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

发布时间: 2010-10-19 04:07:40 作者: kind887

 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01236329
条形码:97875012363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华语

内容简介 《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主要梳理国共两党时期,包括抗战时期的一些惊险刺激的卧底案例,特别是在政治军事上造成了重大影响、发挥了 “战略作用”的卧底人物,有“龙潭三杰”、谢和赓、熊向晖、沈安娜、赵荣声等中共派遣到国民党军政高位身边的潜伏人员,也有从国民党内部策反的郭汝瑰、侯镜如等国民党军界将领的事迹,还有在日伪斗争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国民党卧底高官唐生明、基层卧底特工詹长麟及其事迹等。
媒体推荐 1940年,延安。饭桌上,毛泽东问李克农女儿:“你知道你爸爸足十什么的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呗!”毛泽东哈哈人笑:“错了!错了!你爸爸是个人特务。不过他是我们共产党的大特务!”1962年,李克农病逝后,关同中央情报局欣喜若狂,前无仅有地宣布放假三天,庆祝他们最难缠的对手“消失了”。
  ——李克农
1939年6月10口晚6点多,日本领事馆后门突然打开了,一个精悍的身影一闪而出,跨上一辆自行车后,消失在夜幕当中。70年后的一天,一个佝偻的老人平静地接受采访。当被问及被毒死的日本书记官与他私交还可以,他是否后悔时,老人突然激动起来,用拐杖使劲戳着地人声叫道:“我是诚心诚意杀他们的!我足中国人啊,我要报仇呀!我要我的祖国呀!”
  ——詹长麟
杜聿明临死前,把郭汝瑰叫到床前:“小鬼啊,事到如今,你总可以告诉我实话了吧?”“小鬼,你到底足不是共产党?”
这是在1981年。其实,早在淮海战役时,杜聿明曾直接向蒋介石明述他怀疑郭汝瑰是共产党。杜说:“我自己已经足比较清廉的官了,可郭小鬼更是清廉的让人难以理解,他一不好女色,二不贪财,甚至连自己家里的沙发都是打上补丁的!”蒋脸色一沉,大骂:“难道我堂堂同民政府的官员都要到处去捞银了才不是共产党,笑话!”
  ——郭汝瑰
1949年11月6日,中南海勤政殿。周恩来来宴请起义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请帖上的时间已过,秘书提示周思米。
周恩来笑道:“不急,还有一位重要客人没有到。”话音刚落,一个30多岁男子走进来。“这不是熊老弟嘛?怎么,你也起义了?”
“他不是起义,他是归队。”周恩来笑着说。
  ——向晖
编辑推荐 《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这是一群神秘的人。
他们无处不在,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
他们都是最天才的演员,永远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孔。
目录
序言(代前言)
第一章 毛泽东:李克农是个大特务
第二章 敌营中的暗哨——周恩来的救命恩人钱壮飞
第三章 胡马啸西风——悲情英雄胡底
第四章 插在日军心脏上的尖刀——平民特工詹长麟
第五章 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卧底汪伪的唐生明中将
第六章 国民党大员的红色“秘书”—— 秘书专业户谢和赓
第七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想回家”的侯镜如中将
第八章 卫立煌身边的“红小鬼”——“功亏一篑”的赵荣声
第九章 为国民党制订作战计划——“最大的共谍”郭汝瑰
第十章 把握蒋介石脉搏的奇女子——传奇速记沈安娜
第十一章 保卫中共中央的胡宗南秘书——红色暗剑熊向晖
后记
……
序言 《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一书,以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为主,兼及抗战中在日伪占领区卧底的国民党特工人员的事迹,内容翔实。作者届定其选材范围是对当时政治军事造成了重大影响、发挥了具备“战略作用”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书中选取了中共早期秘密战线“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与谢和赓、熊向晖、沈安娜、赵荣声等中共派遣到国民党内军政高位的潜伏人员以及从国民党内部策反的郭汝瑰、侯镜如等国民党军界高级将领的事迹,还有抗战时期在对日伪斗争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国民党高官唐生明、基层特工詹长麟及其功绩,全书内容生动,过程曲折,描述精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讲故事”的同时,对民国时期秘密战线特工史上的部分重要人物与事件进行了梳理,是一本兼具学术与可读性的作品,想必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书所列多是解放前诸位情报特工界的名流和他们的突出事迹,这只不过是中国近代时期特工谍战历史的冰山一角。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角逐中,无不充斥着特工活动的身影。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情报人员,以其崇高的信仰支撑与高超的专业技能,大智大勇,在隐蔽战线对国民党的斗争中显示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总体来看,中共人员对国民党是“派得进”、“拉得出”,而且目标都是高层甚至最机密的对象,反之,国民党的特务却在对中共渗入与策反破坏工作中屡屡失败、几无建树。两者相比,中共的情报工作的确技高一筹。
国民党中统与军统两大特务组织,以效忠蒋介石服务其政治集团为宗旨,在国民党内争恶斗和反共内战中,镇压人民革命,迫害中共与民主党派、进步人士,犯下过无数罪恶,在中国现代民主化进程中起着破坏和阻碍作用。但在抗战时期,他们也曾在国共合作抗日的大背景下,投入对日作战,并与美英等同盟国合作,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过不少的贡献。对此都应当给予实事求是客观深入的记述研究。
当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工活动的历史因其隐秘性和正规资料的缺少而鲜为人知,有关的研究撰述工作也相对比较困难,尤其具体细节史实的考证,很难达到尽善尽知的程度。本书中或许也还存在一些错漏之处,但总体来看,在资料与史实考证两方面,这本书是可读与可信的,这是值得特别指出的一点,也是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中国近代史上特工活动史的深入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我也是其中的一名爱好者,对于本书的出版问世,甚感欣喜。这一课题的深化与拓展,有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尽管有档案封闭资料搜集不易,以及坊间野史泛滥,造成史实考辨混乱等诸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因为这一课题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者,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爱好者们,加入研究队伍。同时也期待本书作者能在这一领域继续努力耕耘,不断有新作品问世。
文摘 插图:


