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13055315/9787313055316
条形码:97873130553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江南建筑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江南文庙》对江南文庙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制、衰落复兴、现存状况和祭孔典礼进行了考证和论述,目的是为文庙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孔庙,也称文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中国现存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地方文庙形制依循曲阜孔庙,它们既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又是地方官办的学校,它们数量众多,遍及全国各地,在1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文庙,江南文庙作为其中杰出的代表,具有创立时间早、建筑标准高、现存状况好等特点。
作者简介 张亚祥,男,生于1965年,1988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获室内设汁专业学士,其后在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199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现任山东信诚规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编辑推荐 《江南文庙》江南建筑文化丛书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编纂 “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一、历史渊源
1.何谓“江南”
2.圣人孔子
3.曲阜孔庙
4.南宗孔庙
5.都城孔庙
6.地方文庙
7.书院文庙
8.江南文庙
二、建筑形制
1.文庙形制
2.学宫形制
3.庙学布局
4.标表建筑
5.风水建筑
三、衰落复兴
1.太平天国
2.废除科举
3.连年战争
4.旧城改造
5.儒学复兴
四、现存撷英
1.苏州文庙
2.南京朝天宫
3.慈城文庙
4.南京夫子庙
5.嘉定文庙
6.上海文庙
7.江阴文庙
8.崇明文庙
9.崇德文庙
10.吴江文庙
11.其他遗存
五、祭孔典礼
1.历史渊源
2.祭器乐器
3.音乐舞蹈
4.颂歌祭文
5.祭祀仪式
6.现代祭孔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这是晚唐词人韦庄(836~910年)的《菩萨蛮》,词中用优美动人的笔调,描绘出江南美景,充满着人情味。他是西安人,后来由于战乱来到江南,受到这里风土人情的感染,甚至说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语,可见江南一地,真乃人杰地灵了。
刘杰诸君所著的这套江南建筑文化丛书,为我们展现了这种美的场景。这套丛书,好就好在它"不似学术,胜似学术"。它看来写的都是建筑,但更确切地说是建筑文化,无论是林峰君的《江南水乡》,丁俊清君的《江南民居》,王媛君的《江南禅寺》,刘杰君的《江南木构》,盛种君的《江南园林意境》以及张亚祥君的《江南文庙》等,都全面而精彩地表述了江南建筑文化。贵在文化,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这就是这套丛书之至要者。
文摘 插图:

一、历史渊源
1.何谓“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自居易的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江南。唐代开始,历代诗人和画家都对江南不惜笔墨,咏之画之,然而江南的区域范围,历来众说纷纭。
广义的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现在的上海市以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部分地区;狭义的江南,是指清朝时期太湖平原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六府与太仓直隶州。
本书所说的江南,是指现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和浙江省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和宁波五市所在的地区,这里是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发祥地,南宋以后,这里一直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2.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子也被尊称为“孔圣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帝王追封的六个圣人之一,元圣周公姬旦是周朝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孔都是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孔子被封为至圣,他集中国古代圣贤之大成,对中国汉代以后的历代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生平事迹在《史记孔子世家》和《左传》中有详细介绍,司马迁对孔子评价很高,认为古往今来君王贤人不少,他们生时显赫,死后多数销声匿迹。孔子则相反。在世命运多舛,经历坎坷,死后地位却逐渐尊贵,历代帝王对他不断追封,具王者之尊,其后代享其余泽。成为天下第一冢族。
孔子的思想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和《春秋》,后来这些书被称为“六经”,成为后世学子们钻研的经典。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礼和仁。他认为应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理想的人类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孔子发奋学习,博学多能,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拥有弟子三干,其中贤哲七十二人,他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经过后世历代大儒的不断完善,儒家学说更加博大精深,它对中国和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
后记 2005年9月,政府以山东省曲阜孔庙为主,举办了全球联合大祭孔活动,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观众看到了这次祭孔活动的盛况,对孔庙和祭孔典礼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活动也表明,政府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思想的认识有了变化,在中国大陆被取消半个多世纪的政府祭孔活动开始得以恢复,各地许多残存的文庙建筑开始得到政府重视,并掀起了修缮和重建地方文庙的热潮。
早在十多年前,由于旅游业的推动,江南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庙建筑得到修缮并对游客开放,例如南京夫子庙、上海文庙、嘉定文庙、江阴文庙等。但大多数游客对文庙、学宫和祭孔都会感到新鲜和陌生,他们并不知道早在100多年前,全国各地的县城内都有文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中国古代官办学校——文庙建筑的研究,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就连学过中国建筑史的大学生对文庙建筑都知之甚少,何况普通大众。
最早参观曲阜孔庙是在1980年,那时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孔庙中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和苍劲古朴的柏树林,对我心灵的震撼,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