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3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5203887/9787545203882
条形码:97875452038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外文明同时空:宋元VS王国崛起》从弘扬中国和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角度出发,对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进行横向的展示比较和纵向的梳理整合,从而展现中华文明以及世界各国文明的发展轨迹,加深读者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感知,同时从中认识到世界各国文明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它们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前进所提供的强大动力。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两者进行对比整合,不仅能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又生机盎然的重要特质,同样也能通过这一途径借鉴世界各国文明的发展成果,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 《中外文明同时空:宋元VS王国崛起》获得首届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基金宗旨:以资助中小型优秀图书出版为主。
公开、公平、公正,有利于出版事业的繁荣。
目录
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专家导言:公元960-1368年的中外文明概说
导读示意图
宋朝(公元960-公元1279年)VS欧洲 阿拉伯 北非 日本
政治
政治比较大视野
前后三国鼎立VS群雄并起
中外城市同时空:12世纪的中外城市
创业开基:宋太祖
梦回前朝: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功败垂成:宋太宗
教权勃兴:格里高利七世改革
澶渊盟百年:宋辽战和
契丹英后:萧绰临朝
党项雄西北:西夏崛起
城头变幻大王旗:诺曼征服
干戈玉帛:西夏与宋辽的战与和
荣辰交织 基辅罗斯:俄罗斯前传
狂热的冒险:十字军东征
圣城争夺战:萨拉丁的反击
历史长镜头:剑与十字:三大骑士团
吐蕃贵胄 青唐羌王:厮
辉煌与终结:马其顿王朝
寒门出贤相:范仲淹
条欧强国梦成空: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兴亡
变法与党争:北宋乱局
历史长镜头:无尽是非:中国古代的“党”
用人不察吞恶果:辽道宗
红胡子威名远扬:腓特烈一世
“六贼”坏朝纲:风流徽宗
闪亮卡佩王朝:腓力二世
白山黑水大金兴:女真建国
同室操戈引狼入室: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西夏盛世:夏崇宗仁宗父子
狮兄鼠弟:理查一世与约翰
靖康之变:北宋的日落
镰仓幕府建立:将军掌权
干城之寄:中兴诸将
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抗金
丧权辱国换偏安:绍兴两和议
统一梦断大江滨:完颜亮
历史长镜头:国之巨:中国古代的大奸臣
难复中原:隆兴北伐及和议
未闻函首可安边:开禧北伐
祸起萧墙:西夏的衰亡
势分三足鼎:后倭马亚王朝与法蒂玛王朝
跨页大图:成吉思汗陵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腹背受敌:金朝祚终
长子担纲:拔都西征
功过参半:宋理宗
君临次大陆:德里苏丹国
荒淫误国:宋度宗
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抗元
盛极一时:塞尔柱突厥
延续辉煌:赞吉王朝
比较视角:帝国残阳如血:南宋与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历史长镜头:神秘的辉煌:玛雅文明
制度
制度比较大视野
中央集权与三方角力
强干弱枝: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欧洲三大王权:分道扬镳
比较视角:攀向顶峰与巅峰滑落:北宋皇权与德意志皇权
跨页大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崇文抑武:宋朝的文官政治
西欧封建制的基础:封群封臣制
皇帝耳目 党争喉舌:台谏
并行不悖:教会法和罗马法
国家柱石难称雄:宋朝正规军
尚武之风:骑士制度
因俗而治:北面官和南面官
军政合一:猛安谋克
镰仓幕府的支柱:御家人制度
组织严密:幕储施政
国家柱石难称雄:宋朝正规军
尚武之风:骑士制度
因俗而治:北面官和南面官
军政合一:猛安谋克
镰仓幕府的支柱:御家人制度
组织严密:幕府施政
历史群像地图
经济
经济比较大视野
社会经济繁荣与庄园经济盛行
自由兼并的时代:宋朝土地与赋役
分封的国度:西欧庄园经济与农奴制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宋朝农业与人口
田草结合农牧混合:中世纪欧洲农耕制度与农具改进
大都会的崛起:宋朝商业革命与城市制度
自由的乐土: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斗争
鼓励经商重视经济:宋朝商业政策与行会
保护与垄断:中世纪欧洲商业中心与商业行会
比较视角:同形异质:中西行会比较
货币新纪元:宋朝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中世纪欧洲的货币与银行