差点出意外
从此,詹长麟便化名袁露,每月可从特务处领得10元薪金,加上在日本领事馆的8元,每个月可有18元的收入,这对于当时的詹长麟一家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当时100斤一袋的洋面粉只卖3块钱),家里的生活也变得宽裕起来。
詹长麟为了避免暴露,一如既往地在领事馆里勤劳踏实地工作,他的工作依旧深得领事馆里日本人的赞赏。但日本人不知道,詹长麟在“勤奋工作之外”,无时无刻都在瞅准机会,刺探情报,因此他的工作也时刻充满了危险。
詹长麟每天为日本总领事收发信件、打扫房间、端茶倒水,每当这些时候,詹长麟都有机会偷偷看到一些重要的信件和绝密的文件,有时他会把从日本寄来的重要信件带回家中,有时他会在领事馆办公室的废纸篓里寻找有用的文件和情报,有时因为情况的特殊,他甚至还会直接在领事办公室中将文件抄录下来,交给上线。
带回家中的信件,詹长麟是这样处理的:拆开信封,抄写后,再用火漆把信重新封好,第二天再带回领事馆,信封上的邮戳是用他自己用牙骨做的假邮戳盖上去的,盖出来的印章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詹长麟每次获得情报后,都用明矾水抄写在白纸上,待水干后,南她的妻子(经组织批准,詹长麟的妻子成为了其帮手)插到堂屋关公画像后面的一个小墙洞里。每天到特定时间,就会有特工人员来取走,他们从前门进来,从后门出去。同样,组织上的通知他们也是从关公像后面拿到。
一切都在秘密地进行着。当然,看似平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浪头。詹长麟的潜伏生活便是如此。
有一次,领事办公室里的日本人都到室外休息了,詹长麟趁着领事办公室没人的机会,佯装进入办公室打扫卫生,他像往常一样,先翻了一下废纸篓,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接着他又走到领事办公桌前,拉开抽屉,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文件。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楼梯里传来,不好!有人来了,詹长麟先是一惊,接着便立刻推上抽屉,装作很镇定的样子,埋头擦起桌子来。
进来的是日本总领事馆的警察署副署长悌泽,他见只有詹长麟一人在屋里,怀疑地打量了一下他,继而眼露凶光地走到詹长麟面前。
此时的詹长麟直挺挺地站着,内心十分地紧张,但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詹长麟的脸上,顿觉一阵火辣辣的痛。但詹长麟一动未动,佯装出很委屈的样子,一句解释也没有。因为他知道这样便是最好的回答。
这个
……
后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
60多年前的中国,硝烟弥漫,战火绵延。为了自由和独立,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企盼、在屈辱中抗争……在宣传中,我们知道了功勋卓著的领袖和将军,我们知道改变战争态势的战场和战争,但是,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在隐密战线默默贡献着自己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情报人员?他们是狼群中的战士,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是孤胆英雄,永远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孔。
在《潜伏》等影视作品热映之际,我的好友、世界知识出版社胡孝文主任在闲聊中希望我能够写一本有关潜伏卧底、反映“余则成”们这个特工群体群像方面的图书。盛情难却。在好友军事科学院刘俊博士、师妹顾碧和范裴裴的通力合作下,总算按时交稿。
客观地说,本书的写作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每一个章节要尽量采用当事人或者熟悉他们情况的人所撰写的文献材料,如无此类一手材料,就需要选取在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或者权威学者所撰写的专著。惟唐生明一文,成文较早,曾在国内诸多门户网站的军事频道上转载,质量笔者较为满意,时间仓促,故未加注释,以待日后弥补。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是我们的团队——季我努工作室的原创写史的原则。虽然历史不是科学,历史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但是,历史可以尽可能地接近于事实。正因为如此,我会继续写下去,尽可能地让历史通过我的笔来说话。也许这个目标过于宏大,但是我不是孤军奋战,还有一大群与我有着同样的理念的朋友和我一起努力。季我努工作室关注重点是在抗日战争史,特别关注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阶层的优秀中华儿女的抗战事迹、以及日本战争暴行。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