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南明史略

发布时间: 2010-07-31 02:42:31 作者: kind887

 南明史略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2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6305004/9787546305004
条形码:97875463050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史家名著书系

内容简介 《南明史略》主要论述和评介了南明弘光、鲁王、隆武、绍武、永历诸政权的兴亡变迁,兼及襄巴东的农民起义、韩王政权和北方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因此是一部较完整的明清变革政治史。书中尽叮能利用明清之际的文集、笔记、档案等第一手史料,如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向读者提供这段鼎革时期的客观历史,全书“简单平实,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东西,把梦如乱丝的抗清斗争历史。整理得有条不紊,做出完整的介绍”,是一部较完整的关于南明史的学术专著。
编辑推荐 《南明史略》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目录
一 明季社会背景
一 明代局势概观
二 明朝阶级间的矛盾
三 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四 明朝政权的崩溃

二 农民大起义与清兵的入关
一 农民大起义
二 农民军进入北京
三 满洲后金的兴起
四 农民军展开了英勇抗清的战争

三 人民扶持下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
一 南京的建国
二 史可法江上督师
三 弘光朝政治的腐败及左良玉的东犯
四 史可法在扬州的抗战与南京弘光政权的崩溃

四 大江南北的义师
一 义军的兴起及清兵在江南骚扰的情况
二 江阴嘉定各地人民英勇抗清的斗争
三 太湖区域吴日生等所领导的抗清义军
四 江北及南京附近的义师

五 冀鲁豫义军的兴起
一 河北及北京近郊农民群众抗清的义军
二 山东河南农民群众抗清的义军

六 浙中的义师与鲁王监国于绍兴
一 江上义师的兴起与六狂生划江之役
二 鲁王的监国
三 四明山义军的依砦结寨
四 舟山的兴废

七 长江中游的义师与闽中建立的隆武王朝
一 皖中江右的义师与荆襄十三家军的兴起
二 闽中隆武王朝的建立
三 黄道周出师北伐与郑芝龙叛变卖国
四 在广州建立最短时期的绍武政权

八 西南建立的永历王朝(上)
一 永历朝的建立与粤东各地义师的兴起
二 李成栋金声桓等的反正与永历帝还都肇庆
三 瞿式耜留守桂林与永历帝还都肇庆后的政治
四 荆襄十三家军英勇抗战的经过与永历帝之在南宁

九 西南建立的永历王朝(下)
一 李定国所领导的大西农民军收复西南失地与永历帝
驻守安隆
二 永历帝奠都昆明与在缅甸的被执
三 西北和东南的人民群起响应抗清运动

十 郑成功、张煌言所领导的义师.及郑成功攻克台湾
一 郑成功的起兵
二 郑成功与张煌言北伐之役
三 郑成功之攻克台湾
四 郑氏经营台湾与衰亡

十一 全国人民继续不断地层开反清运动
一 全国人民继续展开反清战争
二 由公开的斗争转变为秘密的活动
结束语
大事年表
后记
……
文摘 插图:


同时明朝统治者对于廷臣并不信任,却十分听信围绕身旁“奴颜婢膝”的宦官,以为不但可以驱使,而且是“耳目腹心”。明朝宦官集团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根源的。自从永乐帝信任左右宦官,作为爪牙,伺探建文帝内部的消息,得以用武力夺取政权之后,就设立由宦官掌领的“十二监”。宦官们不仅管理皇室开支,参预机密,而且委任“出使、监军、分镇”,以及掌管税榷种种的权柄。到明英宗时,宦官们在宫廷内已形成为强有力的集团,他们内部也分成派系,建立师徒关系,所谓“名下制度”。明朝的皇帝,还怕宦官不识字,不熟练文书,在宫廷内设立内书房,作为培养宦官的机关。在明英宗时最有权的宦官王振就是出身于内书房,掌领十二监中的司礼监。司礼监的职掌,不仅是管理内监,而且替皇帝批阅章奏文书。政府中重要的文件由内阁写出办法来再进呈,叫做“票拟”;由司礼监承旨(代表皇帝)批答叫做“批红”。这样一来内阁与宦官都有它的特权,自然要发生摩擦。还有在两者之间的监察机构自命为清流的言官,他们既不满意于宦官,也不同情于内阁。这样,显然成为三方对立的局面,而情势日益发展,使得明朝统治者不但不能巩固其权位,反而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我们可以分为下列几方面来说明。
甲、帝室内部的矛盾永乐帝自己用武力夺取了侄儿的政权,他怕历史的重演,对于宗室诸王防范极严,但诸王谋取帝位的图谋,如武宗时“宸濠之变”等类的事件,仍是层出不穷。又如明世宗承继了武宗的帝位,要尊他本生父为“皇考”,这在封建社会的宗法上是不许可的,于是廷臣们纷纷争论,所谓“大礼之议”;其他如众所周知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就不再——征引了。总之这些帝室内部的矛盾,都被宦官和朝臣们利用作为互相斗争残杀的工具,间接地引起社会上纷扰不安。
“广东三忠”在清军的后方,起兵抗清,汉奸李成栋不得不回师援救广州,又李成栋与广东义师作战当中,损失了许多兵力,接着在“广东三忠”起兵之后,广东方面的义军纷纷四起,再加上江西袁州、吉安的棚民军与南赣的农民军仍依险据守,坚决地与清军作战,使汉奸李成栋、金声桓等为之棘手,难于应付。汉奸李成栋等之所以背叛明朝,是看见明朝的大势已去,为着得到高官厚禄,便不惜出卖祖国,甘为鹰犬.但是穷凶极恶的李成栋在苏松浙赣一带大肆杀戮,以为立了大功,结果并没有得到上赏,清朝还派了佟养甲、章于天等监视他
……
后记 我在这几年当中,课余之暇,曾经增订我编的《晚明史籍考》,又纂辑了《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
现根据我已经搜集到的资料,把南明的历史作了简单子实的介绍和评价。我的政治理论水平低下,掌握的历史资料又不够充实,实在没有信心编出一部有系统的体裁完备的历史。本书只是企图将多年来所看到的一些资料,加以编纂排比而已,至于著述一部精确的详细的南明史,还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共同钻研。
本书错误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