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页码:3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537943062
条形码:97875379430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理健康系列
内容简介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高中版)》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书。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观察,记忆,思维,兴趣,意志,能力,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学习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孩子学习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学习。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品德。品德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品德的认知,品德的情感,品德的自律,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品德才可能得以优化。孩子品德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品德。
总而言之,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与心理密切相关。一个把孩子成长放在心中的老师,必然会真真切切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任课的老师,是班主任老师。事实上,每位班级老师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实施班级的心理影响:通过课本的教学,把一个个优秀人物送进孩子的心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孩子的身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诸如此类的举措,都可以认为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朴素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生动鲜活的经验。
编辑推荐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高中版)》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所有任课老师,是班主任老师。
这套书能帮您:了解孩子心理、促进孩子心理成长、优化孩子心理品质、疏导孩子心理困扰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心理教育手册》。
目录
第一章 总述——高中心理教育概述
第一节 高中心理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 高中心理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高中心理教育的途径
第四节 高中心理教育的方法
第五节 高中班级心理建设
第二章 走进心灵——高中生心理信息解读技术
第一节 高中生心理成长的轨迹
第二节 高中生心理信息采集
第三节 高中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第三章 成长快车——做幸福的心理辅导教师
第一节 心理成长的课程辅导
第二节 心理成长的专题辅导
第三节 心理成长的学科渗透
第四章 问题辅导——高中生心理疏导技术
第一节 常态性问题
第二节 困扰性问题
第三节 障碍性问题
第五章 危机干预——高中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监护
第一节 高中生的危机
第二节 高中生危机预防策略
第二节 监护与预警的职责
第六章 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调适
第一节 高中教师心理调适
第二节 高中生家长心理调适
第七章 健心资源库——开发和利用心理教育资源
第一节 健心体操
第二节 健心氧吧
第三节 健心疗吧
……
序言 这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的书。
这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书。
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观察,记忆,思维,兴趣,意志,能力,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学习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孩子学习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学习。
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品德。品德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品德的认知,品德的情感,品德的自律,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品德才可能得以优化。孩子品德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品德。
总而言之,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与心理密切相关。一个把孩子成长放在心中的老师,必然会真真切切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任课的老师,是班主任老师。事实上,每位班级老师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实施班级的心理影响:通过课本的教学,把一个个优秀人物送进孩子的心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孩子的身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诸如此类的举措,都可以认为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朴素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生动鲜活的经验。
文摘 第一章 总述——高中心理教育概述
第一节 高中心理教育的任务
一、心理教育的概念
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心理机能,充分发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体特质发展的教育。心理教育的核心是优化和发展人的心理素质结构。
从内容上看,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人之心力的彰显、人之潜能的开发和人之德性的养成),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包括求上心态的激发、自主意识的张扬和完整人格的健全),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从性质上看,心理教育涵盖了发展性心理教育与矫正性心理教育两个侧面。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矫正性心理教育则主要是对在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异常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帮助,使之回归常态。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因此,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高中心理教育的任务
(一)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能以环境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绝非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