天时地利人和: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与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
全面覆盖:宋朝水利灌溉与水运交通
跨页大图:南唐卫贤闸口盘车图
……
文史
艺术
思想
科技
生活
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年)VS欧洲 阿拉伯 北非
政治
制度
经济
文史
艺术
科技
生活
对外交流
关键词索引
人物索引
作品索引
……
序言 长期以来,我们出版的历史书,基本上将历史孤立起来,即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分开、历史与文化分开,或者历史与文化合写也是重政治史轻文化史,中外文明的比较更是谈不上。
打破历史文化分离和不均衡的现状需要破除旧观念,将中外文明来进行比较就是一个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有风险,就可能有更大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回报,作为出版人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来接受这种挑战。
三年来,我们通过邀请中外文明各领域的专家对内容和形式反复讨论和多次论证,再进行多次框架搭建和不断完善,最终构建了前所未有的《中外文明同时空》一套6卷的框架新颖内容丰富的编写方案。
方案在建构框架上进行大胆创新,内容规划上力求均衡周密,特别是要有具体的精益求精的编写体例。
首先来说最后定下的具有新奇活泼特点的编写框架,这是一种平衡展示、跌宕起伏、专题穿插、图文互补的架构。中外文明内容在这种框架中,可以尽情展示其汪洋恣肆殊途同归的全景式画卷。
平衡展示出发点是寻求一种直观的形式,打破一般通史和国别史的条块分割,以中外文明对照的形式,让在人类历史中长期相互孤立的中外,相互参照当时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在变化中相互异同,达到比较的主旨。
平衡展示为全书基本结构,在版面上显示为中外文明根据内容的门类在同一个跨页上,左面是中国,右面是外国。所有门类中,都以中国为主轴,按照编年史往下走,外国的内容在同一本书里可以上下拉动到与中国内容相对应的跨页中,形象点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捉对出现”。这样保证了相互的可比性。
文摘 插图:


宋朝(公元960-公元1279年)VS欧洲 阿拉伯 北非 日本
政治
前后三国鼎立VS群雄并起
赵宋王朝前后延续300余年(960-1279年),北宋与南宋各有9位皇帝。在中国的主要领土上,主要政治格局则是前后三国鼎立——前期的北宋、辽、西夏与后期的南宋、金、西夏,最后被自北方席卷而来的大元王朝一一平灭,成为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北宋自宋太宗两次北伐失利后,对辽即取守势,负多胜少。澶渊一战,宋真宗被迫亲征,一战定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西夏崛起后,北宋也无力取得军事优势,连连大败,仅是在范仲淹等人的整顿下才稳住边防。西夏与辽之间同样先战后和,打出了和平。西夏名义上接受宋、辽册封,实则雄踞西北,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灭于蒙古。
逮及12世纪初,北方女真兴起,而北宋和辽则文恬武嬉。辽国自道宗起中衰,天祚帝不思进取,终致灭亡。北宋经历王安石变法和党争的折腾,主昏臣奸,以海上之盟自掘坟墓。金朝统一北方,南宋只是依靠一批爱国将领才得以保住江南半壁。岳飞被害、韩世忠退隐后,南宋再无令金军闻风丧胆的统帅,致使隆兴开禧两次北伐惨败,和议屈辱依旧。联蒙灭金、端平人洛,引发蒙宋大战,日渐腐朽的南宋勉力支持,忠臣义士前仆后继,仍不免覆灭于压山。 这一时期的欧洲呈现的则是一种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西欧,
承继法兰克王国余绪,德意志萨克森王朝首先兴起,奥托一世南下意大利,加冕罗马帝国皇帝。此后,控制意大利和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成为历代德意志统治者的梦想。但由于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王权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往往有名无实。只有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祖孙等少数几人,堪称强力君主。
在西欧,诺曼征服和卡佩王朝的建立,拉开了英法恩怨的序幕。英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地严重阻碍了法国的统一。从腓力二世起,法国逐步蚕食英国的大陆领地,英国逐渐退回不列颠岛。双方矛盾逐步升级,百年战争的号角已经隐隐吹响。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水火不容,导致了十字军东征的兴起。西欧各主要国家均卷入其中,与阿拉伯世界围绕耶路撒冷展开长期争夺,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活剧。拜占庭经历了马其顿王朝的黄金时代,攻灭保加利亚,但后来渐渐衰落,并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惨遭破灭,虽得以复国,已辉煌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