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61349014
条形码:97875613490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Random Reminiscences of Men and Events
图书品牌:北京思考者
内容简介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自传》内容简介:洛克菲勒自己在童年时期便懂得饲养火鸡,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在青年创业时期,因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畅,他向父亲借钱,欣然接受10%的利率。在洛克菲勒家族,从来没有白拿的钱,一分钱也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这样的信念使得这个家族长盛不衰。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实际上,天赋是一方面,卓越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成就伟业的关键因素。从老洛克菲勒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信中,我可以看见他是怎样细致地纠正下一代的一个个错误,给与他智慧的指导。
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钱,朋友让他不必客气,而他却坚持把硬币放到朋友的口袋里,郑重地说:“这可是1美元整整1年的利息啊。”由此可见,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抓住了每分钱。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追寻财富背后的智慧源泉,汲取人生奋斗的强大动力。
作者简介 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媒体推荐 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洛克菲勒的公司合伙人M.B.克拉克
在现代世界的创造者当中,有两位堪称最为杰出的人:洛克菲勒和俾斯麦。他俩一个在经济学上,一个在政治学上驳斥了自由主义的梦想。
——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历史为约翰?D.洛克菲勒作出的最终评价很可能是这样的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贡献将被公认为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那些能慷慨解囊而又独具慧眼的富翁对现代科学所做的贡献,堪与历代教皇和诸多王公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所提供的庇护相媲美。在这类富翁当中,约翰?D洛克菲勒可谓佼佼者。
——英国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
编辑推荐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自传》:如果将我一文不名地扔在沙漠中央,只要有一行驼队纤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旧朋老友
第二章 获取财富是困难的技艺
第三章 标准石油公司
第四章 石油行业的经历
第五章 其他商业经历和商业原则
第六章 赠予的艺术
第七章 慈善托拉斯:赠予合作原则的价值
附录:洛克菲勒信礼
……
序言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为了准确反映出上榜富豪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因此,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达到比尔盖茨的数倍。
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他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洛克菲勒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洛克菲勒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
洛克菲勒自己在童年时期便懂得饲养火鸡,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在青年创业时期,因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畅,他向父亲借钱,欣然接受10%的利率。在洛克菲勒家族,从来没有白拿的钱,一分钱也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这样的信念使得这个家族长盛不衰。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实际上,天赋是一方面,卓越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成就伟业的关键因素。从老洛克菲勒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信中,我可以看见他是怎样细致地纠正下一代的一个个错误,给与他智慧的指导。
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钱,朋友让他不必客气,而他却坚持把硬币放到朋友的口袋里,郑重地说:“这可是1美元整整1年的利息啊。”由此可见,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抓住了每分钱。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追寻财富背后的智慧源泉,汲取人生奋斗的强大动力。
文摘 插图:

家庭教育
我非常感激我的父亲,因为他教会了我许多实践的方法和实用的技能。他经营过多家不同的公司;以前他时常跟我讲起工作上的事儿,并向我解释每件事情的意义;他教给我做生意的原则和方法。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小本子,记录我的收支情况,以及定期捐出的小数额款项。我至今还保留着它,把它叫做“记账本A”。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者的家庭生活更加和谐,不像富有的人家,什么事情都可以由仆人代劳,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出生在中等收入的家庭中。七八岁时,我在妈妈的支持下,开始了首次创业,做成了第一单生意。我养了一群火鸡,妈妈给我一些牛奶的凝乳喂养它们。我精心地照料着它们,养大后把它们卖掉。我的记账本中全都是利润,因为没有什么需要支出的,我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次收入。
我非常享受这种小营生。直到今天,闭上眼睛,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群优雅而高贵的火鸡沿着小溪静静地踱步,穿过丛林,小心翼翼地溜回自己的窝。直到今天,我仍很喜欢看一群群火鸡,从来不错过任何研究它们的机会。
母亲对我们的管教十分严厉,一旦我们出现了不学好的苗头,她便用桦树条鞭打我们。有一次,由于在学校惹祸,被妈妈打了一顿。打完之后,我才有机会解释,发现自己很无辜。
“不要紧,”妈妈说,“这次打都打了,下次再犯错就不打你了。”在很多情况下,妈妈都是这种态度。我记得,尽管大人严格禁止我们晚上溜冰,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男孩子实在忍不住,还是跑出去了。还没有开始溜冰,我们就听到了求救声,接着发现一个邻居踩碎了冰,掉到了水里,随时可能被淹死。我们找了一根长杆,伸到水中,成功地将他解救出来。他的家人对我们万分感激。虽然并不是每一次溜冰都会救人一命,但我和兄弟威廉都觉得,尽管我们不听大人的话,但毕竟做了好事,救人一命,所以可以减轻对自己的责罚。但实践证明,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
开始工作
16岁时,我即将完成中学的课程,家里人原本计划送我去读大学,但后来还是觉得最好先让我去克利夫兰的商业学校学习几个月。学校里教授簿记和一些商业贸易的基本原则。这些训练虽然只持续了几个月,但让我获益匪浅,是我人生的珍贵财富。但是如何找到工作——这是个问题。几周以来,我走遍大街小巷,费尽口舌,询问商人和店主是否需要雇人,但我的自荐均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小孩,个别人甚至没有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