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佛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0-07-31 03:16:59 作者: kind887

 佛的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5726285/9787505726284
条形码:97875057262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文悦读人文故事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华语

内容简介 《佛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语言和色彩一起流淌,思想和文字变得亲切,《佛的故事》让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作者简介 黄复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作协安徽分会理事,安徽省禅宗文化研究会理霉,《安徽佛教》杂志执行副主编。1 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文等三百余万字。其中包括长篇小说《红兜肚》,中短篇小说集《魂离》、《菩提烟魂》。其作品十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并被收入各种文集中。
编辑推荐 《佛的故事》:佛黄佛画佛事,佛缘佛心佛智。
大地在微微震动、天空飞来一朵五彩详云,一抹甘露圣水降落在太子的身上,沐浴着太子的身体、太子缓缓从莲花上站起,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朗声而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悉达多就这样在菩提树下静坐着,思索着。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身心似乎与这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化做这如伞一般的善提树,化做那连绵的群山,化做尼连禅河中一滴滴流淌不息的河水。
鸩摩罗什以匕首为筷,将那银针一把一把地挑入口中,像是吞食什么珍肴美味。鸠摩罗什吃完了一碗银针,用袖子抹了一把嘴,接着又端起另一只瓷碗示于场下说:“我已吃了一碗,还有一碗,谁来吃呀?”
佛图澄深知石勒是一个乱世枭堆,他杀人如麻、毁城如豆。但是如果能用佛法感化他,让他杜绝杀生,以仁德治理国家、那就是无量功德。但是如何让这样一位屠夫放下屠刀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蔷提树下觉真谛
降生
成长的烦恼
表妹的恋情
沉思的太子
生老病死
苦行林中
放弃苦行
悟道成佛

第二章 开天辟地转法轮
初转法轮
人性平等,无有贵贱
教诲如海
冤冤相报,何时是了
金撒尼娜的故事
阿难与摩登伽女
最后的教诲

第三章 东方大国得契应
楚王英的奉佛活动
夜梦金人降,白马驮经来
佛像的诞生
西行求法第一人
方外丞相佛图澄
道安与淝水之战
东吴第一僧
逍遥园里不逍遥
一枝白莲出尘来
皇帝僧人梁武帝
法显西行求法记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

第四章 辉煌篇章誉中华
首创中国佛教宗派的智者大师
净土宗的先遣者昙鸾
三论宗的开创人吉藏
护法高僧法琳
玄奘西域取经记
玄奘少林寺译经
不爱江山爱袈裟
师徒相承,华严大兴
净土宗的承前启后者善导
南山律宗的创始人道宣
菩提本无树
丢掉衣钵又何妨
江山社稷尽在一算
掩尽九华一袈裟
金乔觉九华证道
鉴真东渡

第五章 余韵霞留绝响
天下法眼永明延寿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
黄帽喇嘛宗喀巴
走进傣寨的上座部僧侣们
净宗八祖袜宏
冤死狱中的紫柏真可
憨山德清的母子之情
从辟佛斗士到佛门高僧
六世班禅巴丹益喜进京
禅宗巨匠虚云修行三段式
……
序言 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人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佛教的传人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儒学及玄学相互排异和相互融合的过程。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意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佛教的一些理论如“苦空无常观”与中国黄老的“无为论”产生共鸣.而佛教的“不敬王者”和“三世因果”论又与中国儒家的“三纲五常”发生抵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佛教最终还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赢得上层集团的青睐,并逐渐向下层社会传播蔓延,从而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形成鼎立之势,影响并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前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从中国社会的哲学: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艺术各领域,都不难看到佛教的深刻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佛教两千多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这些杰出的人物在浩瀚的历史大河中演绎了一幕幕惊世骇俗的生动活剧,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长期以来,由于佛教文化传播形式本身的局限,再加上历代社会的政治偏见,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消极”和“迷信”的误读阶段,佛教也一直成为被漠视被打击的对象,从而使得这一流传两千多年的文化现象难以被更多的民众所认识和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某种悲哀。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蔷提树下觉真谛
降生
故事发生在2500年前喜马拉雅山麓的春天。
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傍晚,刚下过一阵小雨,此刻,金黄的阳光正斜射在加毗罗卫国王宫的金色宫顶上,空气温暖而湿润,曼陀罗花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醉人的幽香,巨大的婆罗双树上一只只孔雀正梳理着它们美丽的羽毛,发出声声呢喃和呼唤。
一天的国务终于结束了,此刻,加毗罗卫英武的国主净饭王正轻挽着他的爱妻摩耶夫人,缓缓地行进在那些鲜花和绿树之中。这是他们夫妇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无论国事多么繁忙,陪摩耶夫人散步,则是净饭王每天雷打不动的活动。虽然他们结婚已有20多年了,但已过
中年的净饭王和摩耶夫人依然像。初恋时一样相亲相爱。
幸福总是属于那些善良而勤勉的人们,由于净饭王的英明和善,再加上这些年的风调雨顺加毗罗卫国的农业连年丰收,商业逐年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加毗罗卫也迅速成为北印度半岛上的一个强国。身为国主的净饭王和他的夫人摩耶公主不仅有着缠绵而深厚的爱情,更有豪华的七宝轮车和永远也享用不尽的锦衣美食。然而正如哲人们所说,所谓圆满,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20年的婚姻,却依然膝下无子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缺憾。虽然永远不老的爱情使他们每天都像是在新婚蜜月中一样,但头顶上燕子的呢喃,草地上幼羊的呜叫,总会让摩耶公主这位44岁的女人生起一阵无名的感伤。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