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ISBN:9787562915584
条形码:97875629155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是“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是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依据我国最新修订的相关规范、标准编写的。
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建筑用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钢材、木材、建筑用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绝热和吸声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等内容。
《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除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作为土建类其他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供土建类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0 绪论
0.1.1 建筑材料的分类
0.1.2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
0.1.3 本课程的任务
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1.1 基本物理性质
1.1.2 材料的孔隙率、密实度、空隙率与填充率
1.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1.4 材料的热工性能
1.2 材料的力学性能
1.2.1 材料的强度
1.2.2 材料的变形性质
1.2.3 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1.2.4 材料的耐久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2 建筑用石材
2.1 岩石的组成、构造与分类
2.1.1 岩石的组成
2.1.2 岩石的分类
2.1.3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2.2 建筑用石材的性能、应用与石材的防护
2.2.1 建筑用石材的技术性能
2.2.2 石材在建筑上的应用
2.2.3 石材的防护
2.3 常用饰面石材简介
2.3.1 天然大理石
2.3.2 天然花岗石
2.3.3 石灰石
2.4 人造石材
2.4.1 人造石材的类型
2.4.2 树脂型人造石材的特点和用途
2.4.3 树脂型人造石材的性能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3 气硬性胶凝材料
3.1 石灰
3.1.1 石灰的生产
3.1.2 石灰的熟化
3.1.3 石灰浆体的硬化与碳化
3.1.4 石灰的性质
3.1.5 石灰的技术标准和检测
3.1.6 石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7 石灰的贮存和运输
3.2 石膏
3.2.1 建筑石膏
3.2.2 高强石膏
3.2.3 模型石膏
3.2.4 粉刷石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4 水泥
4.1 硅酸盐水泥
4.1.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及熟料的矿物组成
4.1.2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凝结硬化
4.1.3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4.1.4 水泥石的腐蚀及防止
4.1.5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4.1.6 硅酸盐水泥的应用与存放
4.2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4.2.1 混合材料的种类和作用
4.2.2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3 矿渣硅酸盐水泥
4.2.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4.2.5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4.2.6 复合硅酸盐水泥
4.3 其他种类水泥
4.3.1 快硬硅酸盐水泥
4.3.2 铝酸盐水泥(高铝水泥)
4.3.3 白色和彩色硅酸盐水泥
4.3.4 道路硅酸盐水泥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5 混凝土
5.1 概述
5.1.1 混凝土的特点
5.1.2 混凝土的分类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5.2.1 水泥
5.2.2 细骨料——砂
5.2.3 粗骨料——石子
5.2.4 拌舍及养护用水
5.3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5.3.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3.2 混凝土强度
5.3.3 混凝土的变形
5.3.4 混凝土的耐久性
5.4 混凝土外加剂
5.4.1 外加剂的分类
5.4.2 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5.4.3 使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5.5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5.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5.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5.5.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5.5.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5.6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5.6.1 混凝土的生产控制
5.6.2 混凝土的合格性控制
5.7 其他品种混凝土
5.7.1 轻骨料混凝土
5.7.2 多孔混凝土
5.7.3 无砂大孔混凝土
5.7.4 特细砂混凝土
5.7.5 防水混凝土
5.7.6 高性能混凝土
5.7.7 水泥粉煤灰混凝土
5.7.8 纤维混凝土
5.7.9 耐热混凝土
5.7.10 商品混凝土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6 砂浆
6.1 砂浆的性质
6.1.1 流动性
6.1.2 保水性
6.1.3 砂浆的强度
6.1.4 粘结力
6.1.5 砂浆的变形
6.2 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6.2.1 砌筑砂浆
6.2.2 抹面砂浆
6.3 特种砂浆
6.3.1 防水砂浆
6.3.2 保温砂浆
6.3.3 聚合物砂浆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7 墙体与屋面材料
7.1 墙体填充材料
7.1.1 砌墙砖
7.1.2 墙用砌块
7.1.3 墙用板材
7.2 屋面材料
7.2.1 屋面瓦材
7.2.2 屋面用轻型板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8 建筑钢材
8.1 建筑钢材的基本知识
8.1.1 钢的冶炼
8.1.2 钢的分类
8.2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8.2.1 力学性能
8.2.2 工艺性能
8.2.3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8.3 钢的冷加工强化与时效处理
8.4 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和选用
8.4.1 碳素结构钢
8.4.2 优质碳素钢
……
9 木材
10 建筑用高分子材料
11 防水材料
12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13 建筑装饰材料
14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试验
参考文献
……
序言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正确评定建筑材料的品质和性能、合理使用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的重要环节。为此,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从事建筑材料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我国建筑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创历史之最,对建筑业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已成为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又促进了建筑材料行业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新品种层出不穷,有关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砂浆、钢筋等主要工程用材的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调整变化,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提出了自2000年起建筑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这一切都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使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实用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使得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和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需求,我们更需要一套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教学特点,由理论实践并举到侧重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教材来帮助学生的学习。基于此,我们组织了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的有关教师在本教材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更正了第一版教材中的不足和谬误之处,教材修订过程中注意结合了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材料生产、应用及性能检测的最新规范,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旨在能够适应新时期高职高专教育对理论教材实用性的基本需求。
文摘 火山岩是火山喷发时岩浆被抛到空中,急速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火山岩为玻璃体结构且呈多孔构造。如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和凝灰岩等。火山灰和火山砂可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浮石可作混凝土骨料;凝灰岩经过加工可作墙体保温材料,如经加工磨细后也可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
2.1.2.2沉积岩
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外力的地质作用下经风化、搬运、沉积作用下(如压固、胶结、重结晶等)重新成岩,在地表或地表不太深处形成的岩石,又称水成岩。其主要特征是呈层状构造,各层岩石的成分、颜色、构造、性能均不同,且为各向异性。与深成火成岩相比,沉积岩的体积密度小,孔隙率和吸水率较大,强度和耐久性较低。它又可以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有机)沉积岩三类。
机械沉积岩是各种岩石风化后,在流水、风力或冰川作用下搬运,逐渐沉积,在覆盖层的压力下或由自然胶结物胶结而成。散粒状的有粘土、砂和砾石等,经自然胶结成整体的,相应称之为页岩、砂岩和砾岩。
化学沉积岩是岩石中的矿物溶解在水中,经沉淀沉积而成。如石膏、菱镁矿、白云岩及部分石灰岩。
生物(有机)沉积岩是由各种有机体的残骸经沉积而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硅藻土等。
2.1.2.3变质岩
岩石由于强烈的地质活动,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矿物再结晶或生成新矿物。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及构造发生显著变化而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一般沉积岩形成变质岩后其建筑性能有所提高,如石灰岩和白云岩变质后成为大理岩,砂岩变质后成为石英岩,都比原来的岩石更加坚固耐久。
相反,原为深成岩的岩石经变质后产生片状构造,建筑性能反而恶化。如花岗岩变质后成为片麻岩,片麻岩易于分层剥落,耐久性变差。
整个地表岩石的分布情况为:沉积岩约占75%,岩浆岩和变质岩约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