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页码:1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533451806
条形码:9787533451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文台湾
内容简介 《台湾饮食文化》是对台湾饮食的指南,“饮食”看似简单,但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曾有人说过,“中国的文明史,很大部分体现在饮食文化当中”。通过饮食文化这个窗口,我们同样可以窥见台湾文化的昨日、今昔。
中国美食甲天下,是全世界公认的。台湾继承了中华美食的传统,但又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路径,形成了今日丰富多彩的性格,也体现出台湾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梁实秋先生曾说“台湾地区之饮食本属闽南系列,善治海鲜,每多羹汤”,这也许是因为台湾与闽南地区仅有一水之隔,地理环境与气候物产相似的缘故,而台湾的先民又大多是从福建省的漳州和泉州移民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在台湾早期的饮食文化中看到闽南的地方风味。然而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带去了大陆各地的风味菜,从此,大陆各大菜系就在宝岛得以发扬光大,逐渐形成多元而且独特的“台湾菜”文化。
在台湾,除了能享受到传统的中华美食外,还能品尝到独步全球的各色小吃。台湾小吃很有特色,它来自民间,扎根乡土,以其淳朴自然的本色深受食客的喜爱,造就了台湾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举凡“蚵仔煎”、“虱目鱼肚粥”、“炒米粉”、“万峦猪脚”、“大肠蚵仔面线”、“甜不辣”、“台南担仔面”、“棺材板”、“烧仙草”、“筒仔米糕”、“花枝羹”、“卤肉饭”等等,都是独具台湾风味的名食小吃。
台湾盛产水果,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木瓜、柚子、枇杷、芒果、橄榄、槟榔、椰子等一年四季不断,因而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台湾水果是最为中国大陆百姓熟知的台湾食品之一。虽然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售价比普通的水果要高出许多,但仍以其出众的口感及高超的品质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茶也是台湾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艺”在台湾的历史不长,但靠着台湾人不凡的创新精神倒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茶艺文化,又添加了许多流行的元素。传统的就有经过改良的功夫茶艺、客家的擂茶,现代的则有时髦的“泡沫红茶店”、扬名国际的“珍珠奶茶”,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茶食茶饮。
同饮茶一样,喝酒是台湾人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台湾本身的制酒历史与大陆相比显得非常年轻,但是台湾凭借着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创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其中金门高粱是台湾酒中引以为傲的象征,又如红露酒、米酒也是人们熟知的酒中名品。最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一些酒厂设有展售中心或是酒文物馆,不仅典藏了岁月与文化,更为人们典藏了历史和酒香。
编辑推荐 《台湾饮食文化》中有传统的中华美食,汇聚了数千年的民族智慧与经验。台湾作为一个以大陆移民为主的聚居地,集结了中国大陆各地厨艺之大成,形成了东西南北风味俱全的各色菜式,在故乡的风味中寄托着移民们淡淡的乡愁。
台湾的饮食文化,在继承传统的美食中,又添加入现代流行的元素,具有了多元与创新的特色。特色餐厅、遍及全岛的夜市与小吃街、各县市的乡土风味,最能代表台湾民众生活的情趣。当你打开《台湾饮食文化》,就可以感受到台湾大众生活的乐趣,更可以看到一个多元且充满活力的台湾。
目录
台湾饮食文化的昨天和令天
影像一 丰富多元的台湾菜
一、台湾八大菜系漫谈
二、特色餐厅连连看
三、名流与美食的缘分
影像二 极具乡土气息的台湾小吃
一、领略各县市的乡土风味
二、夜市指南
影像三 四季不断的台湾水果
1.招福兴旺话凤梨
2.清甜细腻话释迦
3.美丽芳香话芒果
4.营养实用话木瓜
5.晶莹剔透话莲雾
6.争议不断话槟榔
7.生津润肺话枇杷
8.酸甜可口话西柚
9.清甜爽口话杨桃
影像四 传统与流行兼具的合湾茶文化
一、台湾名茶数数看
二、台湾的茶艺
三、台湾的茶馆文化
四、台湾的茶食茶饮
影像五 典藏历史与酒香的台湾酒文化
一、带你认识台湾的著名酒厂
二、带你认识台湾的名酒
结语
参考文献与图片来源
……
