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 2010-09-19 03:18:34 作者: kind887

 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122043592/9787122043597
条形码:97871220435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以强化现代技术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为主线,第一部分在精要讲解了植物快繁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相关实用技术,并结合生产实际讲解了植物快繁生产车间的建设、常规技术操作、快繁配套设备等,对于操作方法和试剂配比作了分步讲解,此外还针对常见问题给予了分析解决。《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第二部分针对重要的经济植物如果树、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林木的大规模快繁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附录中还有常见培养基配方等资料,力图新颖、丰富、实用。
《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方便初学者入门学习、查阅参照以及拓宽科技人员研究思路,既可作为植物学科应用单位、植物组培实验中心、工厂化育苗公司等人员及经济植物生产致富个体户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高职或本科生、硕士生教学与实践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概述1
一、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与组织培养技术1
二、植物快速繁殖过程1
三、植物快速繁殖的应用6
四、组培苗大规模快繁的成本分析6
第二节 国内外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研发概况7
一、国外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概况8
二、国内组织培养及微繁概况9
第一部分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理论和基础技术

第二章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12
第一节 植物细胞全能性12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12
二、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和实现12
第二节 脱分化和再分化12
一、脱分化12
二、再分化14
第三节 器官发生途径16
一、器官发生的基本概念16
二、器官发生的过程16
三、器官发生的方式17
四、影响器官发生的因素17
第四节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20
一、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0
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和过程21
三、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因素23

第三章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的设备和基本技术25
第一节 实验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5
一、设计实验室的基本原则25
二、设计实验室的方法25
第二节 实验室的基本设备26
一、高压灭菌设备26
二、接种室及其设备26
三、培养室及其设备28
四、化学分析室及其设备29
五、细胞观察设备30
第三节 植物大规模快繁配套设施31
一、温室设施31
二、其他配套系统32
第四节 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32
一、培养基成分32
二、各类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分选择35
三、培养基的制备36
第五节 无菌操作技术37
一、无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8
二、接种操作技术38

第四章 经济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39
第一节 茎培养和离体快速繁殖39
一、茎离体培养快繁的类型39
二、茎离体快速繁殖39
第二节 花粉和花药培养43
一、花粉和花药培养概述43
二、花药培养43
三、花粉培养46
四、单倍体植株的鉴定48
第三节 胚胎培养49
一、植物胚胎培养的概念和应用49
二、成熟胚培养50
三、幼胚培养51
四、胚乳培养53
五、胚珠和子房培养55
第四节 原生质体培养57
一、概述57
二、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58
三、原生质体培养60
四、原生质体融合62
第五节 其他组织和器官培养64
一、植物叶片培养64
二、植物根段培养65
三、愈伤组织培养66
第六节 经济植物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68
一、影响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因素68
二、组培苗的驯化69
三、组培苗的移栽69
第七节 经济植物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70
一、经济植物培养中的褐化及其解决方案71
二、经济植物培养中的玻璃化及其解决方案72
三、经济植物培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73

第五章 经济植物遗传转化技术76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76
一、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条件和特点76
二、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及其特性77
第二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技术方法80
一、农杆菌介导法80
二、基因枪法介导的遗传转化83
三、生殖细胞法83
四、激光束法85
五、显微注射法85
六、超声波法85
七、聚乙二醇介导法85
第三节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86
一、选择标记基因检测86
二、报告基因检测87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88
四、生物学方法检测89

第六章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与诱变育种技术90
第一节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筛选90
一、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90
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筛选与鉴定92
第二节 影响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95
一、材料因素95
二、培养因素96
三、生化、理化因素97
第三节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98
一、抗病虫细胞变异98
二、抗逆境胁迫变异99
三、体细胞变异改良农艺性状101

第七章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104
第一节 植物脱毒技术104
一、热处理脱毒法104
二、茎尖培养脱毒法105
三、抗病毒药剂法107
四、茎尖微体嫁接脱毒法108
第二节 脱毒苗的鉴定109
一、症状和内含体观察法109
二、指示植物鉴定法109
三、抗血清鉴定法109
四、电子显微镜检查法110
五、分光光度法110
六、组织化学检测法110
七、荧光染色检测法110
八、免疫学方法111
九、分子生物学方法111

