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

发布时间: 2010-04-28 08:12:12 作者: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
ISBN:7805865140
条形码:978780586514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西方学者云南探险译丛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是现在公诸于众的著作是作者研究中国西部的系列著作之一。它叙述的是云南西北部、西康、西藏和四川西南部的纳西人(汉人称之为麽些)所居住的地区。严格地说,已有人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地理学的探险考察,但这一带的一些区域还包括一些很少为人所知,顶多只有两三个欧洲人(包括笔者在内)考察过的地方,如四川西南部的五所等。
媒体推荐 前言
这部现在公诸于众的著作是我研究中国西部的系列著作之一。它叙述的是云南西北部、西康、西藏和四川西南部的纳西人(汉人称之为麽些)所居住的地区。严格地说,已有人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地理学的探险考察,但这一带的一些区域还包括一些很少为人所知,顶多只有两三个欧洲人(包括笔者在内)考察过的地方,如四川西南部的五所等。
大多数探险者满足于对特定地区作匆匆忙忙的勘察,他们大都想在自己能支配的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对较广的地区进行了解。而笔者则非如此。我花了12年的时间对云南、西康和与此毗连的纳西人居住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最初是作为华盛顿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勘察员,接着是作为华盛顿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探险队的成员到这些地区考察;最后当我自己能全力以赴地从事纳西部落以及他们的文献、他们的居住区域的研究时,我进行了个人的独立考察。
在动手写这本书之前,我首先花大部分节约下来的经费进行资料收集工作,首先收集关于中国西部的中国文献,然后收集所有用欧洲语言撰写的有关这些区域的出版物。我收集到各种各样不仅仅包括中国西部省份,而且包括了中国18个省份和附属地区的“通志”,购买到自明代以来迄今中国官方出版的云南、四川、甘肃、西藏所有县、州、厅的地名志书。由于持续几近25年的镇压回民暴动引发的战争,使很多地区收藏在衙门中的木版印刷物和志书版本被烧毁,因此,这些中国西部地区的地名志书已经十分稀少,在各个西部省份已经很难获得。我在中国故宫图书馆和北平图书馆抄录到一些地方志书的孤本;收藏中国地方志书颇丰的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图书馆也准许我抄录一些稀有珍贵的藏书。因此,我自己的藏书中有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各个图书馆中所没有的孤本图书。
当我住在过去纳西王国的首府丽江之时,我获得了所有重要的碑文拓片,拍摄了纳西首领的家谱和珍贵的手稿,以及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的祖传遗物。此外,我还收集了4000多本纳西象形文手稿(即东巴经——译者)。其中的许多手稿具有历史价值,其它不少手稿是纳西人的宗教文献,它们与西藏佛教前的本教有关。
我对汉文的偏爱使我在15岁时就开始学习汉字。继而使我产生了对中国广袤的偏远地区进行探险,身历其境探索它的历史和地理的渴望。我对汉字的爱好也促使我学习古代纳西语言文字,虽然它们现在已不再使用,但保留在象形文文献中,使其秘密终究能披露于世。我曾经步行和骑马,从暹罗(泰国之旧称一一译者)起一直行进到蒙古西南部;同时,我也走遍了纳西人的居住地。有了上述种种条件,我开始了探索这个迷人而神奇的古国历史的艰巨工作。
当我在这部书中描述纳西人的领域时,逝去的一切又一幕幕重现在我的眼前:那么多美丽绝伦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随我走过漫漫旅途、结下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忆中。
我不仅由衷感激使我的探险考察得以实现的各个机构,而且也深深感激那些真挚诚实的纳西人,他们始终是那样勇敢无畏,真诚可靠。他们是我探险考察得以成功的保障。
这部书中的历史部分基于很多汉文原书,很难一一列举。在书中的注释和所附的引文出处中,读者可以看到本书所引译的汉文史书,也许这难以完全满足读者的愿望,但对那些熟悉中国地理和历史文献的读者来说,要找到这些史书是不难的。当然,书中所引述到的很多地方志书,可能在我的个人藏书中才能找到。
书中的图片是我所拍摄的,这些照片的拍摄主要得到了华盛顿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我在这里真诚地感谢该学会允许我在书中使用这些照片;另外一些图片是我在这些地区进行个人考察时拍摄的。
如果此书有失误之处,我祈求读者的宽容,祈求那些会翻阅到拙著的汉学家和我的许多中国朋友的宽容,我不会拒绝任何建设性的批评,而是真心地企盼着这样的批评。这本书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产生的,我最早在1934年就着手写作此书,当时做梦也没想到日后会有那么多的干扰,直到12年多之后才得以最后完成。
我曾两次撤离云南。一次是当中国红军进入云南时,我将自己的全部图书搬到了印度支那半岛边境。当日军的轰炸机入侵昆明时,我再次收拾行装撤离,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人带来的死亡和破坏。为防止我的图书可能遭到破坏,我迁移到印度支那的大叨(Dalat),在那里住了一年半之后,我又不得不收拾行李,将我的图书搬到夏威夷。这屡次的干扰和日甚一日的忙乱造成工作的延误,是我一生中最不愉快的经历。
我衷心向哈佛大学燕京学院董事会和院长瑟奇埃利泽夫(Serge Elisseeff)教授表示感谢,出版此书得到了他的批准;我也向美国军队地图服务社表示感谢,本书所附的地图和地名的印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我于1944—1945年作为美军地图服务社的顾问,有机会修正关于中国西部包括西藏东部的航空地图、查核中国边境的地图原本、后者是极不完善的;地图上标志的很多汉字地名与当地所用的名称大相迥异,地形地貌的描述更不可靠,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到边地考察的不易,通讯条件的缺乏,部分原因也由于当地一些民众对外国人怀有敌意。
……
编辑推荐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中的历史部分基于很多汉文原书,很难一一列举。在书中的注释和所附的引文出处中,读者可以看到《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译校本)(精)》所引译的汉文史书,也许这难以完全满足读者的愿望,但对那些熟悉中国地理和历史文献的读者来说,要找到这些史书是不难的。当然,书中所引述到的很多地方志书,可能在我的个人藏书中才能找到。
目录
约瑟夫洛克
前言
第一章 导言——云南省
一、昆明(云南府)与丽江之间的区域
二、丽江

