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802511216/9787802511217
条形码:97878025112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讲述了:曾国藩是中国古代从政者的楷模,胡雪岩是中国古代生意人的典范。曾、胡二人的智慧相得益彰,有互补之效。即使是在今天,他们的做人做事之道也有借鉴意义。做人做事,如何把握好时机,拿捏准火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能吸收曾、胡二人的智慧精华,定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立于不败之地。做人做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善于灵活变通的人。
编辑推荐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讲述了: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就是讲究做人要修身立德,做事要灵活机变。做人不能玩阴阳两面,做事不能耍黑白两手,做人要“曾学”为体,做事宜“胡学”为用。
目录
第一章 老成练达的处世心法
一、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
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
改掉自欺欺人的毛病
待人以诚,容人以恕
做人心机太重不是好事
天道忌巧,奸猾不如厚道
与人为善,利人利己
二、七分胡雪岩:做事要老道
做事一定要照规矩来
生意人不可无端树敌
失去信用会毁了自己
与同行结怨的钱别赚
给人活路,就是给自己财路
拒绝烫手的钱
三、曾、胡处世心法借鉴之道
做人要守规矩
奸诈之人不足道
人品是立身之本
互惠互利才是长久之道
不能为钱丢了情义
同舟共济,共奔“钱”程
第二章 涉危蹈险的谋事胆略
一、三分曾国藩:夹着尾巴做人
人生充满不可测知的风险
为官公道,首在言行谨慎
得意时小心“高处不胜寒”
事事检点,三思而行
二、七分胡雪岩:壮起胆子做事
敢于自立门户
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
壮起胆子闯一闯
凡事总要有个退路
三、曾、胡谋事胆略借鉴之道
做人过慎会丧失良机
大商人敢为天下先
刚愎自用,是“无知者无畏”
说话办事贵有自知之明
大事可做但不可吹
量力而行,不逞匹夫之勇
第三章 从容大度的心态修炼
一、三分曾国藩:荣辱放得下
对看不惯的事情要闭眼
做官要有些胸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不要跟命过不去
把名利看得淡一些
二、七分胡雪岩:输赢看得开
大人有大量,得理也让人
抛开得失之心
赢得起也输得起
为人要做有脸面的事
三、曾、胡心态修炼借鉴之道
想出头,但不要强出头
心态平和者是处世高人
心胸狭隘做不大生意
暂时吃亏不算亏
成功商人的真正乐趣
第四章 义利兼施的人脉攻略
一、三分曾国藩:靠情义揽人心
用心编织关系网
交友先要看品行
人际往来重同乡情谊
讲仁守义,恩信带兵
以诚心善待追随者
二、七分胡雪岩:凭“利”字走天下
徽商精通人缘经
大树底下好乘凉
“利”字是最大的诱饵
摸准对方的软肋
三、曾、胡人脉攻略借鉴之道
借人之力,成己之实
寻找自己的靠山
人情要做在节骨眼上
感情投资,“义、利”两手都要用
生意场人情投资三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寻找机遇
第五章 进退自如的显隐哲学
一、三分曾国藩:精于韬光养晦
大隐隐于市
顺利时切忌高兴过头
功名太盛时要善于隐身
谙熟人生进退之道
二、七分胡雪岩:擦亮金字招牌
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
场面上的事情要做好
守住面子和招牌
商人要学会舍财扬名
“身价”可以增强竞争力
三、曾、胡显隐哲学借鉴之道
人怕出名猪怕壮
藏身待时者多是江湖老手
适当地露一露、争一争
懂得自我包装
学会“炒作”自己
第六章 别开生面的用人智术
一、三分曾国藩:练就识人慧眼
知人善任,慎用人才
用心明辨诚伪
曾国藩选人五标准
轻薄之人不可重用
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
百试不爽的观人智慧
二、七分胡雪岩:用人不拘一格
看人不能拘泥于一点
用人关键是要“靠得住”
用人不要光看面子
大才要大用,小才要小用
三、曾、胡用人智术借鉴之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知人识人,自古为难
去掉障碍才能看清人
灵活慎用识人八法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七章 洞悉时局的机会眼光
一、三分曾国藩:把握时局的高手
谋大事要稳中求成
先观大局之变
机会到来,乘势而上
邀功请赏,把握良机
二、七分胡雪岩:锐利的生意眼光
发达的机会无处不在
从变化中找到机缘
一次机遇能叫你如愿以偿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盘算整个局势
三、曾、胡机会眼光借鉴之道
多远的眼光做多大的生意
赚大钱靠的是胆识和气魄
以战术眼光找财源
确保握有七成胜算
第八章 通权达变的融通智慧
一、三分曾国藩:韧性、坚忍、“挺”住
做人不可缺少刚强之气
骨骼硬才能站得稳
刚毅强挺为忍
打脱牙和血吞
善于打持久战
二、七分胡雪岩:机智、变通、做“活”
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
头脑灵活,办法就多
八坛七盖,翻转钱眼
在钱眼里面荡秋千
三、曾、胡融通智慧借鉴之道
碰到困难绝不言退
成功需要忍耐与坚持
别一条道走到黑
做人既讲规矩又讲变通
保持头脑灵活
做生意要应时而变
……
序言 中国近代史上,诞生过两位奇人,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在政坛叱咤风云,一个在商界呼风唤雨。他们所创造的人生传奇,即使一个多世纪过去,仍令人回味无穷。这两个人,一位是曾国藩,一位是胡雪岩。
曾国藩身处晚清乱世之中,凭借过人的智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再造满清“中兴”大业。毛泽东说他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胡雪岩则为晚清商界的领军人物,以“红顶商人”名扬天下,被誉为“旷世不遇的商贾奇人”。
曾国藩、胡雪岩作为成功的政客和商人,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聚敛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二位的出身并不高贵:曾国藩由一介布衣起家,为官之路历经风霜、无比凶险,但还是达到了一种很少有人能企及的辉煌,赢得了显赫的功名;雪岩最初不过是个钱庄的学徒、跑街的伙计,在短短数年间便迅速发迹,成为呼风唤雨的富商大贾。
曾、胡二人之所以能够在虎狼相争、你死我活的官场、商场中游三,J有余,人生步步走高,最终登峰造极,凭的是过人的智慧。这种做人做事智慧,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曾、胡二人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们发迹起家的历史,很值得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文摘 第一章 老成练达的处世心法
一、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
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别人领教了你一次精明,会受到启发,别人领教了你两次精明,会受到教训,别人领教了你三次精明就会提高警惕!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轻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人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不自在。如果还不得不与他交往,那么就只能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诈,人也对你诡诈;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浑,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