第八章 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113
第一节 限制离体培养物生长的保存113
一、调整培养基养分水平保存114
二、高渗透压保存114
三、生长抑制剂保存114
四、低温保存115
五、降低氧分压保存115
六、干燥保存116
第二节 继代培养保存116
第三节 超低温保存种质117
一、超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117
二、超低温保存的基本技术程序118
三、超低温保存方法的选择121
第四节 离体保存种质的遗传完整性及影响因素122
一、离体种质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完整性变化122
二、影响离体保存种质的主要因素123
第二部分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实例

第九章 观赏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126
第一节 金边瑞香126
一、茎尖培养126
二、试管苗玻璃化的发生与控制129
第二节 杜鹃花130
一、杜鹃花组织培养繁殖系的建立131
二、杜鹃花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133
第三节 红千层134
一、红千层的离体培养繁殖系134
二、红千层工厂化生产流程模式136
第四节 月季136
一、外植体的采集与接种136
二、芽的诱导与增殖137
三、生根137
四、驯化移栽138
第五节 蝴蝶兰138
一、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138
二、类原球茎快繁生产工艺139
三、丛生芽的再生途径140
四、种子无菌苗快繁系培养141
五、蝴蝶兰试管苗的驯化移栽141
第六节 大花蕙兰142
一、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142
二、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分化142
三、壮苗生根及移栽143
第七节 红掌144
一、红掌的组培快繁144
二、红掌组培苗的移栽管理145
第八节 观赏凤梨146
一、观赏凤梨的特殊结构及其主要栽培种属147
二、各属观赏凤梨的组织培养方法147
三、观赏凤梨组织培养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50
第九节 彩色马蹄莲151
一、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152
二、彩色马蹄莲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153
第十节 菊花154
一、茎尖脱毒培养154
二、器官培养155
三、生根与移栽156
第十一节 芦荟156
一、芦荟试管苗无性系的建立157
二、芦荟组织培养中的褐化及玻璃化158
第十二节 香石竹159
一、香石竹试管苗无性系的培养159
二、玻璃苗的控制160
三、生根与移栽161

第十章 果树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162
第一节 苹果162
一、苹果试管苗快繁技术162
二、苹果脱毒技术165
第二节 葡萄167
一、葡萄苗木生产发展概况167
二、葡萄脱毒技术167
三、葡萄脱毒苗快繁技术168
第三节 香蕉169
一、香蕉组织培养技术169
二、香蕉组培苗变异株的表现与控制172
第四节 柑橘172
一、无病毒苗的获得173
二、无病毒良种苗木繁殖175
第五节 草莓176
一、草莓病毒病及其危害177
二、草莓脱病毒方法177
三、脱毒苗的快速繁殖178
第六节 猕猴桃179
一、茎段培养179
二、子叶培养180
三、胚乳培养180
第七节 枣181
一、枣树组织培养技术181
二、大规模移栽技术及管理183
第八节 番木瓜184
一、离体快繁外植体的选择185
二、培养体系的建立185
三、诱导生根185
四、番木瓜快繁中存在的问题186
第九节 蓝浆果187
一、蓝浆果繁殖的主要方法187
二、蓝浆果组织培养技术188
三、蓝浆果组培快繁培养中常见的问题189
第十节 银杏189
一、器官培养190
二、胚培养190
三、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191
四、银杏组织培养的利用192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93
第十一节 樱桃193
一、樱桃组培快繁技术193
二、生根194
三、炼苗移栽195
四、存在的问题195
第十二节 梨196
一、梨的组织培养技术196
二、分化和继代增殖培养197
三、生根和移栽197

