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9712115
条形码:97875097121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世界经济黄皮书
内容简介 《2010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内容简介:2009年将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类将首次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负增长。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也已经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经济形势及走势的各种主要指标给出的信号方向不一,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难度甚大,故断言世界经济已经全面摆脱衰退、进入周期性复苏还为时尚早。通过对全球经济增长、就业、贸易、投资、金融、气候变化、新能源、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变动等诸多重要方面的分析与预测,我们看到,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国家问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引起了世人对美元本位制下储备货币发行缺乏约束的质疑,激发了国际社会对现有世界经济秩序的反思,也促使了人类对现有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与合理性的探究,因而2010年很可能将是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体系深刻变革的起始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感受到它的影响,同时也将面对新的挑战。
作者简介 王洛林,男,1938年6月出生,湖北武昌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世界经济、宏观经济和金融等。代表性作品有:《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关于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1995)、《日元贬值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1999)、《日本的通货紧缩性经济危机》(2000)、《日本金融考察报告》(2001)、《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2002)、《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2003)等。
张宇燕,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著有《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美国经济论文集》(2008)等,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09)。
编辑推荐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认为,2009年是自“二战”以来全球经济首次经历负增长的一年。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也已经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经济形势及走势的各种主要指标给出的信号方向不一,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难度甚大,故断言世界经济已经全面摆脱衰退、进入周期性复苏为时尚早。预计2010年尽管存在着出现第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但全球经济增长2%~3%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热点篇的文章主要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东亚金融合作等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二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新经济增长点。《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2010版。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目录
总论
2009~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国别与地区
美国经济:触底反弹
欧元区经济:结束衰退
日本经济:外需与政府支出带动下的微弱回升
俄罗斯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
亚洲经济:缓慢回升
拉美经济:危机与反危机
中东经济:应对危机
非洲经济:低速增长
专题篇
国际贸易形势回顾与展望
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展望
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回顾与展望
热点篇
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的意义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全球新能源发展的背景、现状与趋势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重大挑战
世界经济统计资料
2009~2010年世界经济统计资料
后记
……
文摘 插图:

总论
2009~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经济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1%,其中发达经济体为-3.4%,发展中经济体为1.7%。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IIE)对2009年的估计数与IMF的估计值大体吻合(见表1)。
此次全球衰退有如下七个特点:其一,全球经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那次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全球经济还维持了将近1%的正增长。这也足以表明爆发于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危机破坏力之巨大。其二,发达经济体在危机中受到极大打击,其中以日本和欧洲尤甚。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预计2009年将分别萎缩5.4%和4.2%。其三,作为危机始作俑者的美国,其表现还不是最差的,增长率为-2.7%,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3.4%的平均水平。其四,发展中经济体内部,中国和印度表现最佳,将分别实现8%和5%以上的增长,而巴西和俄罗斯则表现欠佳。其五,在地理上和制度上与发达经济体关系密切的发展中经济体,如墨西哥和中东欧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要远远高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其六,中东和非洲的经济增长虽然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有所下滑,但总体上看受负面影响不是很大,这多少和其经济整体开放度相对不高、石油价格经过巨幅涨落后大体稳定下来有关。其七,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增长波动周期虽然同步,但波动幅度差别巨大,这一自21世纪初以来的趋势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延续。
后记 2009年是忧中有喜、喜中有忧的一年。“忧中有喜”是指:在这一年中,人类将首次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负增长,而且衰退幅度很可能超过1%。但是作为导致本次全球衰退起因的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进入下半年以来已经开始反弹。“喜中有忧”是指:尽管世界经济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然而有关世界经济形势及走势的各种主要指标给出的信号方向不一,强度各异,同时尚有许多深层次问题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难度甚大。这种复杂的局面给我们判断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带来一定困难。总体上,我们对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并且不排除出现第二次衰退的可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本书将热点问题聚焦在国际金融领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市场信心一度处于崩溃边缘,因此促使金融市场正常化是一切救助措施的重中之重,否则任何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都将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二是金融危机还凸显了金融领域现有国际规则体系的两个重大缺陷:美元本位制下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的约束;以IMF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受到普遍批评。痛定思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当前国际合作的焦点之一。在重点讨论国际金融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将新能源和气候变化这两大热点问题纳入了研究视野,希望相关成果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参与本书写作与编辑的所有人员,尽管分别来自不同的机构,但都为本书的完成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并且合作得非常愉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本书的出版机构,其编辑人员在出书过程中体现出了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所有这些,我们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