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码:61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806579087
条形码:97878065790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1943年1月,克拉斯诺顿小城由共青团员组成的地下抵抗组织青年近卫军因叛徒出卖,大部分战士为保卫祖国而不幸牺牲。
当人最宝贵的青春被战争旁白时,勇气穿越感伤,残酷击碎绚烂。
因为此,奥列格式纯然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从未消失,一如一代代人对俄苏文学的迷醉。
你还记得乌丽亚找到的白莲花吗?你还记得庆祝晚会上外婆轻盈的戈帕克舞吗?价值观的永恒是以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读经典,那永远无法忘却的,又勾起了心底对爱与友谊强烈而湿润的回忆。
最动人的,便是这一次次阅读所衍生的不同感受。你将始终拥有,哪怕年华老去。
作者简介 亚法捷耶夫(1901—1956)是前苏联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在商业学校读书时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926年起从事文学工作,并担任原苏联作协的负责人。
他在1927年发表的描写远东地区游击战争的长篇小说《毁灭》使他蜚声文坛。《青年近卫军))(1945—1951)历来被认为是苏联文学的典范作品,曾获斯大林文学奖和列宁共青团奖。
1956年法捷耶夫在精神极度忧郁中自杀身亡。
媒体推荐 书评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青年近卫军”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人物性格鲜明,富有感染力。初版问世,立即受到欢迎,次年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至今,奥列格式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从未消失。一代代人对俄苏文学的迷醉;一次次地重读经典,那永远无法忘却的,勾起了心底的回忆。最动人的便是这一次次阅读所衍生的不同感受。你将始终拥有,哪怕年华老去。
编辑推荐 前苏联杰出作家亚法捷耶夫的伟大卫国战争长篇《青年近卫军》,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国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富有感染力,曾获斯大林文学奖和列宁共青团奖。
文摘 书摘
"不,瓦丽亚,你只要看一眼,这真是美极了!太美了!好像雕塑似的……可是它不是大理石的,也不是雪花石膏的,而是活生生,却又冷冰冰!多么精致玲珑,不是人工能造的。你看它飘在水上,纯洁端庄,一尘不染……看那水上的倒影,甚至分不出来,哪一个更美。再看看它的颜色,仔细看看,不是白的,不对,它是白的,又有那么多的色调:黄微微的、粉嘟嘟的,还带点儿天蓝色,里面充满水分,好像珍珠似的,真叫人眼花缭乱--这些色调,恐怕人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说话的是个梳两条辫子的姑娘,头发黑而带鬈,穿一件白得发亮的上衣,正从柳条丛里探出头来,往河里望,一对黑眼睛美丽而湿润,仿佛突然睁大了,射出强烈的光芒,使她那样子更像这朵在幽暗的河水里映照出来的白莲花。
"你还有闲心看花!乌丽亚,你这人真怪!"另外一个姑娘叫瓦丽亚,回答着,也从柳条里探出头来。她颧骨略高,还有点儿翘鼻子,但是因为青春焕发,心地善良,脸孔也显得好看。她并不是看莲花,而是心神不定,顺着河岸搜索,寻找那些走散了的姑娘。"喂!……"
"哎……哎……哎!"就在跟前有几个姑娘的声音应和着。
"快来!……乌丽亚找到一朵白莲花。"瓦丽亚说,用亲热而带嘲笑的目光看着好朋友。
就在这时又响起一阵炮声,轰轰隆隆,好像远方沉雷的回声,从西北,从伏罗希洛夫格勒传来。
"又打炮了!"
"又打炮了……"乌丽亚小声重复着,刚才还奕奕有神的眼睛变得暗淡了。
"难道这次他们会打进来吗!我的天哪!"瓦丽亚说。"你还记不记得,去年我们多么担惊受怕?却什么事也没有!不过去年他们打得没这么近。你听听炮声有多响,听见没有?"
她俩都一声不响,侧耳倾听。
"我一听到这炮声,再看看天空多么晴朗,看看树上的树叶、脚下的草,觉出来草被太阳晒得热呼呼,散发着香味,就觉得心里非常难过,就像这一切马上要离开我而一去不复返了。"乌丽亚激动地说,声音深沉而宏亮。"这场战争好像使我的心肠变硬了,凡是能叫人心软的事,我们都学会了不理它。可是突然心又软了,觉得一切都可爱,一切又都可怜!……你知道,这话我只能跟你说说。"
她俩的脸在柳叶中间靠得非常近,连呼出来的热气都混合到一起,她们凝视着对方的眼睛。瓦丽亚的眼睛是浅色的,显得善良,离得很宽,带着温顺和崇拜对视好朋友的目光。而乌丽亚的一对大眼睛是深褐色的--这不是普通的眼睛,而是眸子,长长的睫毛,乳白色的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