第十一章 蔬菜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199
第一节 食用百合199
一、离体快繁意义199
二、食用百合组培快繁技术199
第二节 荸荠202
一、离体快繁意义202
二、荸荠的组培快繁技术202
三、试管苗的移栽与炼苗管理203
四、试管苗大田生产管理203
第三节 马铃薯204
一、离体快繁意义204
二、茎尖脱病毒快繁技术204
三、脱病毒种薯繁育工艺技术流程206
四、无病种薯生产技术207
第四节 石刁柏209
一、离体繁殖意义209
二、石刁柏离体无性繁殖系的建立209
三、试管苗的移栽211
第五节 姜211
一、离体快繁意义211
二、姜的组培快繁技术212
三、姜试管植株移栽及原种生产技术213
第六节 藜蒿214
一、离体快繁意义214
二、快繁培养方法214
三、试管苗的移栽及管理215
第七节 甘薯216
一、离体快繁意义216
二、茎尖脱病毒技术216
三、茎尖分生组织的再生诱导217
四、脱病毒试管苗的鉴定217
五、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217
六、原原种繁育218
七、原种繁育218
第八节 蒜218
一、离体快繁意义218
二、蒜离体培养繁殖方法219
三、蒜无病毒苗的鉴定221
四、试管苗生根及其移栽221
第九节 香椿221
一、离体繁殖意义221
二、离体培养快繁技术222
三、香椿试管苗的玻璃化产生与防止223
四、香椿促芽发枝技术223
第十节 花椰菜223
一、离体培养意义223
二、花椰菜离体快繁技术224
三、组培快繁工艺流程225
第十一节 樱桃番茄226
一、离体培养意义226
二、樱桃番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226
三、组培快繁工艺流程227
第十二节 莲藕227
一、离体培养意义227
二、莲藕快繁工艺流程227
三、莲藕离体快速繁殖技术228
第十三节 薯蓣229
一、离体培养意义229
二、离体培养快繁技术229
三、山药离体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其处理方法231
第四节 甘蓝231
一、离体繁殖意义231
二、甘蓝的离体快繁技术232
三、影响结球甘蓝离体再生的因素233

第十二章 药用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235
第一节 红豆杉235
一、概况235
二、茎段培养235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36
四、组织培养生产红豆杉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236
五、瓶外生根237
第二节 人参237
一、概况237
二、器官培养237
三、冠瘿组织诱导培养238
四、根离体培养及发状根诱导238
第三节 铁皮石斛239
一、概况239
二、茎段培养239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40
四、工厂化育苗241
第四节 龙胆241
一、概况241
二、腋芽组培繁殖241
三、其他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42
四、试管苗移栽243
第五节 罗汉果243
一、概况243
二、茎段培养243
三、茎尖脱毒培养244
四、其他器官培养244
五、试管苗移栽245
第六节 金线莲245
一、概况245
二、茎段培养245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46
四、试管苗移栽246
第七节 菊三七247
一、概况247
二、茎段培养247
三、其他外植体诱导培养248
四、试管苗移栽248
第八节 杏香兔耳风248
一、概况248
二、离体快繁技术248
三、试管苗移栽249
第九节 虎舌红249
一、概况249
二、茎段培养250
三、其他外植体诱导培养250
四、试管苗移栽251
第十节 金银花251
一、概况251
二、茎段培养251
三、不同基因型忍冬的离体繁殖252
四、试管苗移栽252
第十一节 党参253
一、离体繁殖意义253
二、党参离体无性繁殖技术253
三、党参快繁工艺流程254
第十二节 丹参255
一、离体繁殖意义255
二、丹参离体无性繁殖技术255
三、丹参快繁工艺流程256

