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明孝陵史话

发布时间: 2010-10-19 04:31:53 作者: kind887

 明孝陵史话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页码:18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7806147888
条形码:97878061478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化南京丛书

内容简介 历史曾经无比眷顾南京。自今以溯,凡五千年,建业情怀,金陵风物,那些附着在历史虚境上的形声色意,所谓楚秦王气、南朝烟雨、赵宋残阳、明朝宫阙、天国风雨者,或托于古巷,或附于丘阿,或以诗表,或以词生。凡此种种,都在这座古城千年的皇皇之旅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们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她撼动人心的魅力。
目录
总序
前言
朱元璋生平
明孝陵的营建
明孝陵的建筑布局
太子东陵和明孝陵周围的功臣墓
明孝陵的丧葬
明孝陵的护卫和祭祀
明孝陵与历史名人
明孝陵的调查、保护和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家族中的新成员
后记
……
序言 历史曾经无比眷顾南京。自今以溯,凡五千年,建业情怀,金陵风物,那些附着在历史虚境上的形声色意,所谓楚秦王气、南朝烟雨、赵宋残阳、明朝宫阙、天国风雨者,或托于古巷,或附于丘阿,或以诗表,或以词生。凡此种种,都在这座古城千年的皇皇之旅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们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她撼动人心的魅力。
在偌大的一座城中,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人因其各居其所,也就各寻其趣.各怀其思。城南人熟知秦淮河的氤氲之气与夫子庙的俚俗繁华,城西人徜徉在石头城下莫愁湖边,居于城北则会醉心于玄武湖的舒展与鸡鸣寺的空灵,身在城东自然会钟情于紫金山和明孝陵,生活在中心区的人们则会以与总统府和其他众多的民国建筑为邻而自豪。
复复华夏,四野异趣。古来寓居于此者身份各异,谋生、求知或致仕,来了.就在此坦然生息了。他们在此留下不朽之作或成就千古功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不胜枚举。三国吴大帝构筑建业城,南朝刘勰创制《文心雕龙》,南宋岳飞牛首山大败金兵,明代郑和西航达于至远……古都南京华章迭出,伟业连连,实因地处南北东西交通之所,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更兼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使然。南京人温厚、大度,不骄躁,少急进,在历史的狂风骤雨中,又显现出鲜有的坚韧与执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南京一直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众多寓居在此的人不仅身有所托,更是魂有所依,他们创造的历史传奇或是遗存的文化痕迹,与南京相互交融并一脉相承。
金陵自古就是览胜地。情以景生,景因情胜。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南京不少胜迹都留在了他们的诗章中。著名的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和杜牧的《江南春》,无论是“金陵王气黯然收”,还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道出的都是历史的无情与沧桑:而诸葛孔明“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赞誉,孙中山先生“此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文摘 插图:


后记 巍巍帝陵,悠悠古迹。“明代第一陵”——南京明孝陵,以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致而闻名遐迩。特别是自200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更是名扬海内外。为了充分展示明孝陵历史概貌和近年来新的考古发现、文物景观,并为广大游客提供一本最新颖、最全面的旅游读物,我们特地编撰了这本《明孝陵史话》。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资料翔实、通俗生动、深人浅出,以求全面展现明孝陵的深厚内涵和无限魅力。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南京市社科联(南京市社科院)、南京出版社以及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的大力支持。本书由王前华、廖锦汉、崔秀红、向阳鸣、查殉编写,王前华、廖锦汉统稿。龚康宁、卢海呜等同志给予编撰工作诸多关心和帮助。中山陵园管理局编辑的《明孝陵志新编》、《朱元璋与明孝陵》、《中山陵园史话》等书,以及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同志主持的明孝陵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本书摄影图片由童天立、屠国啸等同志提供。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学力水平,书中难免会有疏漏谬误和材料不确之处,尚请专家、读者指正。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