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发布时间: 2010-07-05 02:40:39 作者: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849
条形码:97871050868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内容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编辑推荐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
三、地貌
四、水系
五、气候
六、土壤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水电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三、野生动物
四、野生植物
五、地热、风能和太阳能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1953一1955年行政区划
二、1956一1958年行政区划
三、1959—1984年行政区划
四、1985年及以后行政区划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种植业
一、概述
二、生产条件
三、农作物品种
四、农技服务
五、粮油产量
六、特色农业
第二节 畜牧业
一、概述
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三、草原建设工作
第三节 林业
第四节 渔业
一、概况
二、生产情况
第五节 水利
一、30年前的水利建设概况
二、改革开放30年的水利建设概况

第五章 工业
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渐提高
二、企业总体实力大幅度提高,规模不断壮大
三、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海南州工业发展中坚力量
四、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为海南州工业发展增添后劲
五、工业产品种类增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交通
一、全州交通现状
二、交通建设产生的巨大效益
三、交通机构
第二节 邮政
一、1980—1998年海南邮政机构设置状况
二、1980—1998年9月前海南邮政业务的发展情况
三、1980—1998年海南邮电通信设施的建设情况
四、独立运营后的海南州邮政
第三节 电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一、财政概况
二、近几年主要工作
第二节 税收
一、基本情况
二、税费收入情况
三、税收征管
四、税收信息化建设
五、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金融
一、机构概况
二、存贷款情况
第四节 保险
一、人寿
二、财险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社会事业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插图:


冲积平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二塔拉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在进入共和盆地古湖积平原后,流速减缓,下切侵蚀能力降低,侧向侵蚀能力加强,将河床拓宽展平而形成的。下部为河床相的砂砾石层,表层有河漫相的中细砂层,厚仅20一30厘米。一塔拉前沿海拔2910米,后沿2930米;二塔拉前沿海拔2960米,后沿2970米,起伏甚微。由于风蚀强烈,黄河不断下切,地下水位降低,加以砂砾层透水性强,降水易于渗漏散失,故成为戈壁沙丘广布、植被稀疏的干旱荒漠草原。第二类为布哈河三角洲冲积极平原。布哈河为青海湖水系中最大河流,径流最大,搬运能力强,在入湖处形成扇状三角洲,伸人湖区达13千米。老三角洲由粉砂、泥质粉砂夹薄层腐殖质组成,草类植被生长较好;新三角洲多为中、粗砂及细砾,上无植被覆盖。第三类为贵德盆地冲积平原,系由黄河、莫曲沟河、高红崖河在侧向侵蚀扩展河床过程中形成的。黄河在摆脱龙羊峡谷束缚后,对贵德盆地结构疏松的砂、砾及泥岩进行强烈的旁向侵蚀,河床被拓宽,形成了河漫滩及低阶地,而莫曲沟河与高红崖河也以同样方式拓宽河床,进行堆积,形成了小型冲积扇平原,并与黄河冲积平原连成一体,构成贵德山间平原。物质组分具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下部为砂砾层,上部为粉砂及泥质粉砂层,适于农垦。此外,大河坝、沙珠玉、茫拉、沙沟等带状冲积平原,也是在河流侧向侵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后记 《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一书,是按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在中共海南州委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人员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青海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书稿根据自治州《概况》编委会和省五种丛书编委会审稿会议提出的意见作了再次修改,最后经州委和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审查定稿。
1982年初,自治州成立了《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委会,由柔巴、魏连升、索布、索南才郎、尕藏加、参直亥、刘若筠、平才仁、洛桑、来结义、张自敬、才保、多结太等同志组成。柔巴任主任,魏连升、索南才郎、尕藏加、参直亥、刘若筠任副主任。编委会下设编写组,由刘若筠任组长,张自敬任副组长。
本书各部分的编写人是:张自敬第一、三、十章;冯自勤第二章的第一、二节;金志仁第四章和第六章的二、三节;蒋常绅五、六章的一、四节;王景通(蒙古族)第七、八章;才保(藏族)第九、二章的三节,全书由金志仁、蒋常绅进行了纂修。
参加本书资料收集和编写的还有洛桑、李洪烈、秦裕江、庞璧成等同志。本书照片大部分是州群艺馆冯思学和共和县文化馆的李延博所提供。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