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8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
ISBN:7560204058
条形码:978756020405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农业基础》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农业基础》的编写旨在适应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专业培养胜任职业技术教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农业基础》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扬。近年来,新的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及时补充到教材中来,同时,们也收到一些反馈信息,教材的修订工作势在必行。
目录
绪论1
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
二、农业基础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3
第一章 土壤与肥料6
第一节 土壤6
一、土壤的形成6
二、土壤的肥力7
三、土壤的组成7
四、土壤的性状及其与肥力的关系12
五、土壤肥力及其调节21
六、土壤的合理利用及改良29
第二节 肥料33
一、作物的营养元素33
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34
三、化学肥料37
四、有机肥料43
五、菌肥52
六、肥料的合理施用53
第二章 作物育种与田间试验58
第一节 作物育种58
一、新品种选育58
二、良种繁育71
第二节 田间试验80
一、田问试验的基本要求81
二、田间试验的种类82
三、田间试验设计83
四、田间试验的实93
五、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和总结98
第三章 作物栽培102
第一节 水稻102
一、分布与类型103
二、生物学基础105
三、水稻栽培技术112
第二节 小麦120
一、生物学基础120
二、小麦栽培技术129
第三节 棉花139
一、生物学基础140
二、棉花的蕾铃脱落151
三、棉花的栽培技术153
第四节 玉米163
一、生物学基础163
二、玉米的生育期168
三、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68
四、玉米的栽培技术170
第五节 大豆179
一、生物学基础180
二、栽培技术186
第六节 油菜192
一、生物学基础193
二、油菜的栽培技术200
第七节 花生206
一、生物学基础207
二、花生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10
三、花生的栽培技术213
第四章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19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220
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21
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226
三、植物病害的诊断237
第二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239
一、植物检疫240
二、农业防治法240
三、生物防治法241
四、物理防治法243
五、化学防治法243
第三节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44
一、水稻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44
二、麦类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50
三、棉花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53
四、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55
五、大豆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58
六、油菜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60
七、花生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262
第五章 园林绿化265
第一节 园林绿化的意义265
第二节 花卉栽培270
一、花卉的分类270
二、花卉的繁殖274
三、花卉的培养土278
四、花卉的施肥279
五、花卉盆栽法280
六、花卉病虫害防治28l
七、常见花卉的花期、花色一览表286
第三节 园林绿化设计290
一、绿化设计的基本知识290
二、学校绿化设计296
第六章 经济动物的饲养299
第一节 池塘养鱼299
一、鱼类的生物学特性299
二、鱼池的建设301
三、鱼类的饲料302
四、鱼类的人工繁殖306
五、鱼苗、鱼种的饲养307
六、成鱼的饲养316
七、鱼类的越冬318
八、鱼病的防治319
第二节 家鸡的饲养321
一、家鸡的品种类型321
二、鸡舍和设备322
三、鸡舍的人工孵化327
四、家鸡的饲养管理332
五、常见疾病的防治340
第三节 家兔的饲养342
一、家兔的品种与特性342
二、兔舍的建筑和设备342
三、家兔的饲料与饲养技术346
四、家兔的饲养管理351
五、家兔的选种和繁殖359
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62
第七章 食用菌的栽培367
第一节 食用菌的栽培概况367
一、食用菌的食用367
二、食用菌的药用368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制种技术369
一、孢子分离培养370
二、组织分离培养374
三、菌种的扩大培养376
四、食用菌菌种的选育379
五、食用菌菌种的保藏383
第三节 几种常见食用菌的栽培管理386
一、蘑菇386
二、香菇393
三、草菇398
四、平菇400
五、黑木耳402
六、银耳404
后记408
……
文摘 插图:

后记 农业基础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本书的编写旨在适应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专业培养胜任职业技术教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本书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扬。近年来,新的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及时补充到教材中来,同时,们也收到一些反馈信息,教材的修订工作势在必行。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作者和专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保持了原有的基本体系,力求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但由于我国的地域性强,各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甚大,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需要,适当予以取舍。
本书的主编为贵州省毕节师范专科学校赵正恭副教授,副主编为江苏省盐城师范专科学校牛德年副教授。编写分工是:绪论、第一章 、第三章 (四、五、七节)和第四章 (二、三、四、五节)及第五章 、第七章 由赵正恭执笔;第二章 第一节 及第六章 由牛德年执笔;第三章 (第一节 )由邓承略副教授执笔;第三章 (二、三节)由李新儒执笔;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章 (第六节 )、第.四章(第一节 )由吴世芬副教授执笔。参加过本教材基础编写工作的还有安颖副教授、杨宗棠、蔡信之、梁海泉。
由于时间较紧,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和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