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7506430983
条形码:97875064309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俗话说:“诡计多端,别有洞天”。诡道,即制造假象,欺诈对方,是反劫斗争中的智斗术。“兵不厌诈”,就是诡道的本质内容。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势力相当时,谋略运用得当,能够克敌制胜,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在一场力量十分悬殊的战争中,谋略恰当对于优势一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而对于劣势一方却能够出奇制胜,取得一些战术胜利。孙子“诡道”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用兵作战必须用“非常手段”、“奇异多变”的方法,才有可能取胜。“兵者,诡道也”,对本句的理解,关键在于“诡”字。“兵者,诡道也”在许多出版的孙子兵法读物中译为: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十一家注中,曹操亦注云:“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对把“诡道”理解为“诡诈之道”,诸良才博士提出了疑议,并从语义角度进行了考证,诸老师认为:“诡”字古义为“变易”、“殊异”,“诡道”即为“殊异变易”之道,而非“诡诈之道”、“欺诈之道”。(诸良才老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全国高校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对“诡道”的辨析记载在其著作《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军诺研究导论》)。奇正、虚实、攻守、进退、众寡……,都与诡道是紧密相联的,“诡道”的思想贯穿始终。把“诡道”理解为“诡作之道”还是“变易之道”实显重要。我们说“变易”,往往是指采取权变的措施策略,从而达到致胜的目的;我们说“诡诈”,往往是指以欺诈的手段,来达到蒙骗敌军的目的,“变易”的涵义比“诡诈”更广泛,“诡诈之道”是“变易之道”的一种,包括在“变易之道”中。诡道十二法中,“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堤“诡作之道”,也是“变易之道”;而“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并无“诡作欺骗”之义,亦未必一定得采取欺诈手段蒙骗敌军以达到“实而备之,强而避之”的目的,但却是一种“变易”的策略,属于“变易之道”。“诡诈之道”说是用今天的字义来解读古文,其理解难免有所偏差,不能涵盖“诡道十二法”,与篇中常出现的各种权变之法更难以建立起广泛的关联,“变易之道”说则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实际上,“诡道”与“上兵伐谋”、“奇正相生”、“兵无常势”、“迂直之计”、“杂于利害”、“践墨随敌”等策略是一脉相承的。目录:第一章诡道之“幕”经:虚而实之的烟幕术第二章诡道之“势”经:立势建局第三章诡道之“察”经:察言观色第四章诡道之“言”经:诡辩之术第五章诡道“术”经:卤水能点豆腐第六章诡道之“面”经:面面俱到无人挑。
媒体推荐 ◆诡道是天下第一神君,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只有灵活运用诡道,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才能更上一层楼。
——杰克韦尔奇(通用公司总裁)
◆诡道使我更加强大,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能让我转危为安。
——阿布拉莫维奇(切尔西总裁)
◆诡道是我们每一个西点军人必修课,她是登峰造极的战略艺术,只有读懂了她,我们才是一个合格的西点军人。
——艾森豪威尔(美国总统)
“诡道”是军队的必修课,是我们每一个军人克敌制胜的思想源泉。
——美国西点军校
编辑推荐 伟人智源商业天条
社交魔方军事奇谋
权利争胜之秘诀
军事制胜之奇谋
社交获胜之魔方
商战取胜之智囊
极尽韬略之精髓
目录
第一章 诡道之“幕”经:虚而实之的烟幕术
诡道之“幕”经之一:制造错觉
诡道之“幕”经之二:虚者实之
诡道之“幕”经之三:假痴不癫
诡道之“幕”经之四:避虚就实
诡道之“幕”经之五:暗渡陈仓
诡道之“幕”经之六:虚虚实实
诡道之“幕”经之七:因形措胜
诡道之“幕”经之八:虚而实之
