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57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1569717
条形码:97878015697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内容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最新重印版)为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在总结几年考试工作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要参考教材,并合理兼容其他有关教材,对2003年版《全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进行了修订,并配套编写了考试指南。2006年版《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16个专业、49个考试科目(其中,临床中药学专业按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临床中医护理专业按中级、初级师两个层次分别编辑成册),是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最新重印版)供参加2008年全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生使用。
目录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内经
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医古文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内伤科学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内经
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医古文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内伤科学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
文摘 (七)肺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出现喘咳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气充盛,肺吸人之清气方能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或肺气久虚而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虚与肺阴虚亦可互相损及而同时并见,出现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八)肝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肝与脾的关系,首先表现于肝的疏泄功能对脾的运化功能的影响。其次,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亦有密切的关系。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另外:一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九)肝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血和精、以及阴液之间的相互滋生的关系。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肝血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生精,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也称之为“精血同源”。在病理上,精和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关系极为密切。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虚,而致虚火内生。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十)脾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脾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