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理论力学(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4-30 07:14:23 作者:

 理论力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562917051
条形码:978756291705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理论力学》根据高等学校工作本科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特点,适当更新课程内容,减少与物理等课程的重复,重组课程结构。《理论力学》主要内容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3大部分。
《理论力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航空、动力、自动化等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学院、函授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0 绪论
0.1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0.2 理论力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0.3 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0.4 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第一篇 静力学
引言
1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1.1.1 刚体的概念
1.1.2 力的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1.3.1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2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2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 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1.1 力在正交直角坐标系的投影和力的解析表达
2.1.2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充要条件
2.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2.1 力对点的矩
2.2.2 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2.2.3 力对轴的矩
2.2.4 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轴的矩的关系
2.3 力偶和力偶系
2.3.1 力偶与力偶矩
2.3.2 力偶的性质及等效条件
2.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2.4 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2.4.1 力向一点的平移定理
2.4.2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2.4.3 力系简化的结果分析
2.4.4 力系简化理论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3 力系的平衡
3.1 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1.1 平衡条件
3.1.2 平衡方程
3.1.3 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应用
3.2.1 单刚体的平衡
3.2.2 简单多刚体的平衡
3.2.3 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3.3 空间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3.3.1 空间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3.3.2 约束的类型
3.4 重心和形心
3.4.1 重心的概念
3.4.2 物体的重心坐标公式
3.5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3.5.1 滑动摩擦
3.5.2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3.5.3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运动学
引言
4 点的运动学
4.1 矢量法
4.2 直角坐标法
4.3 自然法
4.3.1 弧坐标
4.3.2 自然轴系
4.3.3 点的速度
4.3.4 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5 刚体的基本运动
5.1 刚体的平行移动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2.1 转动方程及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5.2.2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5.3 轮系的传动比
5.3.1 齿轮传动
5.3.2 皮带轮传动
5.4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6 点的合成运动
6.1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
6.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6.3 牵连运动是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6.4 牵连运动是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
本章小节
思考题
习题

7 刚体的平面运动
7.1 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与平面运动方程
7.2 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分析
7.2.1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
7.2.2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
7.3 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
7.4 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篇 动力学
引言
8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8.1 动力学基本定律
8.2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9 动量定理
9.1 动量与冲量
9.1.1 动量
9.1.2 冲量
9.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9.2.1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9.2.2 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
9.3 质心运动定理
9.3.1 质心运动定理
9.3.2 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10 动量矩定理
10.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
10.1.1 质点的动量矩
10.1.2 质点系的动量矩
10.2 动量矩定理
10.2.1 质点的动量矩定理
10.2.2 质点动量矩守恒定律
10.2.3 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
10.2.4 质点系的动量矩守恒定律
10.3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
10.4 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10.4.1 简单形状物体转动惯量的计算
10.4.2 惯性半径(或回转半径)
10.4.3 平行轴定理
10.5 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10.5.1 质点系对质心的动量矩
10.5.2 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10.6 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11 动能定理
11.1 功和动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11.1.1 常力在直线运动中的功
11.1.2 变力在曲线运动中的功
11.1.3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11.2 动能定理
11.2.1 按内力和外力分类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
11.2.2 按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分类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
11.3 功率和功率方程
11.3.1 功率
11.3.2 功率方程
11.3.3 机械效率
11.4 势力场和势能及其性质
11.4.1 势力场
11.4.2 势能
11.4.3 有势力的功
11.4.4 势力场的其他性质
11.5 机械能守恒定律
11.6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12 达朗伯原理
12.1 达朗伯原理与惯性力
12.2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12.2.1 刚体作平动
12.2.2 刚体作定轴转动
12.2.3 刚体作平面运动
12.3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轴承的附加动反力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13 虚位移原理
13.1 约束、自由度与广义力
13.1.1 约束
13.1.2 质点系的自由度与广义坐标
13.2 虚位移、虚功和理想约束
13.2.1 虚位移和虚功
13.2.2 理想约束
13.3 虚位移原理及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14 机械振动基础
14.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14.1.1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4.1.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解
14.1.3 自振周期
14.2 计算自振频率的能量法
14.3 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
14.3.1 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4.3.2 微分方程的解
14.4 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强迫振动
14.4.1 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4.4.2 振动微分方程的解
14.4.3 强迫振动的振幅
14.5 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强迫振动
14.5.1 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4.5.2 振动微分方程的解
14.5.3 有阻尼强迫振动的振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序言 20世纪,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现在人类在物质领域已深入到基本粒子世界,在生命科学领域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思维科学领域则主要是数学和脑科学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以及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加速。
近20年来,我们在经济战线上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适应性要求不断增强。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引下,开展了起点高、立意新、系统性强、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改革工程。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大工程的观念、终身教育以及回归工程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拓宽本科教育口径、加强和扩展本科教育共同基础的要求日益强烈。
1998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总数由原来的500多种减少至249种。新专业目录的颁布,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拓宽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视野,为人才培养能较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创造了条件。许多学校也都以专业调整、改造和重组为契机,大力调整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拓宽基础,整合课程,构建新的专业平台,柔性设置专业方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