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小学版中年级)

发布时间: 2010-07-08 02:32:17 作者: kind887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小学版中年级)


基本信息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37943001/9787537943000
条形码:97875379430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理健康系列

内容简介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小学版中年级)》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书。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观察,记忆,思维,兴趣,意志,能力,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学习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孩子学习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学习。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品德。品德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品德的认知,品德的情感,品德的自律,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品德才可能得以优化。孩子品德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品德。
总而言之,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与心理密切相关。一个把孩子成长放在心中的老师,必然会真真切切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任课的老师,是班主任老师。事实上,每位班级老师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实施班级的心理影响:通过课本的教学,把一个个优秀人物送进孩子的心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孩子的身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诸如此类的举措,都可以认为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朴素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生动鲜活的经验。
编辑推荐 《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小学版中年级)》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所有任课老师,是班主任老师。
这套书能帮您:了解孩子心理、促进孩子心理成长、优化孩子心理品质、疏导孩子心理困扰……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心理教育手册》。
目录
第一章 七彩心灵——小学中年级心理教育
第一节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成长关注的重点
第三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教育的任务
第四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教育的途径
专题一小学中年级心理教育活动纲要

第二章 孩子,你怎么啦——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探究
第一节 从行为走进学生心灵
第二节 从学习走进学生心灵
第三节 从“关系”走进学生心灵
专题二发掘智慧潜能

第三章 悦航心海——小学中年级心理促进技术
第一节 中年级的心理成长课程
第二节 中年级专题心育活动
第三节 中年级的学习行为指导
专题三保护孩子的创造潜能

第四章 避开心路礁石——小学中年级心理疏导技术
第一节 “正确”后面的错误
第二节 课堂行为辅导
第三节 作业拖拉行为辅导
第四节 重大创伤心理辅导
专题四自我意识问题辅导

第五章 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调适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第二节 教师对家长的引导
专题五教师与家长的心灵沟通

第六章 健心资源库——开发和利用心理教育资源
第一节 心育游戏
第二节 心育活动操
第三节 心育美文
……
序言 这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的书。
这是一套写给班级老师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书。
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观察,记忆,思维,兴趣,意志,能力,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学习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孩子学习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学习。
班级老师必须关注孩子的品德。品德的基础是什么?是心理。品德的认知,品德的情感,品德的自律,都是心理。而有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品德才可能得以优化。孩子品德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源。关注孩子心理,才是从根本上关注孩子品德。
总而言之,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与心理密切相关。一个把孩子成长放在心中的老师,必然会真真切切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最重要的是班级,是班级中任课的老师,是班主任老师。事实上,每位班级老师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实施班级的心理影响:通过课本的教学,把一个个优秀人物送进孩子的心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孩子的身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诸如此类的举措,都可以认为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朴素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生动鲜活的经验。
文摘 第一章 七彩心灵——小学中年级心理教育
第一节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在9岁~10岁左右,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又称中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其总体发展较平稳、稳定。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他们开始出现了分化性的学习兴趣;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等;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开始独立地对自己评价,并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一、一般心理特点
1.个性差别大
中年级学生是个体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自信;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由于成绩不良或某方面的缺失,不能受到班级同学的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情绪自控力差,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很容易使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意志力下降
大约从中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其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所以,常会在意志特征上表现出一种自制力和坚持性下降的趋势。
二、学习方面的特点
从中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中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两年之前,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中年级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下滑。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使用参考书,学会检索、查阅图书资料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求知和成才,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只
……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