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人际沟通交流技巧

发布时间: 2010-07-16 02:42:37 作者: kind887

 人际沟通交流技巧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5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309060059/9787309060058
条形码:97873090600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复旦卓越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护理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解读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技能一(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能二(非语言沟通)、技能三(护士的交谈与沟通)组织教学内容;并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情景的安排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及学习支持等活动组织教学。以此种教学设计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实施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形成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人文关怀,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录
绪论 解读沟通
情景描述及实践活动
学习支持

技能一 护理工作中的沟通
情景描述及实践活动
学习支持

技能二 非语言沟通
情景描述及实践活动
学习支持

技能三 护士的交谈与沟通
情景描述及实践活动
学习支持

【附】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范例
……
序言 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上海市中职中专院校率先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为积极配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为实现中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组织编写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这本教材。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学生从事临床护理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构建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服务为理念,运用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技能于临床工作。本教材注重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服务对象沟通的职业能力,为其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编者以临床护理、重症监护、助产士与口腔护理等专业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需要设置课程内容,以任务引领的技能目标、以基本人际沟通技巧应用为前提编写本教材。
本书以解读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技能一(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能二(非语言沟通)、技能三(护士的交谈与沟通)组织教学内容;并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情景的安排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及学习支持等活动组织教学。以此种教学设计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实施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形成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人文关怀,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蔡妤珂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切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师生、读者和护理界同仁谅察并惠正。
文摘 三、人际沟通的特征
人际沟通主要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
(一)在沟通活动中,沟通双方互为主客体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是某一发送系统接受的单项信息传递,而是沟通双方两个系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动机与目的,都会设想和判断自己所传递的观念、情感与知识等会得到怎样的回答。这里需要指出的主体是沟通活动的发动者,客体就是沟通活动的受体,也就是主体的沟通对象。例如,甲方发信给乙方时,甲方为主体,乙方为客体;乙方发信给甲方时,乙方是主体而甲方是客体。这一沟通中甲乙双方互为主客体。
(二)沟通双方使用统一的或相同的符号
在人际沟通中通常会借助一定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等),因此,双方必须使用统一的符号,或对所使用的符号代表的意义有相同的理解,这点特别重要。因为发送消息者与接受信息者在沟通过程中会经常变换角色,他们必须都知道这些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否则,沟通就难以进行。例如,两个分别只懂英语或汉语的人不借助翻译则无法进行语言沟通。
(三)沟通双方对交往的情境有相同的理解
沟通总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也受到当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有着地区独特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方式。每个人在家里、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些场合。在沟通中,双方对交往的情境必须有相同的理解,否则将无法沟通。
(四)沟通双方是互相影响的
由于人际沟通中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人们在进行沟通过程中及时地完成沟通后,对各自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沟通,一方可能与另一方就某一问题达成协议;或者使某一方改变原有的主张或态度;或者使一方屈从于另一方。双方的关系既可能由于沟通而变得更加紧密,也可能因此而疏远或中断。常有一些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学术观点。可见人们互相沟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使双方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变。
四、人际沟通的类型
人际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人际沟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按沟通所凭借的手段,可将人际沟通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指以语言字符系统实现的沟通。而借助于非语言符号系统,如动作、表情、接触及非语言的声调、节奏、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称为非语言沟通。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