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

发布时间: 2010-08-19 03:26:16 作者: kind887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传奇人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0700817/9787510700811
条形码:97875107008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曾国藩的做人之道: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传奇人物》力求从曾国藩的修身智慧、齐家准则、处世技巧、用人方略、为官之道、治官韬略等方面入手,诠释出他为人处世的哲学,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媒体推荐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
遇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毛泽东
编辑推荐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传奇人物》: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传奇人物。
目录
第一章 为人藏锋之道不做出头鸟,藏在是非后
藏身先藏心
避疑是精明人之举
万不可又显山又露水
处处逞强并不是一件好事
记住“枪打出头鸟”之理
“忍”字头上一把刀,成就大事效果好
藏起锋芒,藏而不露为智举
学习一种隐身术
管好自己的一张嘴
胜人不如胜己

第二章 为人明强之道不争一时之胜,琢磨万世之功
学会多走几步慢棋
成事皆在于有恒
放眼未来,从大事着手
小处让人,大处胜人
摸透游戏规则,谋取胜算
成功之前,先磨一颗坚忍之心
“明强”是成就大事的根本
再困难的路也要自信地走过
守住“诚”字,就会赢得信任.
要善于变不利为有利

第三章 为人稳慎之道从不把弓拉满,从不把势用尽
含苞待放的花最美丽
刚柔互用,张弛有道
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少一分张扬,就多一分实惠
不怕不能精明,就怕不会“糊涂”
不可始终让人仰视
月亮半圆时是最好的境界
不把事做尽,学会给自己留出路
不戴高帽子,不披虎皮
不因有功而骄横跋扈

第四章 为人铺路之道理顺关系网,铺平成功路
未发迹时善交人
给人留面子是一门学问
不可交滥友,而要交益友
尽可能挽救“单挑者”
不可“吃独食”,而要联手做事
放人一马:等于减少一个对立面
借可借之人,借可借之力
交友要有雅量,不能小肚鸡肠
“广泛”建立人脉资源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五章 为人借力之道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让能人出谋划策
求贤若渴,耐心陶铸
重用“忠”、“明”之才
用人要用尽其才
看准人凭眼力
人才越多越好
找智士、严士、劳士为自己帮忙
重用朴实之人
知人善任,量才而用
聪明识人,敢于用人

第六章 为人进退之道不做莽夫横冲直擅,要做智者进退有度
慢功夫中见真力
基础越牢,官位就坐得越高
只知进,不知退,最愚笨
停一步是为了进一步
好男儿要能屈能伸
步步为营,借势而进
翅膀硬了才能飞行自如
不争则退,不争则败
进退灵活,原则不变
练就一身应变的本领

第七章 为人圆融之道做人让人信赖,做事让人放心
一生廉矩,以勤政为上
圆融通达不会伤害人
把下属当做良师益友
用真心感动下属
有难先由己当,有功先让人享
忠言逆耳但能表露忠心
关键时刻要能挺身而出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权力
廉洁者让人放心
精心培养接班人
附录一:曾国藩其人其事
附录二:曾国藩经典语录
……
文摘 第一章为人藏锋之道 不做出头鸟,藏在是非后
藏身先藏心
做人要善于远离是非,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影响,这就要先学会藏身。但是,身虽然藏住了,而你的心却还在名利场中、是非窝里,你又怎么能做到真正的藏身呢?所以说,藏身必先藏心。
曾国藩是一个很善于藏身的人。他城府深,又有心机,为官多年,从不与朝中权贵拉帮结派。晚清时期,宫廷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一旦卷入其中,就很有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曾国藩是深知这一点的。但是,曾国藩一方面不与朝中权贵拉帮结派,另一方面又与朝中那些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道光朝依靠穆彰阿、咸丰朝依靠肃顺、同治朝依靠恭亲王奕沂等,而且形迹显然。有意思的是穆彰阿、肃顺后来都不得好死,奕诉也受尽磨难,而曾国藩却官照升,银子照拿,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无缘。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以曾国藩与肃顺结交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咸丰朝后期。宗室载垣、端华及肃顺组成了一个政治小联盟。“三人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拱手听命,伴食而已。”但有趣的是这三个人在朝中越来越受到咸丰帝的信任。
肃顺很跋扈,在朝中他一面排斥打击秉政的满汉大臣,一面又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其目的是为他长期把持朝政铺平道路,为自己谋反作准备。
湘军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战斗力也越来越强。肃顺把持朝政时期,湘军正在江西跟石达开作战,屡建战功。对于这样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肃顺是不会放过的,将其拉拢过来,为自己日后所用的想法在湘军组建之初就有了。
肃顺在其招纳的众多人员中,不少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关系。如尹耕云、王闾运、龙镍臣、李寿榕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肃顺的政治爪牙。
肃顺力图通过王闽运、郭嵩焘等人与湘军建立联系。
咸丰八年,湖南巡抚骆秉章赴京陛见,朝上参劾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说他“声名恶劣,同城的官员都对他不满”。接着骆秉章又派人查核樊燮,查出了樊燮又有贪污的行为,樊燮被拿问审办。后来樊燮受湖广总督官文、湖南布政使文恪等满族贵族的唆使,于咸丰九年向湖广总督署和都察院控告左宗棠以幕宾的身份把持湖南军政要务(问题的关键还是官文要打压左宗棠)。于是,清廷谕令官文及湖北正考官钱宝青对左宗棠进行审办。这就是晚清“樊案”的大致经过。
“樊案”发生后,王运、郭嵩焘求救于肃顺,希望肃顺出面平息此案,解救左宗棠。肃顺一想,这正好是个机会,做个顺水人情,便大力相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