序言 宝岛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岛上风景秀丽、气候暖和、物产丰富,极宜人类生存与发展。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是从大陆直接或间接迁徙过去的,他们与原住民一起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为开发和建设宝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大陆人民的大批迁入,大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不断地移植台湾,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使台湾文化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1895年以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和1949年以后两岸的长期隔绝,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十分有限。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大批的台商和各界人士纷纷渡过台湾海峡,到大陆经商和从事文化交流,然而大陆人民进入台湾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台湾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了让大陆人民特别是大陆的青少年能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台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批研究台湾的学术工作者编写了“图文台湾”丛书。这套丛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美的图片、通俗的语言,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台湾的情况,既追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苦历程,也颂扬两岸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收复台湾、保卫台湾的光辉业绩,同时展示台湾的美丽景观、民俗风情、民间信仰和文化艺术。
我们期望,这套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能陪伴你一起追忆历史,探访民俗,欣赏台湾的秀丽风光,让你从容地穿梭于时光隧道,流连于古迹佳景,轻松愉快地享受一趟台湾宝岛的文化之旅。
文摘 江浙菜的发祥地遍及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汇集了上海、杭州、宁波、扬州、苏州、无锡等地的特色菜。江浙菜的特点是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玲珑、清鲜秀逸。
江浙菜因为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也被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著名苏菜“松鼠鳜鱼”更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赞为“天下第一鱼”,江浙菜也因此被称为御膳之宗。
20世纪50年代,许多江浙名厨来到台湾,将江浙菜的精髓带入了台湾饮食界。台湾早期江浙菜师傅分“宁帮”、“苏帮”两派,前者以“大东园”、“天香楼”、“丰祥楼”的华永康、包祥康为代表,菜艺色淡昧咸;后者以“状元楼”的吴科定为代表,口味偏重,色黑味甜。他们的继承人掌厨之后,互相融合,已没有明显的分际。
在台北,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江浙菜馆,如“合家香”、“秀兰”、“凯悦”、“环亚”、“来来”等。特殊的料理,琳琅满目,如“酒酿明虾”、“生菜虾松”、“酱爆青蟹”、“荠菜豆腐”、“鲍鱼猴头菇”、“西湖醋鱼”、“东坡肉”、“西湖莼菜”等等。很多台湾人喜欢在江浙风味的餐厅沏上一壶茶,话话家常,品品小点,享受一下江南特有的风雅之气。
带你品尝台湾的江浙菜
“新月梧桐上海料理”的“沙锅腌笃鲜”
苏东坡说:“无竹则俗,无肉则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笋煮肉。”所谓的“腌笃鲜”就是“笋煮肉”的代表之作。“腌笃鲜”是道家常菜,上海人常在开春的时候吃,民间传说常食此菜可以增加对病毒的抵抗力。菜名中的“腌”是指火腿、咸肉、咸猪脚等腌制的肉类;而“鲜”是指大排骨、小排骨等新鲜的肉类;“笃”则是上海话里一个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小火慢炖”。
位于台中的“新月梧桐”以经营江浙菜为主,店中精心烹制的“腌笃鲜”,展现了怀旧的上海风味。将鲜笋、百叶、后腿肉等放入砂锅熬煮四个小时而成的“腌笃鲜”,汤色乳白,色彩鲜艳,还透着金华火腿的鲜味,风味浓郁。品尝着这道上海家常小菜,在旧上海滩明星照片的包围下,人们仿佛感受到了30年代老上海的风情与魅力。
4.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川菜是重庆、成都和乐山、内江、自贡等地的地方菜,一向被公认为中华料理中的精典菜系。川菜的滋味,绝不是一个“辣”字能够概括得了的: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调味品的不同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在台北,大街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