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饮食文化概论

发布时间: 2010-09-09 04:35:21 作者: kind887

 饮食文化概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6455102/9787506455107
条形码:97875064551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旅游管理专业高职高专“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深入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很好结合,对提升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旅游过程中会涉及的饮食文化知识。主要内容有十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第六章酒文化、第七章中国茶文化、第八章宴席文化、第九章饮食器具文化、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第十一章饮食文化代表人物、第十二章饮食风俗文化、第十三章饮食礼仪文化、第十四章国外饮食文化概述、第十五章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
一、饮食文化的概念
二、饮食文化的特征
三、饮食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民族传统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
第三节 饮食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一、饮食文化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活动促进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饮食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第二章 饮食原料文化
第一节 饮食原料的基本概念
一、饮食原料的含义
二、饮食原料的名称
第二节 饮食原料的发展历史
一、饮食原料发展概况
二、饮食原料的来源
第三节 饮食原料的主要类别
一、粮食
二、蔬菜
三、果品
四、畜类
五、禽类
六、蛋乳类
七、水产品
八、干货
九、调味品
第四节 饮食原料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饮食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饮食原料资源的保护

第三章 主食面点文化
第一节 中国主副食文化的形成
一、粮食作物的发现和种植之始
二、五谷说和南北主食格局的形成
三、丰富的米食、面食
四、多彩的副食
第二节 中国面点的内涵与风味流派
一、中国面点的内涵
二、中国面点的技术特点和文化特色
三、中国面点的分类和风味流派
第三节 中国面点的主要形态
一、饼
二、饺子
三、面条
四、馒头
五、烧卖
六、麻花
七、米线
八、饭
九、粽子
十、粥

第四章 菜肴文化
第一节 菜肴的种类和命名
一、菜肴的概念
二、菜肴的种类
三、菜肴的命名
第二节 菜肴的起源和发展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三节 中国菜肴的地方风味流派
一、地方风味流派的标准和成因
二、地方风味流派的划分
三、中国菜肴地方风味流派简介
第四节 宫廷菜与官府菜
一、宫廷菜
二、官府菜
第五节 菜肴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一、菜肴中的烹饪故事与旅游相结合
二、菜名的主题创意与旅游相结合
三、菜肴的表现形式与旅游相结合
四、推介、开发系列特色菜肴与旅游相结合

第五章 烹调文化
第一节 烹和食物加热技术
一、“烹”字概说
二、“火候”的含义
三、食物加热技术
第二节 “调和鼎鼐”的调和原理
一、五味调和
二、饮食与时间、季节的协调
三、配餐与饮食搭配
四、味的渗透
第三节 “适口者珍”的品味标准
一、“味”的概念和调味的历史
二、中国传统调味理论
第四节 中国烹调技艺的基本特点
一、讲究选料、注重配伍的科学理念
二、强调分档用料、一料多用的节约意识
三、精于刀工与火候的整体把握
四、表演性强的操作过程
五、以热为主的熟食风格
六、以味为核心的烹调效果
七、追求造型与色彩俱美的视觉感受

第六章 酒文化
第一节 酒的历史与发展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二、各类酒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酒品
一、酒品风格的形成
二、中国名酒
三、名酒的评定
第三节 酒与文化
一、酒的社会功能
二、酒令与酒德
三、酒与文学艺术
第四节 酒文化与旅游
一、酒文化与旅游联姻由来已久
二、中国酒文化旅游资源
三、开展酒文化旅游的途径

第七章 中国茶文化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茶文化的起源
二、茶文化的形成
三、茶文化的兴盛
四、元明清三代茶事的发展与变革
五、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茶叶的制作与名茶
一、绿茶
……
第八章 宴席文化
第九章 饮食器具文化
第十章 饮食保健文化
第十一章 饮食文化代表人物
第十二章 饮食风俗文化
第十三章 饮食礼仪文化
第十四章 国外饮食文化概述
第十五章 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
参考文献
……
序言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首要生活需要,同时,“食”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素来为中外游客所关注。人们外出旅游,异地的山川、名胜固然是其寻觅的主要目标,但富有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无疑会大大丰富游客的旅游容,增加旅游的情趣。旅游离不开饮食,它们互为花叶,相得益彰。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深入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很好结合,对提升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旅游过程中会涉及的饮食文化知识。主要内容有十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第六章酒文化、第七章中国茶文化、第八章宴席文化、第九章饮食器具文化、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第十一章饮食文化代表人物、第十二章饮食风俗文化、第十三章饮食礼仪文化、第十四章国外饮食文化概述、第十五章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
文摘 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
第1节饮食原料的基本概念
一、饮食原料的含义
饮食原料是指通过加工可以制作主食、菜肴、面点、小吃等各种食物的可食性原材料,如粮食、蔬菜、果品、畜禽肉、鱼、虾、蟹、调料等。饮食原料是饮食品加工的物质基础。要想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菜点,保证菜点的质量,就必须选择品质佳好的饮食原料。
作为饮食原料,必须要安全、卫生,必须具有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同时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二、饮食原料的名称
(一)饮食原料的命名方法
饮食原料绝大多数是生物性原料,其命名一般按照生物学的命名方法。按照国际命名法规的规定,给已知的每一种生物制定的世界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称为“学名”。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学名,不管其来源如何,一律用拉丁文处理,在印刷品中均排斜体字,手写时下面画横线。除了学名以外,其余无论是何种语言、何种文字的名称均称为“俗名”。因此,某一种生物不管有多少中文或外文名称,除了拉丁文学名外都是俗名。
(二)饮食原料名称的复杂和混乱现象
由于饮食原料种类繁多,分布地域辽阔,加之时代变迁,各时代对饮食原料的认识程度不同,各地区用料习惯和饮食原料的名称称谓不同,俗名较多,以及文献记载抄录中的疏误,使许多饮食原料的名称出现复杂和混乱的情况。
读书人网 >美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