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

发布时间: 2010-07-01 02:36:25 作者:

 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
ISBN:7801950526
条形码:7878019505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联信

内容简介 《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
把你当成一个建造生活木屋的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能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惟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通过《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的故事,人们才能理解更深的人生哲理。
编辑推荐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 个人生哲理》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目录
第一章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消除自卑感,充满信心地进行努力
有声誉的作家也有失误的时候
头上的那绿色缎带
有了积析的心态就容易成功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相信不相信
要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酒毕竟不同于水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人格的尊严
你鄙视我,我更鄙视你
保持自己的本色

第二章 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体
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
长途车上也能发展友谊
想在交往时受人欢迎就要学会倾听
嘴上功夫也很重要
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给对方一个痛哭的机会
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在了解真相之并莫冲动
用孔雀翎维护尊严
多余的提醒
母爱最伟大
咖啡馆的一个伙计
减少奖金也很感人
以退为进的战略
优惠中附加的一些限制条件
巧妙撤换下属的工作

第三章 宽容大量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宽容别人对自己的恶意伤害
不带着怒气做任何事
超越成败得失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成功
最好的消息
应有的品质和高尚的品质
宽宏大量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钓鱼的诀窍
面对心怀敌意的人不一定要针锋相对
帮助别人解脱
一包巧克力饼干
率先迈出化敌为友的一步
理性地克制自己的言行
谦虚谨慎是人生的第一美德
谎言或迟或早总是要被揭穿的
坚持原则,严格按合同办事

第四章你有对生命的主宰权
三个旅行者
锲而小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
不失去希望就有作为
心病比生理上的疾病危害更大
你有对生命的主宰权
把缺点转化成发展自己的机会
在缺陷面前不退缩不消沉
努力克服自己的缺憾
意志力是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
残疾人也能做出一个健康人的成就
“笨”孩子也能走向成功

第五章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
了解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老钟表匠的启示
不要在心里为自己能够跳跃的高度设限
画好自己的底线
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不要为了出风头而行动
用小步稳妥地向成功靠近更容易
秉持专著于一的精神
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
对自己的目标充满信心
该选哪一把钥匙
不能制定过分细致、周密的计划
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动力
避免“羚羊的思维”
25年前的梦想
土拨鼠哪去了
不该忙的就不要忙

第六章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
不停顿地练习
真正的荣耀只能依靠个人奋斗争取
迅速地做出决定
把行动和空想结合起来
百发百中的秘密
条件是可以努力创造的
容易掌握的炼金术
少壮须努力
每天做好一件事
一笔大额悬赏金
面对拒绝要多动脑筋
要敢于一跃而下
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
不要囚多疑而丧失机会
找到自己的方向就能够迎来机会
抓住一切机遇地去叩响机会的大门
闲暇时光也是发展自我的机会
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努力地开发人造时间
把自己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
时间就是永恒
真正找到时间的感觉

第七章 哪怕只有针尖般大的希望也不要放弃
第八章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第九章 充沛的活力取决于你的思想
第十章 人不是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
……
序言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能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
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
文摘 丽莎是来自美国阿肯色州的学生,也是她所在镇里唯一来哈佛读书的人。在她准备启程到哈佛大学前,当地的人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机遇。
但是,丽莎的兴奋劲还没过,就忽然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糟糕了。她在哈佛过得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土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自己却一无所知,而许多她知道的事大家却又觉得好笑。她开始后悔自己到哈佛来。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到哈佛来受这份羞辱,同时更加怀念在家乡的日子,在那里,可没有人瞧不起她。
感到孤独无比的丽莎,觉得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无奈之下,她求助于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对她是这样诊断的:她已跨入了个人成长的“新世纪”,可她对已经过去了的“旧世纪”仍恋恋不舍。
她对于生活的种种挑战,不是想方设法加以适应,而是缩在一角,惊恐地望着它们,哀叹自己的无能与不幸。
她对于能来哈佛上学这一辉煌成就已感到麻木不仁。她的眼睛只盯着当前的困难与挫折,没有信心去再造就一次人生的辉煌。
她习惯了做羊群中的骆驼,不甘心做骆驼群中的小羊。
她以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去应付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自然是格格不入,可她抱残守缺,不知如何改变。
她因为自己来自小地方,说话土里土气,做事傻里傻气,就认定周围的人在鄙视她,嫌弃她。可她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她的自卑,才使周围人无法接近她,帮助她。
她生长在中南部地区,来东海岸的波士顿求学,面临的是一种乡镇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她没有想到,哈佛对她来说,不仅是知识探索的殿堂,也是文化融合的熔炉。
她身材瘦小,长相平常,多年来唯一的精神补偿就是学习出色。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