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08054156/9787508054155
条形码:97875080541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生道理。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人生经验,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为处世不深的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编辑推荐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是二十几岁年轻人的梦想插上翅膀的经典智慧。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些规矩你不可不知,有些学问你不可不懂,有些本事你不可不会。
每一条人生经验都是前人用眼泪和汗水浸润而成的金玉良言,对年轻人的人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
读懂人生经验,改变人生命运
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彷徨、徘徊在人生走向的交叉路口,他们需要慎重的考虑。
二十几岁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后半辈子的命运,他们需要经验的指引。
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原因绝不在于他们没有能力、缺乏才智等,而在于走错了路线,用错了方法。
前人和成功人士的人生经验,能让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躲开成功路上的壁垒障碍,避免成为潜规则的牺牲品,从而轻松地拥有生活的顿悟,更聪明地出人头地。
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教我们成长,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真伪,但为时已晚;有些看似宽敞的路走到尽头却发现已经无路可走,但也没有折回去的余地;有些人错过了才知道珍惜……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在二十几岁,我们还可以选择,但三十岁之后,我们已经无可选择。
二十几岁的选择是决定我们后半辈子人生的关键,年轻人要注意吸收前人的人生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从可实现的目标开始一步步向前走。慢慢来,才能走得稳,走得踏实。
这是年轻人突破发展瓶颈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
领悟成功经验,在生活迷局中学生存;积累处世智慧,在风云变幻中求发展。
目录
Chapter 1 二十几岁之时,让梦想照进现实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丢下不切实际的誓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要做就做“出头鸟”
借口就是给自己喂的毒药
你所得到的有可能全部失去
你的过去和将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走在前面,那么也不要落在后面
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路
木秀于林,风可助之
是天才,没有勤奋一样玩不转
二十几岁,即要努力成为别人的依靠
Chapter 2 奔跑着跻身富人行列
穷则思变,寻找赚钱之路
世上没有不可能
“敢做”有时比“会做”更重要
找个富人做楷模
想在别人前面,走在别人前面
人无我有,“蓝海”就是利润区
制订进军财富的计划
重视一分钱的力量
学会用钱生钱
精明到一点一滴
Chapter 3 先做适者,再做强者
人生的起点可以不从底层开始
先做适者,再做强者
看清“气候”再决断
大智慧是整合出来的
幸运大多不是因为巧合
学会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看清别人不是目的,认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永远胜于无益的争辩
面对刁难,以智相搏
Chapter 4 重新审视一些道理
委曲不能求全
闭门思过,不如开门思过
专家也有出锚的时候
有些“规则”只能让人绕得更远
执著很可能只是一相情愿的固执
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减三分言语,多七分睿智
年华尚早,何苦“破釜沉舟”度人生
防人之心不可无
思想与行动都是巨人
请教不择人
Chapter 5 掌控好做事的尺度
沉默有时是一种自我伤害
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
老实不是受伤的理由
别让朋友太累
讲诚信不见得是真君子
有时候,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有些话有必要说,没必要信
在情绪控制你之前控制情绪
做到位,但不可越位
Chapter 6 成事总需要有些手段
巧用他人弱点攻坚
好马也吃回头草
脸皮厚一点,是成事之道
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和嘲讽
缝补工也是公司的合伙人
如果别无选择,就试着去热爱
一半胜于全部
最聪明的是慷他人之慨
名誉是种威力
走弯路有时是一种必需
吃亏就是一种让步
不打无准备之仗
避免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Chapter 7 二十几岁的人也要有放弃的胆量
Chapter 8 淘汰过于“天真”的做人方式
Chapter 9 更有水准地经营圈子
Chapter 10 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
Chapter 11 所有的承受都是一种力量
Chapter 12 生活可以简朴但不可以粗糙
……
序言 古代有一个擅长雕刻的匠人,他的雕刻技术远近闻名,常有人来向他请教个中秘诀。
他说:“最重要的秘诀有两项: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这样的话,若鼻子太大了,还可以向小的方向修改,眼睛太小了,还可以再加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以后就再也无法加大,眼睛一开始就雕大,也就再没有办法改小了。”
道理很简单:凡事都留点余地,事情就会有完善的空间。
雕刻需要技巧,人生也是如此。如果缺乏生存的基本技巧和经验,那么只能处处碰壁。
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教我们成长,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真伪,可为时已晚;有些看似宽敞的路走到尽头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但也没有折回去的勇气;有些人错过了才知道珍惜……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在二十几岁,我们还可以选择,但三十岁之后,我们已经无可选择。
三十岁,是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当我们继续追逐梦想时,却发现离梦想实现之日仍然遥遥无期:当看到别人因为财富忙碌之时,却发现自己竟然还在为生活奔波。那些很普遍的“道理”为什么总是行不通,善良有时也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好心为什么总是做错事……我们总是在人生的种种问题面前苦苦挣扎,于是,失眠、抑郁、闷闷不乐、孤独感齐集而来。此时,人生犹如一团乱麻,苦不堪言。
文摘 插图:


聪明的人大都会做出第二种选择,因为虽然第一种方法节省了向富有者学习的费用,但走弯路的时间却是加倍的。第二种方法减少了自己不太熟悉的时候所走的弯路、耗费的时间和失败投资,虽然这些失败的学费都是不可控制和预算的,但是对于向富有者学习的费用却是属于可以控制的,富有与否不只要看是否达到了自己获利的目标,还要看花费的时间的长短。
因此,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就必须谨记亿万富翁保罗盖蒂的一句话:致富其实很简单,找一个富人为楷模,做他正在做的事。
“股神”巴菲特是全球富人的代表,是投资界的神话。
然而,即使是巴菲特,在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和交易体系的时候,他的投资经历和所有没有成功的投资者一样,他做着同样的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整天泡在费城交易所看走势图表和找小道消息等工作,他不是一开始就会购买翻十多倍的可口可乐股票。但是如果巴菲特一直只靠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或许他现在还只是一名和大家一样的小散户或者已经破产了。幸好巴菲特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申请到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1957年又向知名投资专家费雪求教,在好友芒格的协助下,他融合了格雷厄姆和费雪两者的投资体系,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投资”的投资体系,并且在实战中不断摸索,最终获得了骄人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仅仅依赖于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资金、自己的资源,那么,这种致富过程将是漫长而缓慢的。通常是自己的资源最终被耗尽,同时也丧失了继续追求成功的信心。因此,我们何不像巴菲特一样寻求一种更省力、更易成功的方法,找个富人当楷模?
当然,我们提出找一个富人做榜样,做他正在做的事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照搬他们的模式,而是要学习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给我们指明方向。“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所有富人们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