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龙山医悟常见病中医效验良方

发布时间: 2010-07-18 03:17:17 作者: kind887

 龙山医悟常见病中医效验良方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9127289/9787509127285
条形码:97875091272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龙山医悟常见病中医效验良方》以现代西医病名为纲,以中医证候为目,辨证论治为核心,论述作者在中医药防治临床多发病的临床经验和多年的研究成果。全书注重病、证、症相结合,分期辨证论治,以气血为核心,扶正祛邪并举,善用草药和大方,还特别介绍了每一种疾病的治疗思路,并附有病例和验方,全书篇幅不大,内容精练,为广大中医师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提供参考,对于中医临床实践颇具临床价值,适合中医师和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龙山医悟常见病中医效验良方》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受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影响,龙山一带崇文尚医蔚然成风.有"十民九医"之称,清代名医周学霆便是杰出代表,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同根同宗共识,在石海澄和海峡两岸人士的积极倡导下,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当地政府已着手建设"龙山华夏中药文化园"。
目录
第1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肺炎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肺气肿

第2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心律失常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节 风湿性心脏膜病
第五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3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脑出血
第二节 脑梗死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四节 梅尼埃病
第五节 偏头痛
第六节 癫痫
第七节 面神经炎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
第九节 多发性神经炎

第4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胃炎
第二节 胃溃疡
第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第四节 乙型肝炎
第五节 肝硬化
第六节 胆囊炎
第七节 胆石症

第5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尿结石
第四节 急性肾衰竭
第五节 慢性肾衰竭

第6章 骨关节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
第四节 骨质增生症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7章 代谢系统疾病及其他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阴汗证

第8章 恶性肿瘤
第一节 鼻咽癌
第二节 脑瘤
第三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四节 胃癌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
第六节 肠癌
第七节 恶性淋巴瘤
第八节 胰腺癌

附录 中医临床歌诀及常用药对
一、诊疗歌诀
二、妇科诊疗歌诀
三、儿科诊疗歌诀
四、用药歌诀
五、常用药对
……
序言 中医学源于临床实践,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学术思想与不断总结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海澄等著的《龙山医悟》,以现代西医病名为纲,以中医证候为目,辨证论治为核心,着重反映自己几十年来应用中医药防治多发病和肿瘤的临床经验,并附有许多病案和验方。作者在临床中注重病、证、症相结合,分期辨证施治,以气血为核心,扶正祛邪并举,善用草药,不落俗套,切合社会实际,使许多常见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法可循、有方可用。对于中医临床实践颇具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古人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凌云木出自小树,大家缘于“无名”。中医名家、大家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中医诊疗不依赖实验室和其他物理检查,医疗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医师身上。高水平的好中医不一定在高层次的大医院,基层和民间常常有较高水平的中医而不为大家所熟知。全国优秀农村基层中医、湖南省名中医石海澄主任医师就是其中一员。他长期扎根农村,广泛运用中草药防治各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是应当给予肯定和赞扬的。
目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春天已经来临!广大基层中医要坚定信心,勇于实践,发愤图强,充分发挥运用中医药的优势,为发展基层卫生事业,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摘 寒邪犯肺本证只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证见咳嗽咳痰,痰白清稀,或有喘息,伴见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周身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紧。治宜解表散寒,温化痰饮。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白芍、细辛、杏仁、桂枝、半夏、白芥子、前胡、桔梗、陈皮。
风热犯肺证见发热畏寒,头痛胸闷,咳嗽气促,口微渴,舌苔微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热,宣肺化痰。方药宜银翘散加味:金银花、鱼腥草、连翘、杏仁、芦根、矮地茶、桑叶、牛蒡子、桔梗、柴胡、薄荷、甘草;发热甚口渴者,加生石膏以清热;咽喉疼痛者,加马勃、板蓝根;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者,加柴胡、黄芩、半夏、生姜。
痰热壅肺证见高热,咳嗽胸痛,咳黄痰或铁锈色痰,口渴烦躁,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泻肺化痰。方药用自拟清肺汤: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柴胡、全瓜蒌、川贝母、桑白皮、桔梗、石菖蒲、杏仁、法半夏。痰阻气急加葶苈子、枇杷叶,热甚津伤加玄参、生地黄,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
热毒内陷证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鼻煽,时有谵语,甚至昏迷抽搐,唇青,目直视,舌红绛无苔或苔黄黑,脉弦数。治宜清营开窍,凉肝息风。方药用清营汤加减:水牛角、鱼腥草、生地黄、竹叶、麦冬、黄连、连翘、金银花、芦茎、冬瓜子,送服紫雪丹。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