全球上百家出版商争夺版权,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媒体推荐 .
编辑推荐 《藏地密码2》是一部户外爱好者的圣经!
翻开《藏2》,何马将带你穿越亚马逊丛林,探寻藏传佛教遗失珍宝……
即使你没有读过《藏1》,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藏2》!
《藏2》的故事相对独立又绝对震撼!

了解西藏,必读《藏地密码》!
畅销300万册的终极完美巅峰之作
当当网2008-2009最畅销小说大奖
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十佳图书奖
搜狐“读本好书”年度十佳图书奖
2008年度网络十佳电子书第一名

从来没有一本小说,能像《藏地密码》这样,奇迹般地赢得专家、学者、名人、书店、媒体、全球最知名的出版机构以及成千上万普通读者的狂热追捧,《藏地密码》是当下中国数千万“西藏迷”了解西藏的首选读本,也是当下最畅销的华语小说,目前销量已达到惊人的300多万册。

《藏地密码》被广大读者誉为“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翻开《藏地密码》,犹如进入一幅从未展开过的西藏千年隐秘历史画卷……从横穿可可西里到深入喜马拉雅雪山深处,从藏獒“紫麒麟传说”到灵獒“海蓝兽传奇”,从宁玛古经秘闻到格萨尔王史诗,从公元838年西藏最黑暗时期的“朗达玛禁佛”到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两次派人进藏之谜……跟随《藏地密码》的脚步,您将穿越西藏深不可测的千年历史迷雾,看尽西藏绵延万里的雪域高原风光,走遍西藏每一个传说中永不可抵达的神奇秘境。

从《藏地密码》中,您还可以了解到不可思议的古格地下倒悬空寺、西藏极乐之地香格里拉,以及西藏历史上突然消失的无尽佛教珍宝去向之谜……雪山、圣湖、墨脱、象雄、布达拉宫、密修苦僧、传唱艺人、帕巴拉神庙、古藏仪式、千年兽战、神秘戈巴族、死亡西风带……一切都如此神秘、神奇、神圣。通过《藏地密码》,您将与西藏这一千年来所有最最最隐秘的故事和传说逐一相遇。

专业书评 上市一个月,狂销20万册!2008年红透半边天的神秘长篇巨著!
台湾麦田、香港皇冠、企鹅出版集团……全世界都在抢这本书的版权!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巴珠强力推荐
《中国西藏》英文版执行主编、藏族文化学博士周爱明强力推荐
著名藏族作家阿来强力推荐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晓航强力推荐
著名作家荆永鸣强力推荐
著名作家罗伟章强力推荐
著名作家于卓强力推荐
《十月》执行副主编陈东捷强力推荐
著名户外品牌三夫连锁专卖店CEO张恒强力推荐
中华户外网CEO张海峰强力推荐
“第三届国际户外铁人三项赛”特别推荐
“2008中国国际极限户外精英挑战赛”特别推荐
中国作家富豪榜制榜人吴怀尧强力推荐
书业观察论坛营销总监杨芳洲强力推荐

《藏地密码》火爆大事记:
● 2008年1月15日,《藏地密码》惊现新浪。
●5天后,《藏地密码》新浪点击率冲破100万,留言近千条,同时该书被网友转载到几百个中文论坛上,百度搜索量突增17万。大量读者将此书誉为“一部关于西藏的传奇”。
●6天后,共和联动、博集天卷、磨铁文化、重庆出版集团等内地五十多家出版机构卷入该书的简体版权争夺战中。
●7天后,台湾二十多家出版机构开始白热化争夺该书的繁体版权。
●8天后,凤凰卫视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杭州日报》、《郑州日报》、《广州日报》、《成都晚报》、《武汉晚报》、《大河报》、《新京报》等全国几十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藏地密码》在网络上的迅速蹿红。
●1个月后,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携手重庆出版集团以75万人民币重金击退其他出版商,成功签下《藏地密码》中文简体版权。
●仅隔一天,台湾普天出版社以5万美金抢走《藏地密码》繁体版权。
●与此同时,企鹅集团等全球知名出版机构,纷纷争夺《藏地密码》海外版权,《藏地密码》一时风头无两。
●3月20日,经中央统战部所属《中国西藏》杂志英文版执行主编、藏族文化学博士周爱明和中国社科院人类与自然研究所所长助理扎洛、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巴珠等专业人士的审核,《藏地密码》进入出版流程,并获得以上诸人的高度评价。周爱明博士称其为“一部罕见的藏地传奇”,巴珠局长则认为该书是“一部关于西藏不可多得的奇书”。
●3月21日,著名藏族作家阿来撰文给予了《藏地密码》高度肯定,称其“为类型文学开了个好头”!
●随后,书业观察论坛营销总监杨芳洲、著名户外品牌三夫连锁专卖店CEO张恒、中华户外网CEO张海峰等各界名家也纷纷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藏地密码》高度评价。
●4月25日,《藏地密码》上市不到一周,首印20万一抢而空。
●4月26日,《藏地密码》被指定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户外铁人三项赛特别赞助商。
●5月5日,《藏地密码》卓越网新书排行榜第一,小说排行榜第二,文学图书排行榜第六,成为2008年最受关注的超级畅销小说!
目录
第八章 出发!亚马逊丛林!/1
四人行进在河道中,两岸巨树环抱,河道稍窄,怎么看也像在一线天行船,偶尔一两只金刚鹦鹉从头顶掠过,那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光彩夺目。这番景象,与他们闯过的云南西双版纳森林,完全是两个世界。

