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0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301093438
条形码:97873010934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理论与应用经济学基础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从介绍14世纪和15世纪的威尼斯文献开始,将一些专利制度方面已被遗忘的专著作了一个综述。通过观察,它揭示了那时的专利政策要比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期的政策开放度高。本书的作者还对现有的国家专利制度作了一个综述,并试图用诺德豪斯(Nordhaus)的最优专利理论来设计一个最优的专利制度。不管是始终都认为专利对于刺激发明行为问题而言只不过是个次优的解决方案。这份报告对经济学家、专利律师以及所有对与专利制度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政策感兴趣的人士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
作者简介 伊里奇考夫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美国倚色佳镇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员、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访问学者以及澳大利亚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媒体推荐 书评
这里向大家推出的《理论与应用经济学基础译丛》,是选自阿罗(K.Arrow)、刘易斯(W.Lewis)、鲍莫尔(W.Baumol)等经济学大师任顾问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基础丛书》。
编辑推荐 这里向大家推出的《理论与应用经济学基础译丛》,是选自阿罗(K.Arrow)、刘易斯(W.Lewis)、鲍莫尔(W.Baumol)等经济学大师任顾问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基础丛书》。
目录
第1章 专利制度的历史回顾
1.1 发明专利:从自由的特权到正式的法规
1.2 反专利运动;几乎成功,又骤然失败
第2章 对专利制度运作的概述
2.1 国家间专利制度的相似与不同
2.2 发明过程的变化以及专利发布的趋势
2.3 专利制度作为一种合适的机制
2.4 专利许可证的角色
第3章 专利保护的理论研究
3.1 诺德豪斯模型
3.2 含强制性许可证的专利的最优化
3.3 竞争、不完全专利以及寻租行为
第4章 关于专利保护的争论
4.1 专利制度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
4.2 与专利制度不同的选择
4.3 欠发达国家的特殊问题
4.4 改革专利系统的方法
参考文献
索引
……
序言 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走到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除了必备的数学基础与英语功夫之外,就经济学专业训练来说,不外有四个途径:在老师指导下一道道做题,扎实训练对经济现象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与名师交流,包括听精彩的讲座与非正式的对话,或进入导师的研究课题;潜心阅读当代顶尖经济学杂志的论文,那是不带任何功利欲念的阅读,只求弄懂,只为论文的结构美与透视的深邃所吸引;最后,就是读一些科普性的专业丛书,领略某一领域的不同的研究思路。
这里向大家推出的《理论与应用经济学基础译丛》(首批七本书),是选自阿罗(K.Arrow)、刘易斯(W.A.Lewis)、鲍莫尔(W.Baumol)等经济学大师任顾问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基础丛书》。英文原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推出,到90年代初,大约出了六七十种。在英语读物中,经济学基础读物有三个系列:一是《经济学手册》系列,比较正规,尤其强调分析技术的严谨,中译本现已陆续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二是由中国税务出版社前些年出版的《前沿丛书》,重在介绍某一个经济学学科。
文摘 另一类是多元化产品公司,这类公司的销售额并不由某一产品决定。然后,卡夫对这两类公司租出专利的行为作了研究。他发现在他们取的样本中,主导产品类型的公司中租借出的专利的85%租借给国外的公司,而在多元化产品的公司,这个比例只有65%。
当专利是租借给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公司问一般会签订一个补偿协议,在这个协议生效之后,公司有权接触到相互之间现有的专利和后续的发明[27,p.271]。特里西奥(Telesio)[167,pp.93-103]发现在跨国公司中,这种互惠式的专利协议一般有几个特征。最为特殊的是,确实参与这种互惠协议的公司一般都有比别的公司高的研发/销售收入比率和更多元化的产品。这些跨国公司之间的专利互惠协议一般都集中在制药业、其他化工业以及电力领域。
给国外相同的公司专利使用权可以看作是一种直接对外投资的替代品。因为在国外投资所需的信息收集费和最初投入费一般都比较固定,所以对那些市场占有率会比较高的厂商来说,进入外国市场所需的平均进入费就要比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厂商低。如果国外市场占有率的预期值和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所联系的话,那么作为一种扩大专利的有效区域的方法,出租专利对小公司来讲,要比对大公司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