第二章 丽江的历史
一、《丽江府志略》
二、该区域的一般历史
三、丽江的沿革
四、《木氏宦谱》
五、《木氏宦谱》(甲)
六、纳西王的历史世系
七、《木氏宦谱》的末页和注释

第三章 丽江的地理
一、丽江的边界和辖区
二、丽江的山
三、丽江的喇嘛寺和汉传佛教寺
四、丽江雪山及金沙江湾迤南地区
五、金沙江湾内的丽江领域
六、中甸
七、围绕丽江雪山及穿越阿昌果峡谷的飞行

第四章 丽江迤西和西北部区域
一、从丽江到其宗
二、维西
三、德钦和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四、德钦东南地区

第五章 永宁区域的历史和地理
一、永宁的历史和边界
二、永宁土司的家谱
三、永宁的山
四、永宁的西部和西北部
五、永宁坝子
六、永宁湖与左所领域
七、宁蒗或蒗蕖州

第六章 盐源县的历史和地理
一、《盐源县志》
二、四川西南的8个麽些酋长
人名地名索引
后记
……
文摘 插图:


由于他们自己没有武器,只好跑到山里躲藏逃命。
他们归中甸的县长管理,中甸县城是个纯粹的藏人城镇,县城的官员往往一听到北面部落民将进攻中甸的消息就闻风而逃。这些部落民不但蹂躏中甸、北地及其周围地区,而且还常常跨过金沙江进攻丽江。如1922年放火烧打鼓(大具)的时候,杀了很多人。女孩们怕落在他们手里,因此躲到树上,但这些部落民像打鸟一样地把她们用枪一个个打下来。这之后不久我去访问打鼓,我看到的景象真可怕:很多女孩断手残足,溃烂得没有希望治愈。1933年,这些部落民又来了,但他们只是满足于占领中甸相当长的时间。并从那里向各地进攻。
现在北地地方的管理者称为把总.除北地外,也管理南面他自己的区域哈巴。这个把总姓杨,是个回族,他的祖先原是从山西迁来的,先住在大理,后在公元1856年的回民暴动期间逃来中匈。他归桥头的千总统辖,千总也姓杨,但他们没有亲属关系。两个职务都是世袭,千总直辖于中甸县长,但县长常常不在。哈巴的杨把总是个混血儿,父为回族,母为藏人,他父亲在部落民侵袭哈巴等地时被杀。不幸的是这位杨把总缺乏管理这个区域的才能,那些农民很可怜,他们在困难中要向这样一个人请求救助能有什么用?县长也是不可能留在那里或在那里维持秩序的,除非他有大量的正规部队保护他,现有的几个民兵,有几支老式的生锈的步枪和一些不合口径的子弹,完全不能防御那些通常装备很好的部落民。
奇怪的是,这些部落民往往是为住在四川宁远府的政府军将军们所装备,他们名义上是在这些政府军将军们的管辖之下。这些将领主要是为钱,把他们的旧枪卖给开价最高的人,一般是卖给云南西北地区的部落民。1931年当我过永宁时,这个好总管(这人不幸已经死去,这对他的领地来说是一大不幸)曾向我沉痛地抱怨,那些宁远将军们把武器卖给强悍的山区部落民。他们事实上是将这些藏人请来,卖给他们多余的或旧的步枪,给他们护照,甚至还派军队护送他们,防止途中被干扰。木里王不愿他们通过他的区域。但因为他们有宁远将军们的护照,不能拒绝他们,因为木里王也是受宁远将军们管辖的。
1929年,四川雅砻江边窿里的陈总办抓沿途农民为之运输大量枪械。运往云南永宁,谁有钱都可以买,每支枪连同25发子弹要卖100银元以上。永宁的统治者为了不使这批枪弹落到这些部落民手里,只得尽他们财力所及,把这批枪械买下来。当陈总办和他的随员从永宁准备
……