第十三章 林木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257
第一节 杨树257
一、概况257
二、茎段培养257
三、不同基因型杨树离体繁殖258
四、不同器官的培养258
五、试管苗移栽259
第二节 杉木259
一、概况259
二、茎段培养259
三、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260
四、试管苗移栽260
第三节 相思树261
一、概况261
二、茎段培养261
三、不同基因型相思树的离体繁殖262
四、试管苗移栽262
第四节 油橄榄262
一、概况262
二、胚培养263
第五节 桉树263
一、概况263
二、茎段培养264
三、其他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65
四、工厂化育苗265
五、试管苗移栽266
第六节 红叶石楠266
一、概况266
二、茎段培养267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67
四、试管苗移栽268
第七节 泡桐268
一、概况268
二、茎段培养268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70
四、试管苗移栽270
第八节 樱花270
一、概况270
二、茎段培养271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72
四、试管苗移栽272
第九节 青钱柳272
一、概况272
二、种子无菌苗外植体增殖培养273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73
四、次生代谢物生产274
五、试管苗移栽274
第十节 樟树274
一、概况274
二、茎段培养275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75
四、试管苗玻璃化研究276
五、试管苗移栽276
第十一节 杂交马褂木276
一、概况276
二、丛生芽培养276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77
四、试管苗移栽278
五、悬浮细胞培养278
第十二节 落叶松278
一、概况278
二、茎段培养279
三、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280
四、试管苗移栽280
附录281
一、常用培养基、试剂281
二、常用缩写词289
参考文献290
……
序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将是突破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瓶颈的一项革命。以现代生物技术——经济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来更新传统植物繁殖方式,具备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产业化推广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等优势。该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的种苗供应方面取得了很高的经济价值,证实了这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生产技术。但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仍不普及,为了适应当今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强化现代技术应用为目的,编者在各自从事二十多年的专业技术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参阅国内外许多新近相关的文献,结合本书的适用群体并注重知识系统性,从植物离体快繁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基础和快繁实例两大方面进行著述,历时两载编写成《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一书。书中理论技术部分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全书提供了百余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经济植物快繁技术实例、彩图和附录资料等,系统性反映我国近期科研成果,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和一书多能的特色,期望能起到与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由江西师范大学涂艺声教授主持编著。各章由以下教授、博士等编写:江西师范大学邹峥嵘(第一章)、江西师范大学罗向东(第二章、第四章第一至第五节、第五章)、江西师范大学涂艺声(第一章部分、第四章部分、第八章、第十一章)、江西省科学院江洪如(第三章、第九章)、江西林业科学院江香梅、田晓俊(第六章、第十二章第一至第十节、第十三章)、江西农业大学范淑英、周庆红(第七章、第十章)、江西人民医院涂红缨(第七章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一节、第十二节、附录)。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人员充分沟通交换修改意见,全书由副主编、主编修改校正,最后由主编负责统一修改定稿。该书得到江西省科技厅支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资助,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国内外同行的有关研究结果和图表,在修改过程中,戴亮芳、张杨军同志参与了校稿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选取的内容虽经仔细推敲,文稿和插图也校审数次,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在使用过程中批评指正,提供宝贵意见,以使再版时更正提高。
编者
2008年8月
文摘 第一部分 经济植物大规模快速繁殖理论和基础技术
第二章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对于不同物种或不同基因型的经济植物,甚至同一基因型的不同组织器官,其组织培养体系也是相差甚远。因此,了解和掌握“植物组织器官在组织培养条件下是如何再生与供体植株完全相同的再生植株”、“植株再生需经历哪些过程”等基本原理和概念对从事经济植物组培快繁研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第一节 植物细胞全能性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1902年,德国的植物生理学家Gottlieb 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的理论提出: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这种单个细胞是具有潜在全能性的功能单位,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
目前,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被解释为:每一个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二、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和实现
尽管理论上每个生活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其实际表达的难易程度却随植物种类、组织和细胞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较易表达全能性的细胞可有3类:即受精卵、发育中的分生组织细胞和雌雄配子体及单倍体细胞。
然而,外植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已经分化,这些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不能表达,细胞或组织与母体的分离和激素的调控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基本前提。当然,培养物的营养条件(碳水化合物、无机氮、有机氮、其他矿物质营养以及维生素等)和培养条件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恢复分生状态的潜力。但对于那些高度特化的组织和细胞,几乎不可能再分裂以进一步表达其遗传潜力,因而它们不能表现细胞全能性,如细胞核已经开始崩解、细胞壁增厚超过2um的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壁达7um的管胞细胞等。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