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1707397/9787801707390
条形码:9787801707390/97212017073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A Biography of Yinchu Ma
内容简介 马寅初 1882-1982、,字元善,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爱国人士,人称“五马奇人”。马寅初一生历经了三个翻天覆地的大时代 满清王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新中国等几个重大历史阶段,生平跨越一个多世纪,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众所周知的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很高的社会知名度。
本书总共跨越125年——上起马寅初出生之年(1882年),下迄马寅初去世之岁(1982年),兼及马寅初身后之事(截止于2007年)。内容大致以时间先后为序,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马寅初百年人生的全貌。通过此书,读者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马寅初其人其事其学。本次推出的《马寅初传》,是一部名符其实的马寅初的“全传”。
作者简介 彭华 1969-,男,笔名彭印川。四川丹棱(今属眉山市)人。1992、1999、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别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11月晋升为讲师,2000年1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12月晋升为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巴蜀文化研究。
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文献》、《孔孟学报》(台北)、《史学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著作五种七部——《燕国史稿》(2005年)、《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2007年)、《马寅初的最后33年》(2005年)、《浪子悲客:古龙传》(2001年)、《侠骨柔情:古龙的今世今生》(台湾繁体字版,2004年)、《挥戈鲁阳:金庸传》(2001年)、《风华再现:金庸传》(台湾繁体字版,2003年)等;参编著作三部——《国史纲要》2004年、、《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第一卷《中国古代文明起源》(2007年)、《中外历史故事》(2004年)等;主编著作三部——《情与理:蒙培元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集》(2008年,主编之一)、《思想家》第二辑(2006年,副主编)、《唐学论衡:唐君毅先生的生命与学问》 上下册,(2006年,副主编)。另在《行为科学》、《现代交际》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三十余篇。
《燕国史稿》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6年,《马寅初的最后33年》获宜宾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
编辑推荐 马师在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同仁敬重;
先生为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
专业书评 马寅初,始终敢怒、敢言的斗士,或以为可比肩文学巨人——鲁迅
马寅初,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他是我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 ——周恩来
马寅初,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 ——郭沫若
马寅初,“近百年最值得尊敬的学者,超级爱国的知识分子”—— 潘序伦
马寅初,建国以来最令人肃然起敬、佩服有加的两位知识分子之一 ——季羡林
马寅初,“我们中华民族难得的瑰宝” ——宋庆龄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艰难的求学之路
一、不做生意要读书
二、灯芯一根心中亮
三、负笈西洋取真经
第二章 正义的大学教授
一、一不做官,二不发财
二、修身治学,为国为民
三、禁烟禁赌,抵制洋货
四、立法委员,正义呼声
第三章 山城的“狮子吼”
一、一则“严正声明”
二、“征发国难财者税”
三、幽禁与软禁
四、莫做“真空管”
第四章 为民主而斗争
一、“较场口暴行”
二、“又作狮子吼”
三、“急起自救”
四、“坐牢,我也要去!”
第五章 神秘的千里大转移
一、神秘的“大菜师傅”
二、愉悦的“知北游”
三、古都焕发新春
第六章 为世界和平而奔波
一、世界和平大会的由来
二、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
三、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
四、“努力完成抗美援朝任务”
第七章 浙江大学的“新创造”
一、与浙江大学的缘分
二、就任浙江大学校长
三、“这是一个新创造”
四、社会工作与校长事务
五、高校“教职员联合会”
六、凤凰山祭扫烈士墓
七、“爱惜人才的好领导”
第八章 北京大学的“工作任务”
一、新时期的北大校长
二、学习政治,改造思想
三、政界要人与北京大学
四、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
五、关怀青年健康成长
六、七旬老翁学俄文
第九章 为新中国筹谋划策
一、百废待兴,出谋划策
二、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三、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四、“大小团团转”理论
第十章 石破天惊的“新人口论”
一、催生“新人口论”的土壤
二、“新人口论”的逐渐形成
三、“新人口论”的破土而出
四、“新人口论”的基本内容
第十一章 坚决维护学术的尊严
一、有惊有险的1957年
二、声势浩大的批马运动
三、单身匹马,誓死应战
四、从“请求”到“毁灭”
第十二章 老骥伏枥,自强不息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奋力写《农书》
三、豹隐又废残
四、大风暴来临
第十三章 肝胆相照的深厚情谊
一、围绕手术的争论
二、“中国肿瘤医学之父”
三、深情的关怀
四、痛别周总理
第十四章 冤案平反,真金重光
一、坚持真理,隐约可闻
二、历史巨变,欢欣鼓舞
三、冤案平反的前前后后
四、惨痛而沉重的历史教训
第十五章 生前身后名
一、姗姗来迟的荣誉
二、百岁学者庆高寿
三、马老安详地走了
四、身前身后事,千秋有评说
附 录:
马寅初生平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引 子
翻开本书第一页,读者最为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首先便想知晓的第一个问题,或许就是——“马寅初,何许人也?”
马寅初,人杰地灵的浙江嵊县人氏。
马寅初,字元善,生于清德宗光绪八年(壬午)农历五月初九(1882年6月24日)午时。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时间——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加之本姓马,于是乡间盛传:“五马齐全,必定非凡!”
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寅初的一生果然“不凡”,而且确实“非凡”!
马寅初,学有所成的留学归国人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寅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前身),并被北洋政府保送至美国官费留学。
在美国,马寅初先入耶鲁大学,初学矿冶,后改习经济学。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马寅初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1914年,马寅初以《纽约市的财政》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后来在纽约出版,并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材)。
1915年,马寅初婉言谢绝了导师赛利格曼教授和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盛情与美意,毅然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套用时下的“流行话语”,马寅初是名副其实的“海归”。
马寅初,有头有脸的重要人物。
1915年回国后,马寅初历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教务长,浙江兴业银行顾问,并应聘任中国银行总司券(总发行人)。1920年,马寅初同郭秉文等人发起创办了东南大学商学院(后改为上海商科大学);1924年,马寅初加入“中国经济学社”,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社长)。1927年,马寅初离京南下,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并任金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马寅初出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
解放后,马寅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寅初,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
回国后,随着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发表与出版,马寅初一跃而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并且享有国际声誉。有评论说:“刘大钧、马寅初、何廉、方显廷被称为中国30、40年代的四大经济学家,享誉国内外。”
1948年,马寅初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文组)。1955年,马寅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马寅初,家喻户晓的人口学家。
早在1920年,马寅初就曾经发表过探
……
后记 人物传记之撰写,泱泱中华夙有传统。自太史公司马迁迄今,绵延不绝二千余载矣!自今日视之,事此者亦甚夥;举凡三教九流,不乏其人。自身份而言,笔者历史学科班出身,搦管握笔,谱传先贤,似分内事(援引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之言,此“吃饭之家伙”也),亦曾尝试一二。
此前,笔者先后创作过三部传记作品:(1)《浪子悲客:古龙传》,(2)《挥戈鲁阳:金庸传》,(3)《马寅初的最后33年》。前两本传记,于2001年3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来又在台湾发行了繁体字版,分别易名为《侠骨柔情:古龙的今世今生》(台北:大都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风华再现:金庸传》(台北:大旗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三本传记,于2005年7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现今,笔者又以《马寅初的最后33年》为基础,执笔为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书写“全传”,不觉兴从中来,亦感触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