后记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以下简称《王国》是留居云南丽江27年,始终如一从事纳西族文化和中国西南植物、地理研究的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士撰写的关于纳西族历史和地理的代表作。作者在这本书中全面论述了滇川地区纳西族的历史、地理和生态环境。作者不仅旁征博引大量的中国历史资料、外文资料和地方口碑传说,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实地考察了几乎滇川地区纳西族所有居住区域的山山水水,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全书所引证的各种资料浩博宏富。此外,书中还配有255幅作者拍摄的黑白照片,更使得这本书图文并茂,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实证性,照片展现的许多画面早已不可复得,困而更显得珍贵。这本书可以说是将史料和实地考察密切结合而写出的一本实证民族史地杰作,更是“一本周详、准确论述西南各民族尤其是纳西民族史地、文化的力作,不仅在国外有很大的影响:同样,在民族学研究高手如林的国内,在民族学研究成果丰厚的云南,也同样得到推崇: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得到纳西族学人的高度赞誉。
20世纪50年代末,在纳硬族学者周汝诚老先生的推荐下,当时的云南省委副书记孙雨亭、副省长张冲深刻意识到《王国》一书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1965年。同意历史所提出的邀请英文水平极高的刘宗岳先生(曾任民国时期云南省省主席龙云的英文秘书)翻译此书,并由刘明珠女士协助翻泽(她翻译了原著l-62页)。1976年,历史所在结束《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记录片拍摄后,为适应当时对纳西族历史、地理、宗教、人文调查研究的需要,历史研究所指派本所民族组的刘达成负责对刘宗岳先生的译稿进行初步审校和文字润色,然后油印,此即1976年11月由云南大学历史研究所民族组首次刊印并广为流传的油印本《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上、中、下3卷。历史所民族组的周裕栋、孙代兴、蒋申礼等同志为校对油印稿曾付出过辛勤的劳动。
1998年初,原云南省省委书记安平生同志从北京托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鲁新建刚志,把当年刘宗岳先生原译稿转送到云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彭晓,社长周文林手中,并转述了安平生同志希望能公开出版此书的愿望。彭晓、蒯文林先生以出版家和文化人的敏锐眼光看出这部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在接到书稿的第二天,便作出购买版权、尽快出版的决策。在购买版权的过程中,纳西族学者、知名人王宣科、郭大烈先生出力甚大,纳西族学人和匠宇给了很大帮助。美国哈佛人学给了最人的优惠条件,在得知云南方面购买著作权的要求后。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