第九章 丛林危机/49
一路荆棘,又或是横躺下的巨大树木挡路,而那些丫枝上、草丛中、巨树后,到处都是不友好的眼神,各种潜藏的动物,用惊恐的、怀疑的、贪婪的目光在打量他们。这四名陌生旅者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全神贯注地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十章 深陷原始部落库库尔族 /105
战斗一开始就往一边倾斜。这些丛林里的原著民如鱼得水,身形比猿猴还要灵巧,在树丛中上下翻飞,如履平地,而且人人都是神箭手,不知道从哪里射来一支土箭,必有名毒贩子倒下。虽然箭伤不致命,但箭头上的毒却是致命的,倒下的毒贩子通常惨叫不了几声,就沉寂下来。

第十一章 叹息丛林:探险家的坟墓 /149
卓木强巴稳定军心道:“都走了两天了,现在调头也没用,只能继续前进。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丛林中还没有碰见大型食肉动物,要保持高度警惕,把武器拿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吧。不用太害怕,杀人蜂我们都见过了,还有比它们更厉害的吗?”

第十二章 洪荒:上帝之手 /187
半小时后,雨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巨大的轰鸣声,就仿佛耳边贴着无数瀑布,地上溅起的水花,相互碰撞形成了水雾,足有一米多高。五个跋涉的人,头顶着太平洋倒灌的水,脚踏在氤氲的云端,在黑夜笼罩的丛林中,漫无目的地前进。他们此刻什么也不想,只想找一个没有雨,不,找一个看不见水的地方!

第十三章 我们被食人族绑架了! /225
五名游击队员前,一个装饰华丽、黑袍羽冠、满脸涂彩的祭师样人物,手里拿了把剔骨尖刀,正念念有词。祭师后面是一张木桌,估计比办公桌大些,比乒乓台要小;祭师旁边也是几名魁梧大汉,背手傲立,赤红的火焰映照着他们古铜色的肌肤和饱满的肌肉。五名游击队员的身后,更高一点的小平台上,还有一名衣着更为华丽,头上插着高耸的五彩斑斓的羽毛的人,不知道是族长还是大祭师,他身前的平台上放着一个古朴的鼎一样的木具。

第十四章 玛雅圣城 /263
站在山壁边缘,数百座白色的建筑尽收眼底:无数的神庙、宫殿、竞技的广场、纪年的石柱,每一个建筑都堪称精美绝伦,那些都是无瑕的艺术品。可以说,这是人们发现古玛雅遗址以来,保存得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落。它们散落在树荫中,但树荫丝毫遮挡不住它们的光芒;遗迹上的尘埃,遮不住曾经辉煌的历史;废墟上的野草,诉说着无比灿烂的文明。
……
序言 文坛,更准确地说是出版界,好些年来一直在期待成熟的类型小说。

本来中国也是有成熟的类型小说的,比如志怪与武侠之类,但只是有类型却无类型的概念。所以今天呼唤类型小说的人,不但使用了西方关于类型小说的概念,真实的意思其实也是期待并操弄着这个概念:侦探、寻宝、探险、科幻、奇幻、恐怖……而且,这些年里也有模仿之作大量应市。但也只是应市而已。所以一说,就是当前的所谓类型小说,还是太多的模仿,而鲜见有自己的独创。

我自己主编过多年的幻想类文学杂志,也有野心构建中国气派的类型小说之一种,应该说除了赚钱还算不少,文体建设上却基本失败。后来离开这个位置,至少有一年多不看这样的东西了。直到前些天,我因朋友推荐看了《藏地密码》,读过之后,真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想知道“下回分解”。但想必那些分解还在作者脑海之中吧。总之,《藏地密码》大概算是我近年来在中国内地所看到的最好的“类型小说”。当然,这部120万字的小说,目前我只看到一半,另一半据说作者何马还没有写完。

