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1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35752551
条形码:97875357525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遗产在中国电视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世界遗产在中国》是一部38集的高清纪录片,主题集中、鲜明。它纪录的是中国顶级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其价值不言而喻。该纪录片全景式、成系列地反映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和人类口述非物质遗产,这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本书为该纪录片之书面呈现,本书为该系列之一,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通俗。
编辑推荐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泰山,山的帝王威严——泰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黄山,皖南的幻石松云——黄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佛道共生的千年传奇——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武夷山,遗世的丹霞杰作——武夷山。
三套丛书剧组成员稿酬全部捐献给因汶川大地震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和都江堰景区!
文摘 插图:


后记 依靠大好的自然条件,人才能吃饱穿暖,读书做事,也才能创造出人类独有的文化。说起文化,好像只是人的事,其实都和自然连着的,根,全扎在大自然的深处。不信咱们掰着手指头数数这衣食住行:饮食文化、茶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哪一样离得开山川大地,草木森林?
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却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史和动植物的消亡史。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是科学还是愚昧?是文明还是野蛮?真的不好说。也许有那么一天,地球E没有了森林,没有了清流,没有了野花,只剩下光秃秃的山、散发着恶臭的河和刺鼻的空气,人像囚徒一样被封闭在高楼里,成天都得戴着手套,穿着隔离衣,脸上套着一副高科技的防毒面具,真到了那个时候,还有文化吗?要有的话,也只剩下了悔恨文化,如果悔恨也能称之为文化的话。
先有自然后有人,然后才有了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古话说得精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然环境一旦破坏殆尽,人类何处容身?文化何以传承?有人说了。你一个搞电视的,把片子拍好就算尽了本职,操那么多心干嘛?这些都是联合国秘书长考虑的问题,别杞人忧天了。话可以这么说,理不能这么论。只要是地球人,与生俱来地拥有自然和文化的话语权。
如今的时代,自然环境、文化遗存正在同经济发展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博弈、大PK。保护森林喊了多少年了,仍然有人在乱砍滥伐;保护江河湖海喊了多少年了,太湖、滇池的蓝藻仍时不时地揪着大家的心;保护传统文化喊了多少年了,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弄堂,照样在挖掘机的围逼下被夷为平地,那些留存久远的文化信息如浮尘灰土,也随风飘散……看到这些,让人说什么好呢?难道由人类创造出来的财富和文明最终又将毁在人类的手上吗?
不知下面记述的两件事是不是巧合?
2001年4月,当《世界遗产在中国》这个项目正式启动时,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一青城山成为我们的首选。历经7个月的拍摄,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道教名山青城山进入了摄制组的镜头。在此期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都江堰一青城山景区管理局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于是,《都江堰一青城山》成为我们完成的第一部影片。
2008年4月,我们决定同样以《世界遗产在中国》为名,出版一套(共八册)图书。5月12日中午,当我们把第一套书(前四册)的最后一批文稿如约发给出版社的时候,传来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都江堰市遭受重大损失的消息。
闻知凶信,摄制组全体人员怀着焦虑和悲痛的心情一齐为汶川,为都江堰,为青城山,为那里可亲可敬的同胞们祈祷:天佑中华,天佑汶川,夭佑都江堰,天佑青城山!
地震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却无法撕裂炎黄儿女的血脉亲情!
地震可以颠覆高楼大厦,却无法颠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我们恭敬地向着西南方向三鞠躬:向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灾区群众表示真情的问候!向奋战在抗灾抢险第一线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