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2062195
条形码:97878020621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北京人文古迹旅游丛书
编辑推荐 老北京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层次分明,居住者的阶层、身份可以一目了然。黄琉璃瓦的紫禁城、绿琉璃瓦的王府以及坛庙、寺观、官宦府邸、民宅,因级别不同而黄、绿、灰不等。本册对那些独一无二的皇家建筑,别具一格的宫殿坛庙以及存留至今的王府、官邸、名人故居与民居四合院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显示了它们作为赫赫帝都的人神安居的独特魅力。
目录
宫殿煌煌帝王居
故宫的沿革
建筑艺术
故宫导览
祭坛幽幽众神享
……
文摘 书摘
从圜丘坛向西,在西天门以南沿内坛墙一侧以里便是斋宫。斋宫是又一
处较为重要的建筑,属于祭天的辅助性建筑,供皇帝祭祀之前斋戒沐浴之用
。斋宫坐西朝东,平面是一个正方形,占地达4万平方米,建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嘉靖九年(1530年)、雍正三年(1725年)、乾隆七年(1742年)、嘉
庆二十四年(1819年)先后重修。它被两重高大的宫墙围得严严实实,两道宽
宽的御河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外沟内岸还建有163间回廊,
是皇帝斋戒时侍卫兵士放哨警卫的处所。斋宫共有房屋60多间,主要有正殿
、寝宫、钟楼等,布局严谨,结构规整,有小皇宫之称。正殿气宇轩昂,立
于台基之上,红墙绿瓦,对比鲜明。大殿面阔5间,是拱券形砖石结构,没
有一根梁枋木柱,技艺超群,手法精湛,被称作无梁殿,确是名副其实。殿
前丹墀上一左一右两座石亭子,右边放置时辰牌,报告时间;左边放置斋戒
铜人,在皇帝斋戒期间亭子内放一张方几,上罩黄云缎桌衣,再设约半米高
的铜人像一尊,铜人双手捧着写有“斋戒”二字的简牌,让皇帝“触目惊心
,恪恭罔懈”。大殿后是寝宫,为皇帝斋宿的所在。这里有宿卫房、衣包房
、茶果局、御膳房、什物房等,宫中所有为皇帝服务的机构在这里一应俱全
,无怪乎有小皇宫之誉呢!
在外坛西墙内祈谷门和西天门一线以南便是神乐署与牺牲所,前者在北
,后者在南。神乐署是祭天时管理演奏古乐的机关,也是乐舞生练习乐舞的
排练场,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叫做神乐观,清代乾隆十九年(175
4年)才改叫今天的名字。整组建筑坐西朝东,有大殿5间,明代叫太和殿,
清代康熙时改叫凝禧殿,殿后为显佑殿,共7间;此外还有奉祀所、掌乐房
及存放乐生冠服的库房等一系列建筑。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