我是一个藏人,当然也是一个作家,或者也曾经尚算是一个称职的出版人。我族同胞,因为自己文化及各方面的弱势,对于自己文化的种种言说,总有一种紧张的心情,我也不能自外于此种氛围,因此对《藏地密码》文化方面的评论可略去不说。我宁可以一个编辑的身份来说说《藏地密码》这部丰富的小说,因为从我看过的这半部《藏地密码》来看,倒能看出些类型小说成功的秘密。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类型小说有自己的传统,类型小说首先要依附于一个文化系统。比如西方类型小说中圣杯的悬念,吸血鬼、蝙蝠侠之类的形象,绝不是小说家为了编织一个故事而一时兴起的想像,而是来自于久远的神秘传说,也就是来自于一种文化传统。小说从这些传说出发,也就获得了一种牢靠的心理基础,具备了使故事得到读者参与和认同的可能。而今天,汉语中的类型小说,往往缺少这样的文化依托。《藏地密码》的作者恰好掌握了这种小说的神秘配方。所以,《藏地密码》这部小说,也正是依托于至今仍有神秘感的西藏文化与西藏的地理,找到了在真实与虚拟间往返叙述的自由,使这个故事有了心理和文化基础,使这个故事的铺排具备了成功的可能。《藏地密码》中至少关涉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藏传佛教的历史与传说;藏獒的知识与传说;最后一个是青藏地理及探险。似是而非?是的,小说中提供的知识系统是这样的,这是小说特殊的需要。如果一切都在已经定论的知识范围内展开,那样的小说就失去让人想入非非的能力了。《藏地密码》的写作,作者何马让它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叙述可能,正是这种可能性,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未知的阅读快感和兴奋,也更加增强了西藏文化的神秘之感。

再者,类型小说最终还是要由一系列的人物来推演。类型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也是相当类型化的。但是,不论其处于如何高妙的想像境况里,在种种情境中的反应与感受,却是来自于现实经验。对作者而言,小说家对人物的塑造,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观察与把握。对读者来说,热爱或者讨厌某个人物,也是基于现实中的真切感受,在阅读参与中同样调动了个人的生活经验。《藏地密码》中人物能抓人,阅读中读者愿意与之一路同行,一起去“追寻藏传佛教千年秘史”,我想,这也是《藏地密码》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以上两点,如果总结一下,就是说类型小说的写作,在不同的成功作品里,自有其种种的秘辛,但可能大多都会具有上述两个特征:一个是其来有自的文化依托,一个是现实经验的投射。虽然大家常说,小说好看是因为故事好看,殊不知,故事并不会因为曲折,因为大出意外就变得好看,故事本身还需要更有力的依托。一方面,是读者群能够进入的共同的文化;一方面,是具体而微的人生经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藏地密码》,能够吸引我们随同主人公一同前行的道理就在这里,并使我们对将要问世的《藏地密码》后续部分,有了相当的期待!
文摘 第八章 出发!亚马逊丛林!

偷 袭

布帘掀开,竟然是亚拉喇嘛。一只黑鸢立在他肩头,钢爪牢牢抓住,双目如闪电利光,警惕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亚拉喇嘛看着手中的纸筒,淡淡道:“是时候了,该让我们看看这个小组的训练成绩了。”
吕竞男关切地问道:“有新的线索了?”
亚拉喇嘛露出少有的笑容,一拍肩头,那只黑鸢振翅而起,瞬间就化作碧空中的一个小黑点,仿佛从没有出现过。亚拉喇嘛用命令似的口吻道:“地图。”
桌上很快摆上一本四开纸页的世界大地图集,亚拉喇嘛飞快地翻阅到美洲地图,嘴里自顾自地说着:“根据最新破译的吉德尼玛衮诗和古格金书里都提到,最伟大的使者带来光照下的城堡,所有的圣洁都完好地保存在帕巴拉神庙。而后那座光照下的城堡本该交归西圣使皮央不让,但是伊西沃伯并不愿意交出那光照下的城堡,便偷偷用泥土和石头复原了城堡,因为不敢毁掉圣物,则命令手下悄悄将神圣的光带到天边,永远没人找得到的地方。伊西沃伯的手下翻越一座座山,跨过无边的海,来到了一个陌生又神秘的国度。那里的树高耸入天,连成一片,密林深处,危机四伏,到处都是没见过的吃人的动物和植物,甚至那里的人也嗜杀成性,生食人肉;那里的建筑高大恢弘,胜过他见过的任何一座宫殿;那里的神庙像一座塔陵,四方高大的三角形拼接在一起,像山一样耸入云天,台阶一直通向云中,那里的文字以头形及各种动植物图像组合而成……”
吕竞男喃喃道:“金字塔?可那里应该是沙漠啊,为什么是森林?”
亚拉淡淡笑道:“还不明白吗?热带雨林啊。回来复命的人说,他们将光照下的城堡保存在另一类文明的神庙之中,那里的王答应他们,让神圣的城堡永远地禁锢在黑暗之中。”
吕竞男马上明白过来,但反应却是不敢相信,开口道:“玛雅金字塔吗?不可能……那时怎么可能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呢?而且还能回来。”
亚拉道:“在这个世界,当今人们能做到的事情,谁又能肯定古人就做不到呢?别忘了山海经和殷人过海的传闻,那不是比古格王朝的使者还要早几千年吗?”
“光照下的城堡?到底是什么呢?”吕竞男沉思着。
亚拉道:“我也不知道。但它能被一个人隐匿带走,应该不是一件很大的东西。那么,中期测试,我们就横穿这片雨林吧……”亚拉的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吕竞男看了看亚拉喇嘛画的那个圈,惊讶地道:“据我所知,玛雅文明仅限于尤卡坦半岛,这里是否离得太远了?”
亚拉道:“没错,虽然我不是十分
……
读书人网 >小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