诡道之“幕”经之九:虚拟示意
诡道之“幕”经之十:声东击西
诡道之“幕”经之十一:兵不厌诈
诡道之“幕”经之十二:虚实转化
诡道之“幕”经之十三:以强示弱,诱敌入瓮
诡道之“幕”经之十四:用假动作扰乱对方视线
诡道之“幕”经之十五:鱼目混珠,蒙骗对手
诡道之“幕”经之十六: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第二章 诡道之“势”经:立势建局
诡道之“势”经之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诡道之“势”经之二:择人任势,精打细算
诡道之“势”经之三:打草惊蛇,待势而定
诡道之“势”经之四:就势论事
诡道之“势”经之五:出奇制胜
诡道之“势”经之六:立势建局,巧立名目
诡道之“势”经之七:借势与友,树上开花
诡道之“势”经之八:跑马圈地
诡道之“势”经之九:其势不如,知难而退
诡道之“势”经之十:虚张声势
诡道之“势”经之十一:聚众成势
诡道之“势”经之十二:狐假虎威
诡道之“势”经之十三:勿羝羊触藩
诡道之“势”经之十四:审时度势
诡道之“势”经之十五:先发制人
诡道之“势”经之十六:擒贼擒王
诡道之“势”经之十七:放虎不一定归山
诡道之“势”经之十八:示痛止痛
第三章 诡道之“察”经:察言观色
诡道之“察”经之一:千树万树梨花开
诡道之“察”经之二:适时拍马
诡道之“察”经之三:守着羊圈才知道羊圈臊
诡道之“察”经之四:艺术装傻
诡道之“察”经之五:察言观色
诡道之“察”经之六:阿谀奉承
诡道之“察”经之七:知人知心
诡道之“察”经之八:见风使舵
诡道之“察”经之九:圆场有术
诡道之“察”经之十:明白上司
诡道之“察”经之十一: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
诡道之“察”经之十二:投石问路
第四章 诡道之“言”经:诡辩之术
诡道之“言”经之一:拐弯抹角
诡道之“言”经之二:指桑骂槐
诡道之“言”经之三:煽风点火
诡道之“言”经之四:巧言令色出语必中
诡道之“言”经之五:旁敲侧引
诡道之“言”经之六:以退为进
诡道之“言”经之七:明论身器,赔话难防
诡道之“言”经之八:妙答怪问
诡道之“言”经之九:虚而显实,弱而示强
诡道之“言”经之十:卖乖求荣
诡道之“言”经之十一:正话反说
诡道之“言”经之十二:实话虚说,借机抒情
诡道之“言”经之十三:不漏声色,虚言敷衍
诡道之“言”经之十四:巧立名目,引因为变
诡道之“言”经之十五:话不在多而在精
诡道之“言”经之十六:反弹:还击挑战的利剑
诡道之“言”经之十七:妙用比喻趣味无穷
诡道之“言”经之十八:忠告亦应不逆耳
诡道之“言”经之十九:不伤和气的争辩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投其所好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一:巧言令色,动之以情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二:诡用激将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三:笑里藏刀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四:让自己说的话更有分量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第五章 诡道“术”经:卤水能点豆腐
诡道之“术”经之一:借花献佛
诡道之“术”经之二:以迂为直
诡道之“术”经之三:以退为进
诡道之“术”经之四:走为上策
诡道之“术”经之五:无中生有
诡道之“术”经之六:浑水摸鱼
诡道之“术”经之七:树上开花
诡道之“术”经之八:空手套白狼,
诡道之“术”经之九:不战而屈人之兵
诡道之“术”经之十:制人而不制于人
诡道之“术”经之十一:趁人不备,攻其不意
诡道之“术”经之十二:见风驶舵,随机应变
诡道之“术”经之十三:绵里藏针,笑里藏刀
诡道之“术”经之十四:借鸡生蛋,借刀杀人
诡道之“术”经之十五:挟制天子,趁火打劫
诡道之“术”经之十六:谋事在人,成事在智
诡道之“术”经之十七:奇兵为上,诡诘反复
第六章 诡道之“面”经:面面俱到无人挑
诡道之“面”经之一:面面俱到
诡道之“面”经之二:逢场作戏嫁祸于人
诡道之“面”经之三:全面考虑,以点带面
诡道之“面”经之四:吐故纳新
诡道之“面”经之五:偷梁换柱
诡道之“面”经之六:奇货可居
诡道之“面”经之七:示假隐真
诡道之“面”经之八:两面三刀
诡道之“面”经之九:坐享其成
诡道之“面”经之十:环环相扣
诡道之“面”经之十一:让人“花钱买痛快”
诡道之“面”经之十二:釜底抽薪
诡道之“面”经之十三:十面埋伏
诡道之“面”经之十四:欲擒故纵
诡道之“面”经之十五:分槽喂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